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用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为研究单元,以产业发展水平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分析了1998-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研究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还处于极化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是南昌市,且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较低,区域扩散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水平 空间 演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资本、土地、劳动力、科技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比例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水平[1]。目前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如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与雁行形态学说等相关研究多是从时间层面上探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3]-[4] 对于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缺乏深入研究。而现实中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和同一时间的不同区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区域内联系的加强,区域间各种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物质流、人流等的流动性增强,将扩大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区域产业的协作交流频繁,相邻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 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合作与互补,区域产业结构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实现地区产业整体结构的协调互动,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竞争力。为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借助于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寻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关联效应,揭示区域产业结构分布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以期增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工与协作,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演进提供建议与思考。

二、数据来源

选取1998、2003、2008、2013年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对行政区划调整按照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行政区进行合并处理(将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统一合并为南昌市,将浔阳区、庐山区统一合并为九江市,将珠山区、昌江区统一合并为景德镇市,将月湖区并为鹰潭市,将临川区并为抚州市,将渝水区并为新余市,将共青城市并为德安县)最后形成31个基本研究单元,以产业结构水平作为指标来研究1998年-2013年产业时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三次产业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1999、2004、2009、2014)。

三、研究方法

(一)产业结构水平

根据相关产业理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将二三产业比重作为衡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产业结构水平的指标,即二三产业比重越大,区域的产业结构水平越趋高级化。公式为:

产业结构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生产总值

产业结构系数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分别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4个时间段的产业结构系数,对其进行相应空间关联性的测度,旨在分析地域产业发展水平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6]

(二)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作为空间统计分析的主要方法,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的相关程度[6]。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最为常用的指标是Moran指数I,全局Moran指数I可以用来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和度量属性值在整个区域空间的分布态势,具体数学模型见参考文献[7]。

(三)Getis -Ord G*i

Getis -Ord G*i 用以识别区域要素空间的高值簇与低值簇,即热点区与冷点区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冷热点区的变化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的演变,其计算公式见参考文献[8]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空间格局

从表1 中可知,4个年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全部为负值,且Z值均大于-1.96,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整个研究期内,该区域各县的产业结构呈现出负的空间相关性;Moran’I从1998-2013年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该系数逐渐趋近于0,表明该区域各县(市)的产业结构空间相关性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较小的空间负相关说明区域空间差异并不明显,具体来讲就是该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地区在空间上不存在集聚的特征,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空间地域分异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高低错落分布,呈现随机分布的态势。由此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经济区内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并未形成强大的集聚中心,而是零散的分布于区域内。

(二)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空间演变

根据冷热点的计算,利用ArcGIS 分别测算了1998、2003、2008年及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水平的局部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G*i,得到各县、市每个时期的局部G*i 统计量,根据Jenks的自然断裂法将其从高到低分成4类,生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水平空间格局的热点演化图(图1)

(1)整体来看,4个时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县(市)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总体空间分布变化较大,高水平集中分布的趋势不明显,呈现零散的分布状况。低水平集聚区在2003年以后,则集中分布于鄱阳湖以西地区。这表明,从1998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水平的空间集聚分布趋势不明显,低水平的空间集中分布趋势明显。区域整体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空间集聚趋势不明显。

(2)从图1可知,1998-2008年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是南昌市、景德镇市、九江市、鹰潭市,这些产业水平相对较发达的地方,产业结构的高水平集中区总体变化不大,仅在2003年和2008年各新增了一个高水平区,且这些区域周边没有形成相应的高水平集聚区。这说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还处于极化阶段,即市区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技术、资金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这些核心城市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辐射作用,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较低,区域扩散作用不明显,从而拉开了与周围地区的差距,导致区域产业发展差异的扩大。

(3)从热点区和冷点区的演化来看,1998年以来热点区域的数量不断增加,由1998年的4个增加到2013年的11个,一些地区由较低水平转化为高水平区。这表明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交通等优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与升级,从而使得其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区域。产业结构冷点地区在2003年以来,数量变化不大,这说明受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的限制,鄱阳湖以西区域一直是鄱阳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低区,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受到的阻力较大。

(4)以鄱阳湖水体为界,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成东西两部分2008年以来,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东西差异,从2013年的产业结构水平空间格局的热点图可以看出,东部的瑞昌、九江、德安、永修、新建、安义、南昌等处于高水平的集聚区;而西部的鄱阳、万年、余干、东乡、余江则处于低水平的集聚。说明江西省区域发展政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区西部的昌九工业走廊政策效应显著,对带动西部各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五、结果与讨论

利用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鄱阳湖31个县(市)为研究单元,以产业发展水平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分析了1998-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总结以下基本结论。

(1)通过全局Moran’I指数可以看出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空间地域分异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高低错落分布,呈现随机分布的态势,区域内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经济区内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并未形成强大的集聚中心,而是零散的分布于区域内。

(2)从产业结构水平的冷热点演化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还处于极化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是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等,这些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较低,区域扩散作用不明显,2008年以来,以鄱阳湖水域为界线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东西差异,东部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而西部则受区域政策的影响,逐渐呈现高水平的空间集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强化省会城市-南昌的带动作用;依托地域优势提升九江、景德镇、新余、鹰潭4市等二级增长中心的竞争力;逐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形成区域协调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产业空间的优化配置是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的主心骨;提升区内基础设施支撑力,搭建经济发展综合协调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和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1).

[3]刘刚,沈镭.1951 - 2004 年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07,62(4).

[4]俞金国,王丽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20(5).

[5]李在军,管卫华,臧磊,吕旭江.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13,08.

[6]中国GIS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空间信息分析引论[J].地理信息世界, 2004, 2(5).

[7]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孙莉,吕斌,胡军.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