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内涵及发展策略之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内涵及发展策略之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校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被视为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彰显。本文从了解高职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入手,剖析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并提出策略,进而推进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oblem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have attracted concern and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regarded as the focus of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the necessit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is paper dissec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actic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the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关键词: 高职校;教师专业化;策略

Key word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er professionalism;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73-02

0引言

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日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要取得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关键之一在于高素质的教师。因此加快高职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1分析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利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二是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综合各家之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如果从现代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建立,教师开始成立为一种专门职业算起,教师专业化已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潮,并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建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以知识为基础的职业阶层成为劳动力增长最快的部分,专家社会的出现要求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现在,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

高职校教师是个特殊的群体,一是青年教师较多,二是综合性大学毕业的非师范教师占的比例较大,而高职校培养的对象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师除了有丰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清楚职业、职业群的需求,据此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取舍,有针对性地来进行教学,仅仅限于教学的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完善、改进学校文化氛围、达成学校发展目标,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可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影响高职校教育教学效能和学术专业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高职校来讲,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队伍建设应重在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和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情感和专业精神,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和科研特色,成为复合应用型教师。显然,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是保障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条件和有力措施。

2审视高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教师资格制度缺失我国教师资格的任职条件是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和普通高校制定的,对高职教师的任职条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通过两三门教育学科理论考试而不必接受职教教师专业教育训练,因此难以保证师资的质量水平。此外,我国对兼职教师的聘任要求也较低。一些从企业等单位来的技术人员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专业理论很扎实,但学科教学能力差,难以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这也导致了人们对高职教师职业专业性的否定,认为只要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就能从事职教教师工作。高职教师资格制度的缺失必然导致高职教师培养的随意性增大,从而使高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对高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的认可程度低,致使高职教师职业的可替代性增加。

2.2 高职校对教师的专业化意识淡薄很多高职校均致力于改善其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包括对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课堂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均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但这只是一种在经验指导下的改革,还不是从“专业化”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未能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提高的连续动态过程。各类高职校的领导层则更关心和重视的是现有师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使用,并不主动开发与拓展。事实上,目前高职教师在其专业发展方面仍缺乏自,很多高职校仍在沿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做法来进行教学管理;在抓教学质量方面,强调的仍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统一,教师对课程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训练,都必须按照教学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高职校普遍把教师按时按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作为首务,很少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自主;高职校的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自己也往往无暇顾及自己的专业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自主也不够重视,对教师专业化缺乏正确的认识。

2.3 缺乏职业过程知识,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高职教师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不仅应包括一般性的专业学科知识,而且还必须包括关于职业过程的知识。但从高职教师的来源和其成长过程可以看出,职业过程知识正是目前高职教师普遍缺乏的,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高职校的教师目前在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普遍欠缺,这就造成他们在教学中很容易理论脱离实际,结果是只能培养出一批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的毕业生。而高职教育要求其教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操作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大障碍。

2.4 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带头人紧缺随着扩招,我国的高职校学生数量大增,新增专业较多,哪个专业热门就上那个,没有形成学科群,使各专业教师平均数量减少,专业之间教师的共享性差。特别是“双师型”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不少教师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大批高职称、高学历教师走上领导岗位,教师不重视科研,更谈不上有特色的学科文化。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引进的高学历人才缺乏学科带头人的经验,无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专业化成长的环境差,很难从实质上提高学科水平,形成优秀的学科团队。

3思索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高职教师专业化要求高职教师具有自己特定的职业要求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机制。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其师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师。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可尝试采取以下策略。

3.1 制订专门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明确高职教师的专业标准

在教师职业标准的建设问题上,目前虽制定了一些如教师资格基本准则、教师的岗位职责标准等,但都较为笼统与概括,其科学性、规范性尚待提高,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制定规范的、科学的教师职业标准和保障制度应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急需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其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和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在职业要求上存在差异。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侧重于学术性和探究性,而高职教师则更侧重于职业性和技能性。这种差异的存在决定了在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上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而目前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并没有区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种绝对统一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不公平的。为了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可以对高职教师职业的资格认定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专门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3.2 更新高职教育理念,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实现高职教师专业化,既需要学校、社会等在内的外力的支持,更需要教师内在的改变。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校对推进高职教师专业成长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广大高职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和工程师的职业一样,不是任何一个具有一定学历的人都可以从事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专业化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代表着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也要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职校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应加强宣传引导,使人们改变那种认为教师职业具有替代性或是准专业化的陈旧观念。高职校还应当引导并帮助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促使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使 “新手教师”尽快地完成向“专家教师”的过渡,并最终提高高职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3 产学研相互促进,推进企业锻炼提升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队伍应是“双师型”的,这个特色也体现了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要求,有助于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整合发展。为了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高职教育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选派教师到企业、行业或科研院所兼任或担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建没、管理、服务及科研第一线的职务,通过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体验真实的工作及企业文化。到企业实践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但使用这一方式需要职业院校对企业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只有实现学校教师与合作企业双盈,才可能有持久的合作。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践可以达到增强动手能力、增加生产经验、追踪专业前沿、提高研究能力。以及促进专业精神发展等作用。对于长期下企业锻炼的教师可以进入不同企业,这样可以取不同企业所长,并使教师感受不同的企业文化。同时要改进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前沿科技信息动态。只有切实做到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努力优化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才能促进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积极整合,并以此推动高职教师不断地向专业化发展。

3.4 系统规划教师队伍,强化科研开发意识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引进新教师的时候不能只单纯考虑学历或企业经验,这种结果只能使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混乱、无序,严重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高职校应考虑整体性、系统性、可行性、目的性等原则,制定明确的教师队伍规划,加强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在制度、资金等诸多方面提供应有的支持,稳定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师专业化的顺利发展。

培养和强化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调动教师的科研开发意识,培养学科带头人,从内在动力出发使教师专业化能顺利进行。我们在经过大量调研后发现,相当多的高职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认为高职校不是研究性的院校,只搞好教学工作就足够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一方面,通过大量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有很强的科研开发意识与能力,将有利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因此,高职校的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做好教学工作,还应该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以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本身、高职校以及我国教育事业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是提高高职校教师素质和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一过程需要高职校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参与,同时需要高职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小军.浅议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3]王继平.“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4]熊威.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8,(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