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看不见的人》视觉象征艺术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不见的人》视觉象征艺术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代表作,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尤其是视觉方面的象征更加引人注目,选取小说中黑与白,看不见与看得见以及蒙眼、盲眼与假眼等三对与视觉有关的意象,探讨其象征意义以及艾里森是如何通过运用这些象征来深化主题的。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视觉 象征

《看不见的人》由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于1952年发表,是美国黑人小说中的名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美国南方的黑人男青年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黑人大学读书,却因带一位白人校董参观黑人区而被黑人校长勒令退学,而后不得不北上谋生,其间经历了一系列遭遇,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为躲避追杀,买了一副墨镜和一顶宽边白帽子将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却被认成了“莱因哈特先生”,获得了流氓、赌棍、情人、牧师等多种身份,这使他开始反思“我究竟是谁”,进而终于意识到自己是个看不见的人,即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不断变化的外表,而他真实的自我却得不到承认。作者一反黑人小说之传统,不局限于批判种族歧视和控诉黑人命运。而是在控诉黑人不幸遭遇的同时,借助一个黑人青年的遭遇折射出整个西方社会的一种丧失自我的精神危机。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深刻主题,作者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是贯穿全书,比比皆是。而在象征中,又有视觉、人物、布局等多方面的象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视觉方面的象征。下面着重探讨三对视觉方面的象征意象:

一、黑与白

黑与白是黑人作品中常出现的意象,黑色往往代表黑人,而白色则往往代表白人,通过运用黑色与白色来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尤其是通过黑白的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来象征黑人与白人的隔阂以及黑人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马丁・路德・金就曾在其著名演讲《我们向何处去》中幽默地表现黑与白的不平等:“A white lie is better than a black lie.”在《看不见的人》中,黑与白对比象征的例子很多,最为突出和形象的一个例子便是主人公工作的油漆厂因能够生产全国最纯白的“光学白”油漆而闻名,而这种油漆之所以能够如此之白,其关键是要在白漆中加入适量的黑色滴剂,因为这些黑色滴剂能使白漆更加亮白。然而工厂却打出口号“光学白,才是真正的白!”以此来掩盖白漆里滴有黑色滴剂的事实。在这里,主人公工作的油漆厂是美国社会的象征,在这个社会中,黑人在为白人的资本主义发展发挥着作用,使得美国社会更加“白”,然而黑人却并不能得到白人的承认,白人依然是社会的主宰者,黑人的命运只不过是不断被迫去接受白人的价值观,最终被白人同化和溶解。其他一些黑与白对比象征的例子,如黑人大学的学生皮肤是黑色的,而建筑却是白色的;三个白人警察骑三匹黑马巡逻:等等,也都反映出黑人受白人压迫,被白人同化的现实。

二、看不见与看得见

“看不见”是该小说的中心象征意象,有两层含义,一是被人看不见,二是自己看不见。

首先,小说的主人公被人看不见,不是因为人们真的看不见他,而是人们拒绝看到他。因为白人不愿意把黑人看作是有形的同他们平等的人,黑人在白人统治的社会中是被忽视的。然而,主人公自己开始却看不见这个处境。他曾经试图做一个优秀和老实的黑人学生,希望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其一系列的遭遇却让他抱有的这种幻想破灭了,最终他意识到自己是个不被人看见的人,认清了黑人真正的社会地位,接受了黑人不被认同和尊重的事实,于是躲进洞中做一个真正的看不见的人。实际上,正是由于主人公最终意识到了自己是个“看不见”的人,他才成为了一个“看得见”的人,他看见了自己的真实处境,看见了黑人的社会地位,看见了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正如他所说:“直到我发现自己的隐形,我才真正地活了。”实际上,“看不见”不仅仅是黑人的问题,人类的认识活动是要基于相互了解的,在黑人丧失自我的同时,白人也会逐渐在虚假、纷繁的社会关系中迷失自我。在这个荒诞的社会中,“看不见”是每个人必将面临的命运。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也正是想让更多的人从“看不见”变成“看得见”,引发人们对人性和自我的更多思考。

三、蒙眼、盲眼与假眼

在小说的第一章《混战》中,一群黑人男孩被白色布条蒙上双眼,进入血腥的互相殴打的混战,仅仅为了供白人观看消遣。白色布条蒙住了黑人的双眼,这象征着:白人用自己的文化、原则、价值观等蒙蔽着黑人,试图让黑人们唯唯诺诺、逆来顺受,让他们丧失自我,以此来更好地摆布他们。黑人好不容易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但到头来无非就是在白人蒙蔽之下的“奴化教育”。可悲的是,在白人的蒙蔽下,黑人真的被“蒙”住了理性、友爱和尊严,为了小小的利益,不惜互相殴打、残杀。小说中的黑人校长布莱索博士甚至说:“为了保全我的地位。我不惜让国内所有的黑人一个早上都在树上吊死。”

盲眼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霍默・阿・巴比牧师在演讲中大肆吹嘘黑人大学的奠基人及现任的布莱索校长,最后却不小心摔倒在台上,使主人公发现他原来是个盲人。巴比牧师的盲眼正象征着他的盲从。他盲目地接受白人的观点。对白人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第二次是主人公在兄弟会首次演说前看到一幅双目失明的黑击手的照片。这个拳击手的盲眼象征着主人公的盲从。在学校读书时,主人公就一味地盲从,想做一个老实顺从的好学生,然而却并未得到好结果,如今又盲目地加入了兄弟会,到最后也无非成了被兄弟会利用的工具。

兄弟会的头目杰克兄弟的一只眼球在一次争吵中掉了出来,杰克兄弟的这只假眼象征着虚伪。在刚加入兄弟会时,主人公为兄弟会的革命理想所激励,认为看到了光明,找到了自我,然而到后来才发现正如杰克兄弟的假眼一样,这个兄弟会的宗旨亦是虚假的,他们团结黑人兄弟并非真正想为黑人兄弟谋取利益,而是为自己拉取选票,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他们无非是在虚伪的面具下欺骗和利用黑人兄弟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可以说,正是由于蒙眼、盲眼、假眼等形形的“失明”导致了社会的黑暗以及自我的迷失,由此作者完成了对“看不见”这个主题的深化。

总之,《看不见的人》中象征的表现形式随处可见。正是通过象征主义尤其是视觉象征的巧妙运用,作者更加形象鲜明地反映出了社会现实,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深化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引发了读者更深层次的回味和思考,为该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