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电影要不要装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电影要不要装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文章提出,电影也需要“打假”,并依次列举中国电影三大罪状:一是视觉“装美”;二是个别演员的被“装美”;三是整容“装美”。认为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为了维护“大片”的“尊严”,依然是依靠高投入和高科技技术打造的“中国大片”,还是过于追求视觉形式的倾向,而且,随着电影市场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电影也开始了从演员开始的全方位的“装美”程序。

一部口碑上乘的电影可以有效引导培养观众,而不受人待见的电影,纵使绞尽脑汁,玩弄“装美”胡哨,又怎可能一再捡得便宜?就算个别可以啃一下因导演、演员等所谓名气的“老本”,但砸一次牌子容易,树一块牌子难的道理想必不难理解。2005年,一线导演的集体折戟,何不是一次有力的折射。

当然,电影“装美”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相信在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里,比电影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张曼玉那令人眼花缭乱的28件旗袍;确有一些电影打着唯美旗号,专注于排场的净美与视觉冲击力的强大;抑或树杆选秀大旗,便四散张扬要在芸芸众生中寻得一位清纯可人少女――不过,倒是觉得我们似乎不必对此过于纠结,如同《红楼梦》本来就是豪门的奢华“派对”,电影的艺术表现不可能只有唯一,除非观众的审美艺术标准出现了扭曲。

电影充其量只是一件商品,是商品就难免投消费者所好,即除了满足基本功能外,再弄些诱惑消费者舍得掏腰包的点缀。在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可以对点缀指三道四,至而不买账,然后用脚投票,选择其它商品,使那些偏重点缀的商品不得不退出市场,这便是市场的意义所在。实际上,即便是好莱坞的卖坐大片,同样难避“装美”之嫌。“装美”其实就是电影的点缀,只要不影响剧情的铺陈,又何必纠结于此?真正应该担心的倒是,公众审美情趣的普遍世俗化与单一化。

中国电影反“装美”,实际是个伪问题,其折射的只不过是代表先锋与思想前沿的文艺片的萎靡不振。实际上,一个社会的审美艺术本来就是一个包容而又内涵丰富的整体,既有代表先锋与思想前沿的文艺片,也有满足普罗大众饭前茶后娱乐的一般通俗作品。具备先锋特征的文艺片,自然不必牵就世俗的物欲迷恋,而是本着努力探寻提升观众审美艺术水准、引领观众从普通消遣走向深入思考,所以才有了《三峡好人》。

值得深思的是,代表思想前沿和艺术先锋的作品,在现代审美体系中并没有受到对应的重视,其发行体系极不健全,自然难以受到观众的青睐。尽管一部分作品在国际影展上表现不俗,在国际文艺片市场口碑尚佳,但一回到国内,依旧未能逃脱铁将军把门的凄冷命运。倒是觉得,与其无谓地痛斥“装美”,不如冷静反思,让那些不屑于“装美”,更倾注于艺术深度与思想震撼的作品,至少能够成为一部分观众的文化盛宴。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