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铁时代的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铁时代的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期高铁意外频发,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搞高铁?之前我们遇到了通胀恐慌、房价空幻,现在,铁道部引以为豪的高铁给我们制造了巨大的恐慌。

对于这个问题,铁道部说,要解决春运难问题,我们就要加大运力,提高运速,而如果我们想把这个运输能力提上去的话,就必须搞高铁,也就是要让旅客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比如过去是50个小时到,现在5个小时到,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可问题在于,增加运力是什么意思?是要增加火车发车的密度。比如上海到南京的路线,原来的两组动车,一个是250公里每小时,一个是160公里每小时。快慢不一,就会导致等候,车次密度肯定就稀松了。

与此相对的是德国的铁路。德国大部分高铁的速度仅与我国动车持平,但它们运输的密度是我们高铁的30倍,而且非常稳定。也就是说,我们发车的密度还有往上走的空间。这其中,真正的问题是管理和软件的问题,而不是硬件的问题。诚如铁路经济学指出,在保持一定运行速度的前提下,提高运力的途径不是追求更快,而是讲究密度。而在达到密度之前,每一列火车跑的速度必须是一样的,这样才能一列接一列地跑,才能达到30倍的运力。当然,对于中国来讲,不要说30倍,只要增加3倍,我们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实际上,由于路段曲度太大或地质不稳,所谓能达到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从南京到上海能的路段只有12公里,其他时候,只能在100到250公里之间运行。所以,速度和动车是一样的。从上海到无锡的高铁全程要1小时7分钟,而动车只要58分钟,速度更快。这样的话,高铁的建设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所以说,我们的铁路部门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提速的目的。我们提速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输效率,效率没有提高,你光是解决速度有什么用?而所谓效率,就是把千百万人在春运的时候运回家。我们还应该关切的是,让这列火车尽可能多地把人运回家,而不是让一部分人尽可能快地回家。更搞笑的是,在运力紧张的时候,还搞超级豪华软卧,可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并不需要这个东西。这就并非把大量资源投放在解决铁路运力的密度上,即不是增加运力,而是把大量资源投到一些实用性不大的高铁上。

更可怕的是,我们已经产生了高铁崇拜――高铁“”。在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本该在2020年兴建的高铁已经计划提前在2013年通车。此外,新疆规划了3000公里高铁,从昆明到拉萨的高铁也在兴建。

搞高铁其实是为了旅游的人,而不是为了让老百姓便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的建议是,不要再大举兴建这些东西了。如果能够让绿皮火车增加密度,就能在不需要加钱的情况下增加几十倍的运力,票价也能随之下降,让老百姓能够又安全又快且便宜地回家过年。

要知道,高铁的规划性投入是两三万亿元,而每年春运只能消化25亿的客流量,带来的收入才240亿元,这就意味着投在高铁的资金需要100年的春运才能消化完。那么,我们的高铁的成本为什么这么高?如果你问相关人士,他们基本都会说,不是收费高,而是成本高。为什么成本高?因为有技术转让费。每一列高铁列车,我们大概要交2.5亿元人民币的制造成本,在这之外还有8000万欧元的技术转让费。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我们得面子,外资得实惠”。

这种铁路“”的疯狂之后,铁道部不小心吐露了自己的负债比例为56%。怎么得出来的?我们做了一个计算。全国铁路的年收入大概3778亿元人民币,盈亏刚好平衡,不赚钱。建高铁的话,至少需要2万亿元,那么一年利息支出大概是500亿元。还这个利息的钱从哪里来?即使我们把慢车和快车都停掉,全部“被”高铁,“被”动车,大概收入也只能增加5%,也就是200亿元,这200亿元还不够交500亿元的利息支出。到最后,由谁来买单?说到底,还是慢慢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词叫“适当的发展模式”(Properly)。就是说,我们的基础建设千万不能超前,铁路就是这样的基础建设。超前的基础建设占用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而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个资源来创新、创业,让企业创造利润,让老百姓更富裕,做到藏富于民。等到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用到高铁的时候再建不迟。

钱一旦花了就没有了。大量的资源流失之后,企业利润下降,老百姓消费下降,经济随之下滑。这是一种“失当”,而不是“适当”。

博主简介:知名经济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