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国画”对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画”是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许多的艺术瓷都运用到了这种手法来装饰,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的陶瓷爱好者将中国当作画好瓷器的基本功之一来苦练。可以说,一部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绘画史的折射。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国画;装饰;技法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72-01
纵观世界美术领域,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墨彩神韵和表现技法独立于艺坛,自成一系,经过无数的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创新,成为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精髓。中国,是瓷之故乡,号称“瓷之国”,“China”在英语中既是瓷器也是中国的意思,它代表的就是中国。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彩,以其独到之处引得世界赞赏。郭沫若先生曾有诗云“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运用最多的形式是“中国画”及其表现技法。大部分的艺术陶瓷都是运用这种形式结合陶瓷的特殊工艺进行画面的设计和创作的。
早在元青花的时候,陶瓷艺术就已经打上了中国画的烙印。元代青花瓷的装饰和唐、宋墨分五色的水墨与白描画息息相关,明清版面的流行,是康熙古彩的先导,恽南田没骨花卉画的成就,促进了雍正粉彩的形成,清末民初,徽州文人画家来景画瓷,出现一时浅绛彩的流行。扬州八怪,特别是S慎的绘画影响了王琦和珠山八友的新粉彩装饰。宣传画的影响,现代人物、红旗漫卷、万山红遍是瓷独特的景观。当代中国绘画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实验水墨画。这些画以舍弃笔墨来追求视觉的冲击效果。影响到陶瓷装饰方面,是对传统绘画装饰的沉思和逆反。强调对材质和技法的综合运用,表现审美工的多元化。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的陶瓷爱好者将中国当作画好瓷器的基本功之一来苦练。可以说,一部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绘画史的折射。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工兼写”、“没骨写意”、“泼墨”等技法,主要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抒写情怀。就中国画来说,“笔墨”本身就是艺术,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的美。一个中国画家的情思、意向、境趣、性格、风貌、技巧等在创作过程中,无不通过“笔墨”呈现出来。“笔墨”是组成中国画的根本要素,千百年来“笔墨”一词已被视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中国画之美,就美在有“笔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中国画主内涵,重意境,尚神韵,求意趣,故在构图准则上不受视野束缚,摆脱焦点透视的羁绊,采取散点透视和视觉记忆来布阵置势和构图,中国画的章法构图,广阔自由,以虚带实,浮想联翩,乃为一大特点。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要“化景物为情思”,“览物得意”,“写物创意”,只有高度概括,才能在一件作品中突出主题,创铸意境。中国画在创作构思中,虽偶尔也有增添的,但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情思,把作品画得尽善尽美。诗文、书法、印章和中国画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中国画作品的一个有机体,也是中国画的独一无二的特色。 缀以特有的装裱工艺,增强了民族形式的装饰美。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都可以在陶瓷装饰中找到,二者相互影响。比如说青花装饰,青花色料与国画所用黑墨特性相似,可以勾线,可以渲染,随意挥写,落笔生辉。青花色料有色阶、浓淡、深浅变化,既沉着又明快。由于这一原因,青花装饰艺术家继承或吸收前代或当代文人画家的画风。比如说“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所谓“同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这样,青花装饰艺术风格就或多或少地反映着当时水墨画的流风遗韵。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青花艺术设计中的“料分五色”正是对于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一种模仿,是希望青花艺术设计更大地体现出水墨画的色彩效果。
总之,中国画是在纸上完成,而陶瓷装饰是在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上进行改进,突破来完成的。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创作代代相传,有官窑和民窑的丰富经验,有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有现代艺术的创新,同过两者的相互结合,互补才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有的陶瓷艺术家通过结合自己的国画功底所长结合陶瓷材料的创新,所创作出的陶瓷作品比在纸上绘制的国画效果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画在革新,陶瓷艺术也在革新,陶瓷艺术也更好的通过工艺材料和技法创新才能够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才能够更好的包景德镇陶瓷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程云.中国绘画与陶瓷装饰比较论[M].中国陶瓷,2005.
[2]来、谢勤.浅谈中国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08(3).
[3]郑博.中国画山水技法在陶瓷创作上的运用[J].景德镇陶瓷,2009(1).
[4]陈烈汉.论青花装饰艺术风格[J].景德镇陶瓷,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