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汽车在电影中的发展轨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汽车在电影中的发展轨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汽车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已经携手合作百年有余,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电影是汽车最佳宣传途径之一,汽车则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一部《变形金刚》背后演绎出如此错综复杂的“汽车故事”,再次印证了电影与汽车之间的紧密关系。假若从电影的角度审视汽车,伴随电影产业与汽车工业双方的不断进步,电影与汽车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革;汽车在电影中经历了起步、发展、高级三个阶段。

[关键词]汽车; 概念车; 电影; 道具; 语言

2007年最令人期待的大片之一当属《变形金刚》。眼花缭乱的影视特技,让观众大呼过瘾的机器人作战,不同类型的汽车人汇聚一处,为了不同的利益,分帮结派,捉对厮杀,将成为今后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场面。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品位,影片俨然成为汽车厂商之间的竞技场,其中就有两大汽车公司通用与福特的对手戏。

自19世纪末汽车与电影相继诞生以来,汽车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部《变形金刚》背后演绎出如此错综复杂的“汽车故事”,再次印证了电影与汽车之间的紧密关系。假若从电影的角度审视汽车,笔者认为,伴随电影产业与汽车工业双方的的不断进步,汽车在电影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起步阶段

汽车和电影的结合存在着必然。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承担着“行”的责任。

1860年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生活节奏也随之变快,对速度和效率的诉求使得汽车出现并取代了马车这样一些落后的交通工具。这种社会变革理所当然的要被社会记录者用电影记录下来。究竟是哪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汽车已经无证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和电影在诞生之初就开始了互动。

美国早期电影《摩登时代》就出现了当时的福特T型车。甚至在20世纪初期,美国电影中就有汽车追逐戏,美国默片时代的著名喜剧演员巴斯特・基顿和哈罗德・劳埃德就将飞车追逐变成了艺术;悬念片大导演希区柯克在影片《西北偏北》中让醉酒的加利・格兰特开车在刮着狂风的大道上飞驰,赢得人们笑声不断;而在他的另一部影片《迷魂记》中,詹姆斯・斯图尔特神经兮兮地尾随着金・诺瓦克上演了一场讽刺味十足的追逐戏。但是早期无论是电影拍摄技术还是汽车的现代化程度都是处在萌芽阶段,汽车只能作为单纯的道具去配合表达电影的艺术目的,并且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伴随着电影产业的逐渐成熟,汽车在电影中的应用也更加普及起来,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激起了更多人购买汽车的欲望,客观上帮助了汽车产业扩大市场,增加了产量。汽车与电影最初的合作,更像是无私的互相帮助,但也为两者间完美的商业合作打下了基础。

二、发展阶段

二战后,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汽车产业的地位比以往都更重要,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汽车领导了社会的时尚潮流和审美观念。两大产业间的合作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出现在电影中的汽车也有三种类型。

1.广告用车。汽车厂商把当时最新的汽车开进电影中,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部成功的影片里总有一部成功的汽车,影片就是这部汽车最好的广告。汽车在电影中虽然还只是道具,但它特有的气质与释放出来的激情使影片更加令人回味;导演从增加观赏性的角度也不会拒绝一部能帮助电影成功的汽车的加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007电影系列《黄金眼》与BMWZ3、《偷天换日》与Mini Cooper。伴随影片的成功,影片中的汽车也往往销量大增。

2.品牌宣传。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各个品牌汽车的技术差异已经不明显。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消费者认同的不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品牌内涵和文化价值的作用日益凸显。于是汽车厂商在影片中投放新车的目的已经不局限于针对某款新车的销量,而是要全面的展示自己独特的家族特征、先进的造车理念,使品牌文化得到认同,进而无形中增加了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电影《变形金刚》中,通用公司的汽车在影片中进行“集团作战”,有四个所属品牌在影片中出演角色,从气势上盖过了竞争对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现实中通用公司汽车产量首次被丰田公司超过,业绩下滑,所以这部影片的上映是通用品牌营销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和出现在电影中作为“广告用车”一样,品牌宣传车也只是一部(或几部)能调动情绪的机器。和初级阶段比,它们充其量被称为是“高级道具”。

3.汽车拟人化。以《汽车总动员》为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自私功利并且性格冲动的赛车,如何在与一群意外认识的车朋友的交往中,学会团队合作、友爱、尊重与享受生活,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汽车拟人化。除了超强的三维动画水平满足技术层面的要求外,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选择与角色对应的车型也做得非常到位:男一号――“闪电麦昆” 冲动莽撞但却豁达开朗,所选的原形车是代表着大排量与大马力的美国造车精神的道奇蝰蛇,女一号萨莉来自大城市却甘心在不知名的小镇安家,性格有些高傲,还有些浪漫,它的原形车是代表了豪华和时尚的2002款保时捷911,还有其他角色,也都根据被赋予的性格来确定最贴切的原形车。表面看是在讲车,实则在写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此种类型的影片虽然将汽车进行艺术加工甚至拟人化,但是并不能代表汽车能和人相提并论,他们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语言去表达人的思想语言,被动的反映导演在影片中表达的意图。

三、高级阶段

让我们从《少数派报告》说起,影片的的背景是2054年的华盛顿,导演斯庇尔伯格对场景的要求是“希望做一个未来的真实电影”。于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士针对未来人类文明做了内容广泛的讨论。对于影片即将使用的汽车,斯庇尔伯格倾向和雷克萨思合作,“我觉得雷克萨思会对未来的交通运输系统以及50年后在公路行驶的汽车是什么模样感兴趣的。探索的结果是驾驶环概念车是驾驶环境和体验的全新改变。”

最终,影片中的雷克萨思概念车圆满完成了任务。充满未来气息的造型,功率强劲且清洁的动力能源,尤其是丰富的智能化配置,与其说是人在驾驶车,不如说是人在与车共存。人车之间表达出比以往更丰富的内容。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经济和信息全球化使得庞大的汽车工业的发展逐渐趋向大同,汽车厂商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模式。针对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设计缺乏对人体身心健康的考虑等问题,而开始践行一种全新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在这个背景下“出演”的汽车少了对性能与造型等表面的突显,更多的表现出一种责任。可以说汽车已经不是附属于人类活动的道具,而是对人关怀备至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少数派报告》的雷克萨思概念车预示了宣告这个阶段的到来。

[作者简介]王磊,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