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用自制中药倒膜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用自制中药倒膜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加用自制中药倒膜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加自制中药倒膜外敷治疗,每周1次,疗程均为8周。 结果 治疗后8周,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0%和92.5%;对照组则分别为22.5%和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后4周、8周,治疗组不同类型皮损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P

[关键词] 面部痤疮;中医疗法;中药倒膜;中药内服

[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2-009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urmask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cn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opical application of fusidic acid cream, twice a day;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opical application of self-made TCM pourmask, once a week.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8 weeks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8 weeks, The cur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30.0% and 92.5% respectively, and which were 22.5% and 75.0%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34); at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skin les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Key words] Facial acne;TCM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urmask;Oral administration of TCM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全球约有超过85%的青少年曾遭受不同程度的困扰[1]。国内有文献报告我国的痤疮发病率为70%~87%[2],青春期始发,也有青中年持续或迟发者,近几年来女性迟发性痤疮发病率逐年升高。痤疮在临床上通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有轻微的瘙痒感,一般多发于头面部,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因而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困扰[3]。痤疮在临床上易于诊断,但却难以治愈。在人人都注重外貌的现代社会,患有痤疮的患者对痤疮的治疗要求更高。为了明确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我院特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痤疮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探讨自制中药倒膜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入选80例,其中,男24例,女56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中度或轻度寻常痤疮的患者,痤疮的诊断标准[4]为三度四级:(1)Ⅰ级(轻度):皮损主要为黑头粉刺,多发或炎性丘疹散发,个数不超过30个;(2)Ⅱ级(中度):皮损主要为粉刺,伴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潜在性脓包,总数在30~50个间,发病部位基本集中在面部;(3)Ⅲ级(中度):皮损为炎性丘疹、脓包,痤疮个数在50~100个,结节少于3个,发病部位为面部、颈部和胸背部;(4)Ⅳ级(重度):皮损为炎性丘疹和脓包,痤疮个数超过100个,囊肿和结节≥3个,容易形成瘢痕,发病部位为上半身。排除标准:(1)过敏性体质或对痤疮治疗药物过敏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发性疾病者;(4)患有精神疾病者;(5)不能按规定服药及定期复诊者。

患者年龄为13~47岁,平均(25.5±4.2)岁;病程1个月~21年,平均(5.8±3.2)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以面部粉刺、炎性丘疹和脓包为主。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从平均年龄和性别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组 中药内服联合自制中药倒膜:(1)中药汤剂口服: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味,野10 g、蒲公英10 g、紫花地丁15 g、连翘10 g、丹皮10 g、生地12 g、米仁30 g、黄芩10 g、白芷5 g、丹参10 g,随症加减。对于热重者,加赤芍、黄芩;对于湿重者,加佩兰、藿香、茯苓;对于冲任失调经前加重者,经前加用益母草、栀子,经后加用女贞子、墨旱莲;对于大便秘结者,加用虎杖、枳壳;对于手心热者,加用地骨皮、黄柏;对于皮脂溢出者,加用米仁、茵陈;对于结节为主者加用海藻、牡蛎、浙贝。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共计8 周。

(2)自制中药倒膜:面膜粉:大黄100 g、天花粉100 g、黄芩100 g、白芷50 g、金银花50 g、野50 g。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磨呈细粉,过120目筛,用甘油调成糊状,加入药膏基质中做成按摩膏。首先,患者需进行面部清洁,然后用5 mL的注射针头将粉刺、脓包等挑破,将皮损内的脓血、脓液和粉刺栓清除干净,再用调好的按摩膏均匀的涂于面部,用离子喷雾器熏蒸,再加以按摩手法以一定的顺序按摩面部。用棉花将患者的眉、眼睛和双鬓的头发遮盖起来,用石膏粉加温水调成糊状,敷在中药面膜的表面,待石膏粉在中药面膜外形成一层硬膜后,大约30 min石膏面膜发热后冷却,取下面膜,清洁面部即可。每周1 次,4周为1个疗程,共8 周。

1.2.2 对照组 中药内服加夫西地酸外涂,中药内服同治疗组,加夫西地酸软膏(澳美公司)外涂皮损处,每天2次,4周为1个疗程,共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皮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其中,皮损情况实施皮损计数法:将面部分为5区,即额、左颊、右颊、下颔和鼻部,并记录每处患区的皮损病灶数目[5]。疗效标准[6]如下:(1)痊愈:皮损面积消失量≥90%;(2)显效:皮损消失面积为大于或等于60%,同时低于90%;(3)有效:皮损消失面积大于或等于30%,且低于60%;(4)无效:皮损消失面积低于30%。并对两组的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红斑、干燥、屑、灼痛、瘙痒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分析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中途退出者。治疗4周时,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χ2=1.003,P=0.317)。见表1。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见表2。

2.2 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类型皮损数量比较

治疗后4周、8周,治疗组不同类型皮损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t=2.85、3.11、3.24、2.65、3.17、2.63,P均

2.3治疗组不同时间各类型皮损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同时患有粉刺、丘疹及脓疱患者27例,此27例患者不同类型皮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显效率在4周及8周时均有明显差异(P=0.008、0.042),两两比较粉刺型皮损与丘疹型皮损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4),见表4、5。

2.4 不良反应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中2例患者在使用中药倒膜外敷后出现了轻微的红斑刺激反应,2 d 后症状消失,并未影响治疗的疗效;对照组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寻常性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性疾病,临床上的发病部位多为面部和胸背部,主要的表现症状为粉刺、丘疹和脓包、结节等炎性皮损[7]。痤疮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病因为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导致皮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囊,或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毛囊皮脂中微生物的增生、机体的免疫反应和遗传等因素[8]。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是导致痤疮发生的重要病菌。由于痤疮丙酸杆菌中含有生物活性酶,可以使皮质中的三酰甘油得到分解,形成游离脂肪酸,从而对毛囊壁造成刺激,引发炎症[9]。同时,游离脂肪酸会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致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影响皮脂分泌和排泄不畅[10]。痤疮中医属于“肺风粉刺”、“痤痱”、“面疱”等范畴。在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痤疮时,一般从肺经论治,由于痤疮的发病原因与五脏中的肺有密切关联,同时还受到脾胃和大肠功能的影响[11]。因而中医理论中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与机体的肺热和血瘀有关。

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法较多,分为药物治疗(维甲酸类、抗生素类、激素类等)和物理治疗(光动力疗法、激光疗法、果酸疗法等)[12-14]。但这些各自的适应症较为有限,长期应用有较大的副作用,如维甲酸类的致畸作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及胃肠道的反应、激素的副作用等。局部外用药的有效治疗浓度也非常有限[15]。本研究中以五味消毒饮加味为主方,以清泻肺热、解毒祛湿为主要治疗原则。该中药倒膜经过临床上实践,确定了以黄芩、大黄、天花粉、白芷、金银花、野等中药组成处方。该方中大黄有清热凉血、拔毒消肿的功效,且大黄中的游离蒽醌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杀菌消炎的效果[16];另外,大黄中含有大黄素,有助于促进面部胶原蛋白合成和细胞外基质重组,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17]。白芷外用敷面可以祛湿泻火、消肿排脓、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芷具有消炎、止痛等功效,同时还能够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利于加快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18]。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平痤润肤,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倒膜面膜能模拟机体水合反应,中药倒膜外敷在痤疮患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使药物和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内,有利于皮肤对中药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19-20]。另外,夫西地酸作为一类甾体结构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效果[9]。

综上所述,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中药倒膜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肯定,治愈率高。对丘疹脓疱型皮损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可使治疗、美容兼顾,无副作用,值得临床选用。

[参考文献]

[1] Taylor GA,Shalita AR. Benzoyl peroxide-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acne vulgaris:Acom pararative review[J]. Am J Clin Dermatol,2004,5(4):261.

[2] 项蕾红.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52-57.

[3] 陈彤云,王萍. 陈彤云治疗痤疮经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10:12.

[4] 焦敬,李红娟,刘晓红,等.抗生素加中药倒膜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5):418.

[5] 张静萍.中药湿敷联合倒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9):1024.

[6] 丁海宁,罗海燕,彭晓云,等.中药倒模联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37-238.

[7] 廖烈兰.光动力美肤仪联合中药倒膜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0,16(2):128-129.

[8] 游鹏.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倒膜对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4):743-744.

[9] 赵纪敏,秦鸿利,马松平,等.中药倒模配合埋线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5):155-156.

[10] 文美林,范丽娟.浅谈中药倒膜联合红蓝光治疗80例痤疮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46):150.

[11] 易宣慧,王蒙蒙.420nm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倒模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31(9):545-547.

[12] 梁雪梅,刘咏梅,黄陈霞,等.中药石膏倒模术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2-23.

[13] 顾兰秋,刘兰,吴波,等.中药六合丹外敷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聚合性痤疮60例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6,3(11):108-109.

[14] 武文强. 基于CS4VM的中医痤疮患者痧象证型分类初步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4.

[15] 储开宇,莫惠芳,罗文峰,等.中药面膜倒膜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疗效观察[C].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235-238.

[16] 韩玉珍,吴E,赵金坤,等.柴芩消痤靓颜汤联合颠倒加味面膜治疗痤疮湿热蕴结证的疗效评价[J].中医药学报,2013,41(3):145-147.

[17] 陶霞. 中医治疗痤疮36例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3):68-69.

[18] 段晓东.倒膜联合维胺酯胶囊治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18-219.

[19] 文美林,范丽娟.浅谈中药倒膜联合红蓝光治疗80例痤疮临床护理[J].心理医生,2015,21(4):79-81.

[20] 崔晗,姚春海,赵一丁,等.内外合治治疗肺胃湿热证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6):375-376.

(收稿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