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国内有着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民间舞蹈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珍贵精神文化财富。基于艺术本身发展的要求与社会的转型,新时期的民间舞蹈务必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换言之,民间舞蹈需要在传承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发展,从而走向现代化和产业化。为此,阐述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民间舞蹈;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45-02

伴随着进一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逐渐被重视。国内有着众多的民族,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其中民间舞蹈就是其中之一。而怎样确保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推动民间舞蹈的发展,加速产业化的转型,这是当今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对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化发展

自从出现民间舞蹈之后,其在审美趣味与社会转型的影响下而不断地出现改变。随着国内加速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下,民间舞蹈务必积极地进行转型,这样才可以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现代化的民间舞蹈依旧属于民间舞蹈,其是立足于传统而进行的发展与创新,即做到传承和创新。

国内的舞蹈工作者非常注重创新和传承民间舞蹈。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舞蹈工作者就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元素进行了吸收,进而创作了很多新型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原生态舞蹈发展为专业化,从而深入地挖掘与提炼了民间舞蹈的元素,如此形式的创新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之后,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的发展时机。这个时候涌入了西方文化,国内传入了西方现代舞,西方舞蹈的编排方法、动作特点、编排思想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民间舞蹈,因而摒弃了民间舞蹈的传统思想与形式,民间舞蹈的市场竞争力与生命力备受质疑。进入21世纪之后,不断地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人们逐步地增强了原生态文化保护观念,国内积极宣扬传统的文化,这有利于民间舞蹈的发展。

然而,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实现方法与手段未曾获得有效的处理,人们的看法不一。笔者认为,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进行转型的时候务必以传统的文化作为根基,并非通过西方现代舞的方式和思想来改造传统的民间舞蹈,进而导致缺少西方韵味和传统神韵,而是优化跟现代社会不相符合的民间舞蹈部分,让其可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积极地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现代舞的有益成分,然而不可以将民间舞蹈的民族精神、文化含义、审美情趣等成分丢弃。

二、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a业链建设

要想实现民间舞蹈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建设民间舞蹈的产业链。这就需要打破以往陈旧体制的束缚,以及更新思想观念。像是山西省的《解放》《女娲》《粉墨春秋》等都实现了理想的市场效益。鉴于此,只要具备适当的推荐宣传、理想的创意、良好的制作队伍,编剧融入群众的思想认知,就能够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市场化运作舞台剧不再是销售跟演出相统一的模式,而是转变为新的模式――销售公司+演出队伍,演出队伍只需要提高演出的质量,而销售公司会进行市场推广。最后,以合作的模式实现共赢的理想效果。例如,经过销售公司的销售活动,经典的舞剧《粉墨春秋》《千手观音》《云南印象》等实现了理想效益。销售公司的销售经验十分丰富,具备专业的营销工作人才,他们可以结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十分完美、细致地策划销售活动。当然,让销售公司进行销售,并非完全地分离销售工作与演出队伍,实际上,销售公司会根据节目的内容以及主题等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在需要的情况下会让主创工作者一起进行宣传。并且,演出队伍务必密切联系销售公司,从而将营销工作的一系列事务做好。

当今,民间舞蹈的产业化机制依旧未曾形成。演出队伍跟销售公司统一的模式仅仅是产业化发展的最初时期。借助如此合作的新型模式,目的是为了拓展成熟的民间舞蹈演出市场。实现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舞蹈盈利模式、演出体系、演员签约机制、宣传方式、票房制度等,从而使一系列成熟的民间舞蹈产业链形成,而完善的民族舞蹈文化产业就是统一这一系列的产业链。当今形势下,各地都在积极地发掘区域性的特色历史文化,其中民间舞蹈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民间舞蹈在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区域文化的过程中体现了非常重要的功能,也推动了自身的产业链建设。如内蒙古的《永远的成吉思汗》、山西的《太行山上》、广西的《印象刘三姐》等等都是根据区域的自然景观、文化、河流山川等作为演出平台,借助民间舞蹈对区域的文化风俗、人情等进行演绎,这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在此过程当中,区域性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深入的发展。鉴于此,民间舞蹈的产业化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民间舞蹈发展的规律。

三、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品牌建设

人们平时的生活是民间舞蹈的来源,其属于艺术家筛选、提炼原生态舞蹈之后的升华。也恰恰是由于民间是民间舞蹈的渊源,因此一些舞蹈元素缺少清晰的创造者。鉴于此,尽管一部分民间舞蹈被非常看好,可是缺少清晰的品牌观念。不能够立足于品牌对民间舞蹈进行积极的宣传,因而不利于民间舞蹈的产业化发展。

民间舞蹈的品牌建设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其牵涉到舞蹈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一是舞蹈节目的主题能够形成品牌,如2015年山西省《再现黄河儿女情》对黄河系列作品进行了截取,进而编排成一种新的舞蹈节目,实现了理想的效益。这意味着山西省人民心目中的黄河就是一种品牌。二是创作者能够使品牌形成。当前的民间舞蹈业已由群众活动的原生态向舞蹈艺术的专业化转变,而在精心和巧妙编排的原生态舞蹈能够向产业化的艺术转变,这少不了主创工作者的积极努力,特别是编剧和策划工作者的付出。例如,张继刚编导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元素进行了吸收,推出了精品的舞剧《千手观音》和《一把酸枣》等。三是演出团体能够使品牌形成。如杨丽萍创作了《云南印象》,其中大部分的表演者都是少数民族群众,基于她的带动下,《云南印象》形成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