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鱼玄机诗歌中女性人格意识的现代读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鱼玄机诗歌中女性人格意识的现代读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中国女性诗歌史上,女冠诗人鱼玄机,以其令人赞叹的天性、超群的才情灵慧,以作诗方式冲破世俗羁绊和传统诗教阃限,不仅成为唐代诗坛上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而且至今仍焕发着耀眼的时代风采。她的诗歌在主体人格、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三方面,抒发了张扬的女性主体意识。

[关键词]女冠诗歌 人格意识 现代读解

诗词作为女性发抒浪漫遐思、释放情感的最佳载体,在唐代取得非凡成就。《全唐诗》九百卷中,女性作品有十二卷,女诗人一百一十余位,作品六百余首。其中以女冠诗人鱼玄机最为优秀。她颇有争议的情感经历、离奇的人生终结迷案让人惊讶,那“应为价高人不问”(《卖残牡丹》)的独特诗句所表达的女性独立人格意识,更叫人对鱼玄机深感诧异。从其主要诗歌作品看,鱼玄机的女性人格意识主要表现在主体人格、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三方面。

一、对女性主体人格的确认

对主体人格的确认,在唐女冠诗歌中表现为女性审美视角“由物向人”的回归和提升。这无疑是中国女性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

回顾中国女性史,女性在审美过程中经历了“由人向物”的演变过程,即由主体向客体转化的过程。女性的生育之美、创造之美和奉献之美,在原始时代本来就是人们讴歌的对象,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女性被异化为男性的审美客体。男权制度注定了社会的文化视角是男性的。当以男性的目光打量女性,女性之美完全由男性来确定时,则意味着女性审美主体地位的丧失。从男性居高临下的审美欲求出发的文学作品,或聚焦于女性的容貌体态威表现女性悲剧性的生活,抒写对弱者的同情。前者如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男性注视之下的女性不过是作为“物”被审视。因此,肌肤、容貌、仪态与服饰等悦人耳目的外在之美,构筑了女性美的全部价值内涵。而后者如张籍的《离妇》“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这里,男性诗人对女性尽管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然而作品中大而化之的评价仍是一种男性居高临下的审视。

在鱼玄机的诗歌中,这一审美视角发生了转换。女子不再以容貌而是以其独立的主体价值呈现她的美丽。如怀古诗《浣纱庙》“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诗人回顾了春秋时越王复国中,西施以美色迷惑吴王夫差,建成千古功业的不争事实。诗中美丽的西施已不是作为被观赏的客体。诗人从女性自我审美的角度,确立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性立场。表面看,这首诗表达的仅仅是一种性别的平等意识。然而细细品味,它标志着一种“人”的意识的觉醒。她以不依附男人的“尤物”而是独立的“人”的立场,怀疑和否定旧有的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从而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加以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二、对女性自然人格的肯定

在确认女性“人”的主体价值的同时,女冠诗人进一步通过对女性自然人格的肯定,来探寻女性的价值,这是由“人”而走向“女人”价值的更深一层思索。

鱼玄机一首和诗,题目为《光、戚、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精粹难俦,虽谢家联雪,何以加之?有客自京师来者示余,因次其韵》,传达了为女性的自然需求而大声呼喊的心音。第一段前六句盛赞三姐妹之文采丰瞻,风流娴雅。其诗云:“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姐妹三。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街。”但第七、八句却以“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写出男权社会下女子价值失落的不平。第二段再赞其天生丽质加倩容巧饰。“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一曲艳歌音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在进行了对女子容貌才情的充分夸耀之后,第三段点出全诗的主题:只要为云为雨之心常在,不怕弄玉萧史之会合难谐。姑娘们的花前私语、青春怀想,尽可畅放一些……,诗云“但能为雨心常在,不怕吹箫事未谙。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诗人一人和三位美丽少女,对她们青春心事的纵情放言,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进一步的展开,这是对女子自然人格的肯定,更是对女子情感需求的诗意张扬。

另外,诗中对三姐妹的爱情需要也予以赞美性的肯定。“少孤而始妍”,刚刚步入少女时代,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按照封建的正统女德教育,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不允许待字闺中的女子随意幻想谈论婚姻爱情,所谓“阿姆几嗔花下语”是也。但是三姐妹如此出色,唱歌,使人如闻“深闺幽响”;轻拨琴弦,似在以琴声寻觅知音。由于是女子写女子,所以很准确地把握住了三姐妹的爱情心理,她们白天在花下窃窃私语谈论未来的爱情和婚姻,以致引起阿姆的嗔怪,晚上则夜有所梦:“潘郎曾向梦中参”。钟惺以为这是鱼玄机的自我写照:“娇心慧质,翻从他人身上形容出来。非女人咏叹女人,未必参详得到如此入微。”至此,通过性别角度的置换,对女性自然生命需求的合理性及其所焕发出的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

三、对女性社会人格的关注

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妇女社会地位就一路下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泯灭了女性才华,也削弱了女性自己对自我才华的关注。

有唐以来,统治者强者气魄和宽容心态放松了对女性才华的禁忌,因此,众多女子得以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华重新跨登入类社会的舞台,如武则天、上官婉儿、薛涛、徐惠、李婉顺、鱼玄机等。鱼玄机等本身就才华横溢,加之怀才不遇的痛苦经历,激发了女诗人对女性才华被忽视被压抑的抗争。

首先,表现为对女子才华的讴歌和肯定。鱼玄机有许多和诗不是给男子而是给女子。除了与三姊妹唱和,鱼玄机诗集中《寄国香》、《赠邻女》、《访赵炼师不遇》、《寄题炼师》等诗作,都是写给女性的,这与唐代甚至中古女诗人相比确属特例。鱼玄机之前,中唐时代很多女诗人有条件相互赠诗和诗,如鲍君徽、李冶、宋氏五姐妹等,曾被唐德宗当作才女召入宫中,但却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这些女诗人有过诗作往来。而鱼玄机能打破男女唱和的一贯传统开创女子相互唱和先例,根本上是源于她对女子才华的赏识和重视。尤其在那首和诗中,鱼玄机对三姊妹的诗才、刺绣的才干、音乐才能称叹不已,尤其以“谪来尘世未为男”一句,肯定了她们独立自足的精神状态。此外,鱼玄机在肯定三姐妹可与男子并驾齐驱才能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女性审美价值观:才貌并兼才是美。甚至将有诗才这一评价指标置于美貌之上,强调女子诗才甚于美貌,女子诗歌才华是构成女性魅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诗才和红颜秀色相激荡,才具有令男子无法抗拒的真正的女性魅力。显然,这已与现代女性美观念极为相近了。

其次,表现为对男权文化下女性才华不得施展的抗议。漫长的封建时代,女性从一生下来就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缺席存在,多少女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施展场境。不公的社会制度和自身所遭受的侮辱磨难,使女冠诗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鱼玄机替被压抑的女性发出了抗争。《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在此,鱼玄机恨的并不是“罗衣”,而是恨男权文化秩序。封建文化强调男尊女卑,而鱼玄机对此却发生了疑问,渴望获得和男子一样的考试资格,或日步入仕途的途径。这种思想己经相当超前了,完全站在了要求女子雌伏的封建文化的对立面,这正是她独立人格的绝好体现。可以看出,鱼玄机对女子才能的肯定,不满于埋没女子才能的社会秩序的呼喊,己经蕴含着突出男女平权的现代思想了。

综上,鱼玄机以女冠身份为诗,打破男子代言的文学传统,具有超时代的文学意义。她的诗歌超越女子“闺怨”的习惯思路,挑战男性文化,反拨传统礼教,再现女性的生存需求,展示女性的生存本相。这种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自觉确认,遥遥领先于那个时代,而且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女性意识,亦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