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110―01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思索,进行深入研究,“得过且过”,就会出现制约教育发展且影响学生成长的问题。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一、结合学生兴趣,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投入地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把课堂作为开启新识的乐园,笔者设计了一些与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的问题,把问题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对将要探究的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笔者以《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因为学生们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故而直接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学生回答是因为乌鸦把石子放入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笔者继续提问:瓶子里的水增加了吗?如果乌鸦口渴得很厉害,想要尽快喝到瓶子里的水,又该怎么办呢?这样导入,学生虽然对体积以及体积单位的概念还没有认识,也没有对瓶中的水因石头的加入而体积有了变化有所理解,但通过笔者循序渐进地讲解,学生最终会明白瓶中水的升高,是因为体积的原因。以此延伸,笔者再带领学生认识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笔者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们熟悉的环境,把数学知识由浅入深、明明白白、直观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进而明白数学的价值所在。
比如,教学“商场购物”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购物情境:某种饮料大瓶:1200ml,每瓶10元;小瓶200ml,每2元。甲商店:买大送小。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满30元八折优惠。如你是顾客,要最省钱,你会怎样购物?大家的购买方案以及金额(元):小强2大2小,小李1大8小,李阿姨4大,张叔1大5小。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且他们很想知道哪家店最划算。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发现,当总价≥30元时,到丙商店最合算;当总价≤30元,大小瓶数量相同时,到甲商店最合算;当总价≤30元,大、小瓶数量不一样时,到乙商店最合算。
三、结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
虽然小学数学是学生的数学启蒙阶段,但毕竟它是抽象的,不直观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也很难引起兴趣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能够保持和发展。”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力,所以说,对于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他们兴趣的最好方法。笔者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考虑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有效问题。
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让学生们自己用长方形的折纸,分一分,画一画。通过该活动学生发现:同样是表示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却有大有小,进而促进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既能让学生充满疑问,又能给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让他们始终处于最佳的求知状态。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运用旧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形成较强的、连贯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设计问题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是教学中的亮点。所以,作为教师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注意设计有效的问题,使“教”和“学”有效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