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识课教学应在“通”字上下功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识课教学应在“通”字上下功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通识教育的开展来说,国外大学开始较早,我国通识教育的开展只有20多年。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话题探讨颇多,这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开展必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此,作者从通识课教学的实践方面谈些看法。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课教学 教学实践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意在精神层面培养健全的自由的人;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意在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自由人出现的目的,它是一个过程。对通识教育,早在19世纪西方就开始了探索,20世纪东方也开始探讨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回答着这样一个命题:大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想要搞好通识课的教学,就必须从“通”字上下功夫,具体说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培养“通人”为教学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此前有所谓“通才”和“专才”的说法。其实,这两种观点皆属片面,因为二者皆局限于“才”一点,或说技能提高方面。这种带有实用主义倾向的教育理念,显然有很大不足。因为对任何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都着眼于做事一点,是有极大偏颇的。倘若一个人没有解决好如何做人的问题,即使有再大的本领也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近年科研人员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攀升,大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的出现,马加爵事件的发生,等等,都反映了近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所以,就目前来说,大学生培养首先应着眼于他们的做人问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通人”,或者说会生活的人。就像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1]

不过,把教育的目标规定为“通人”的思想,实滥觞于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他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子夏说:“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也就是说,孔子想使自己的学生个个都能成为“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他讲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君子应该是个“通才”,不应是个“专家”。这是因为,器乃器皿之意,而器皿的用处基本是单一的,作为君子来说对此必须有所超越,不能懂一种技能,要懂多种技能,成为多面手。另一种是,君子应该是个志于人生大道的人,而不是局限于追求具体知识的人。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书中,“器”和“道”是相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这里君子志于什么道呢?我认为就是人道(人生之道),就像荀子说的:“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就是说,培养学生要首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其实,中国的教育学说就是一种“成人之道”。

对于教育目标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思想,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有“通识为本,专业为末”的观点。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指出:“今人言教者,动称通与专之二原则。……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这里,梅先生明确地把通识教育置于专业教育之上,实乃卓见。此后,我校对梅先生的观点又有所发展,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这里,用“体用”代替“本末”,使得“通人教育”的观念更为丰富。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体用”不仅有本末之意,还有“主辅”、“实体、功用”之意。

二、以“会通”的学识为教学内容

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通人”,教师首先要做通自己的学问。如何才能把学问做通呢?古往今来的学者们曾经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在其代表作《文史通义》中,他对“通”作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述。不过,章氏所说的通乃“会通”(融会贯通)之意。他指出:“《说文》训通为达,自此之彼之谓也。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2]又说:“通之为名,盖取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他认为,这种境界不容易达到。学人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另外两种“通”,那就是“横通”和“纵通”。

所谓“横通”,就是知识丰富,各部门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他讲:“老贾善于贩书,旧家富于藏书,好事勇于刻书,皆博雅名流所与把臂入林者。礼失求野,其闻见亦颇有可以补博雅名流所不及者,固君子之所必访也。然其人不过琴工碑匠,艺业之得接于文雅者耳。所接名流既多,习闻清言名论,而胸无智珠,则道听途说,根底之浅陋,亦不难窥。周学士长发,以此辈人谓之横通,其言奇而确也。”[3]这种“通”,在章学诚看来并不是真正的通。他说:“然亦有不可四冲八达,不可达于大道,而亦不得不谓之通,是谓横通。横通之于通人,同而异,近而远,合而离。”[4]后来,钱钟书先生将“横通”解释为“参考书式的多闻者”。

所谓“纵通”,在章学诚看来,就是“横通”的集合。他说:“用其所通之横,以佐君子之纵也。君子亦不没其所资之横也。……故君子不可不知流别,而横通不可以强附清流,斯无恶矣。”[5]就是说,只有广博的知识还不行,还必须具有一种历史的眼光。这是克服“横通”弊端的最有力手段。

不过,章学诚所说的“通”是在“横通”和“纵通”基础之上的“会通”。这种通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知识,而且要求从历史的角度对某一种学问的发生、发展、衰落的脉络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意”(观念)贯穿其中,并且能够解释其它的内容,成为一个较为严整的学问体系。这对提高教学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三、以“通俗”的手段为教学方法

和专业课教学相比,通识课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听众大多不是专业的学生,他们一般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所以,若再采取专业课的授课方式进行讲授,肯定难以得到听者的认可。因此,这就需要一步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通俗化。这里所谓通俗化,就是把授课内容中所包含的道理用非专业的语言表述出来。要达到这种效果,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深入,即完整、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其二,浅出,就是把其中的深刻含义用通俗的话语表述出来;其三,征实,即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以证明。我在讲授《论语导读》一课的内容时,基本就采取了这种方法。比如对“问一得三”章的讲解,该章原文如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细读该章,不难发现,孔子学生陈亢问了孔子儿子孔鲤一个问题,却获得了三方面的信息,即,要学习“诗”、学习“礼”、作为君子的孔子在教学方面也不偏袒自己的儿子。这仅仅是字面的含义,其实还要通过字面的含义思考出其中包含的引申义。经过分析,孔子所说的“诗”其实代表的就是书本知识,“礼”就代表了礼仪方面的知识(或者说行为知识),再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对于其中的引申义,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就是:作为学生,一方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习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而且,孔子的做法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理念。然后,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择校现象”反衬出孔子思想的伟大。

总的说来,用通俗的方式进行通识课教学,所体现的就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需克服的弊端就是将“通俗化”变成“庸俗化”。所谓庸俗化,就是讲授者没有理解所讲授内容的基本含义,就随意发挥。比如有一位以讲“心得”著名的女学者,竟然把《庄子・知北游》中的“人生如白驹过隙”中“白驹”解释为“白色的小马驹”,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实,“白驹”是白光的意思。这种不求甚解、望文生义的庸俗化的治学方式,在当今学界并不少见。因此,在进行通识课的教学中,“去庸俗化”的工作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7.

[2][3][4][5]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4:377,389,389,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