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仿写之翼 助习作翱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仿写之翼 助习作翱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作文为苦差”的现象还很普遍。不可否认,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烫手的山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反思中,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引导学生朝着“反三”这个目标尽可能去探索,力求挖掘阅读教学的有效资源,通过加强读写结合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仿写训练是一种提高习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片段仿写,乐于写作

高尔基说过,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文质优美,语言规范生动,思想内涵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练习作文的优秀范文,作者表现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是学生应该领悟运用的写作技巧。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常以优美课例作为习作训练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文时,当学生深情地读着作者采用第二人称口吻与大自然中那些特殊“朋友”亲切热情打招呼的语段时,那种喜爱之情不知不觉中洋溢在孩子稚嫩的脸颊上,流淌在他们甜美的朗诵中……我不由地心中一动,何不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呢?于是我话锋一转: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想在美丽的大自然,还有哪些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能不能也学着李爷爷的方法跟他们打打“招呼”?话音未落,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睁开眼,拿起笔专注地与自己心仪的朋友打起了招呼――

腼腆的王永洋娓娓道来:“走进茂密的树林,我欢快地跟我的动物伙伴们打招呼:你好,美丽机灵的百灵鸟,你尽情高歌,是想邀我与你一争高下吗?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尽力闪动着五颜六色的翅膀,是想请我去美丽的花丛中嬉戏吗?你好,善良勤劳的小蜜蜂,你在花丛中不知疲倦地穿梭劳作,是要教我如何做一个勤劳的人吗……”

听着孩子们深情地诵读,我不禁发现:这样的训练,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体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逐步运用到实践中,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难怪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二、点滴模仿,累积技法

语言是习作的重要手段,学生有了生活感悟,没有了生动活泼的语言,写作时就会有词不达意的苦恼。因此,要写好作文,首先要突破语言关,学好语言除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之外,最佳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捕捉精彩片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并进行仿写训练。例如,在一次阅读训练中,短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吸引了我的眼球――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安塞腰鼓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心中一动,这就是训练语言的最佳时机,我鼓励孩子们从身边捕捉信息,模仿文中的句式去再现。我发现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大师”。这样积少成多的训练,日久天长还怕水滴不能穿石吗?

三、整篇着手,筑仿写殿堂

在句、段仿写的基础上,就可以着手让学生进行篇章的仿写。篇章的仿写关系到谋篇布局,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相对于句段的仿写来说,难度有所增加。但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为以后学习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以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让学生在螺旋上升的情感场中和作者一同呼吸,一同感受,给学生搭建进行创造性练习的阶梯,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表现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阅读过程中学生极易产生共鸣,唤醒心灵深处的创作冲动,是一个绝佳的随文仿写机会。例如,在学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后,我向孩子们抛出了问题:假如给你一次环球旅行的机会,让你选择一位“伴侣”同行,你会怎么选择,请仿照作者的写法把自己与这位“伴侣”的“旅行”过程写下来,孩子们各自摩拳擦掌,奋笔疾书:有写《走遍天下纸笔为侣》的,有写《走遍天下太阳能电脑为侣》的,有写《走遍天下照相机为侣》……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点滴训练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原本“烫手的洋芋”不仅不会伤到手,还会变为美味佳肴。俗话说:人无模仿,无以立也;教无模仿,无以立教。就语文教学而言,仿写,不是创新的天敌,也不是抹煞个性的毒手,更不是束缚自由的缰绳;而是提高习作能力的良梯,是通往自由创作的“捷径”。只要巧妙运用仿写,学生的习作能力必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海.仿写作文教学法[J].小学语文教学,2009(8):32.

[2]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