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设计与践行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品德课程具有“从生活出发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的特性,品德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践行,将课堂内外的生活沟通起来,实现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生活实践。品德课程作业的设计与践行是“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 作业设计 基本框架 反馈与评价
“十一五”期间,我校课题组在鲁洁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省规划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的设计与践行研究》,在品德课程“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核心理念引领下,优化品德课堂教学内容、过程等,组织和引领学生参与品德作业的设计,并积极投入到有道德的生活践行,从中获得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价值判断的满足和提升,逐步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品德课程作业设计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国家课程标准对德育课程如何回归生活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要将课程与教材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要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课堂多维度的互动,激发儿童以新的生活理念和积极的践行态度回到生活中去,过有道德的生活,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习惯。德育专家鲁洁教授指出,必须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堂走向课外生活的品德践行渠道。品德课程具有“从生活出发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的特性,品德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践行。要积极开拓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三大领域中的生活平台,设计相应的品德践行作业,以引领、鼓励、支持学生回归生活,积极行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道德,逐步构建起“健康安全的、愉快积极的、负责任有爱心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意识和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品德素养。
现行教材注重课堂体验和感悟,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的链接,强调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开创了“留白”这一对话形式,“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鲁洁)。其实,它就是新课程的一种“作业”形式。这种“作业”就是让学生对课堂当时活动中的体验、感受、认知等作一“记录”,并可以“随意”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答案不唯一,丰富且具个性化,对以前的德育作业设计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形式更多还是局限在课堂的对话,还未将课堂内外的生活沟通起来,如何实现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生活实践,是我们问题提出之源。
二、品德课程作业设计应体现的原则
品德课程受课堂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多呈现的是模拟的或虚拟的生活情境,更多的是在“知”的范畴内,缺少“知行合一”的行动实践。因此,将品德教育以“作业”的方式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我们提出了下列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因此,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往往会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使学生不仅能在充分发挥自己智力水平的兴奋中去完成“作业”,而且能在“作业生活”中享受“过”有道德的生活。富有趣味性的品德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实践。如社会调查、实验、社区服务、技能训练等,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2.互动性原则。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因而需要协作互动。这不仅是训练学生智慧技能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和互助精神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所以,品德作业应能体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道德生活经验。有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做作业”,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同获”。
3.激励性原则。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基础上,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多少、答案的正误等认知目标,还要利用“作业”的反馈,探寻学生的情绪体验、观念变化等,并通过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段、参评对象等,让学生在“作业生活”中得到激励,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品德课程作业设计的基本框架
鲁洁教授认为:品德课堂是引导学生反思生活,重构生活,拓展生活,而品德作业则是以此为指向,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模拟生活情境深化体验―导行延伸走进生活”三大板块的品德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前准备作业―课中体验作业―课后实践延伸作业。
1.课前准备作业。教师根据品德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预设课前作业。学生课前作业的过程是心灵独白的过程,通过它,学生获得个体的生活经验,并“留住”这些经验,为课堂对话、交互作基础。教师通常采用经历试做、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让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先期走进生活,进行前期体验和材料、信息收集活动。
2.课中体验作业。它其实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生活模拟情景的教学活动,这既有教师的预设,更关注师生、生生互动的生成。在教师引导下,师生、生生开展交互活动,从而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这是通过主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对一个新的意义世界的感受、感悟,是发展、扩大、丰富了的自身经验的一种课堂实践。经验的相互碰撞、融会不只是知识的交流,更多的是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感染。教材中的“留白”就是这样一种作业。
3.课后实践延伸作业。通过课前作业、课中作业的经历,学生道德的认知、情感体验和践行意识等都得到了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尾声,教师因情顺导,激发学生的践行热情,共同设计延伸作业,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从而将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与道德践行紧密结合。课后作业是课堂中交互活动的延续,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践行,唤醒和激励学生用行为、方式表达情感、愿望等,进而达到情感的稳定、价值观的确立、愿望的实现。课外延伸、拓展是品德课程学习的主要方法。
这三个阶段的品德课程作业指向各有侧重,因此分别称之为“准备”、“体验”、“实践延伸”,其实在实施过程中它们彼此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三者都是始终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经历。
四、品德课程作业的反馈与评价
学生通过品德作业的践行,需要有适时适度的及时评价。对每位学生品德作业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并不是“信口开河”地泛泛表扬,教师需要精心、用心设计并发挥机智。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品德作业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淡化鉴别,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摒弃“知识本位”,确立“人格本位”,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能力评价;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但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的评价机制中,教师不是唯一的主体,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都可以加入评价;评价不再是“一刀切”的绝对评价,而是根据学生特点的分层评价与个性评价。同时对品德作业的评价充分运用成长记录袋方式进行评价,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当前,教育评价已经进入第四代评价时期,即建构时期,要求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评价是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等,我们实践的就是这样的原则和方法。
鹅卵石臻于完美,不是靠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使然。同样,品德教育也需要水样的艺术。品德教师,更需要水的柔情和柔韧,等待学生成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的设计与践行,正是一种富有柔韧性的教育期待,它不仅彰显品德课程独特的人性魅力,而且能够通过“作业生活”达到教与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