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像时代文化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现代商业招贴设计在新图像化时代背景下形成新的风格、流行和时尚,形成新的图形图像的表现语言,其丰富的创意表现手法,使招贴设计展现出多样风格。图像时代文化对现代招贴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图像时代文化 现代招贴设计
一、图像文化的产生与现状
当代文化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传媒技术的大突破(如电视的普及,电影与广告的结合,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等),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图像突然处处出现,整个人类生活开始图像化,图像文化盛行成为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图像文化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图画部分,主要指的是人工制作的形象,包括动漫、漫画、卡通作品、电子游戏、FLASH等;再就是视像部分,是录制的形象,主要有电影、电视、摄影、广告等。现代社会与之前相比,存在最大的差异特征之一就是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完全被图像和信息所包围。不管人们情愿与否,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完全符号化,到处都充满着图像,图像符码与图像信息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图像爆炸,图像和信息源于众多渠道,包括广告、时装、家用品式样、电视、报纸、书籍等等。著名纽约时报人詹姆斯・赖斯顿曾指出,如果说十九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二十世纪是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就是图像文化和图像艺术的时代。当今社会离不开图像的设计、外观的完善和风格的表现。自从1893年照相术的发明后,人类获得了仅超越时空的不在场观看的途径,实现了一种视觉的再创造,我们越来越生活在现实的图像或画面中,而不是直接生活在现实中。在现代生活的图像视觉冲击下,实际上图像与现实之间不再有隔阂,图像文化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要求,甚至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图形时代文化对现代招贴广告设计的影响
1、图像时代的文化特征。无可厚非,在一个大众化的,人文普及的社会,由最便利,最具普及性的媒介物所提供的文化消费必然占据着一种中心地位(虽然不一定是重心),这也可以解释图像文化为何会飞速发展。图像文化依仗的是现代大众传播。这一阶段,电子技术在空间上使整个地球成为世界村落,在时间上使整个社会文化与传播网络系统同构,人的思维得到了空前的延伸。文化成为一种工业生产,大规模被改写与复制,大大改进了以前的传播方式;图像本身也凭借其直观,感性的形式,直接影响人类的视听和言行。就信息量而言,传播媒介的杂多和传播方式的大众化,使得每个接受者都可以在由无数信息源构成的传播面上进行随机的选择和接受, 这种综合的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是以往不可想象的。现代的图像文化在公众性和平民性上与之有相通之处。文化传播方式的视像化,显然有利于广大的民众了解,享有和掌握人文信息,促进其对公共事物和公共文化的参与意识,这是对于传统的精英性话语霸权的一种解构和颠覆。图像的铺天盖地的来势,给以前的单一的价值体系以摧毁。《梦露百图》是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表达对于日常观念的质疑;摄影上面有名的“百拆图”“幸福家庭”是以类似的形象的堆叠,在原本的意义之外,赋予一种历史感和生动铺陈,又滋生了新的意义。诸如此类,现代的技术叠加和工具处理,给摄影以形象以外的表达方式和感情抒写。影视则给人超经验的感官体验,大大开阔了人类的精神和视野。当今图像文化对传统文化样式(文学)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文化样式是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图像世界中却是让图像独领。图像文化对于其它的文化样式,具有很多的优势。(1)普适性:图像具有文字所不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和共通性,人类对图像的领悟似乎是一致的,文字在不同文化哟沃间和民族语言中间的隔膜在图像的领域基本不存在。(2)直观性:图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它总是通过直接的愉悦性来收获心理,精神上的审美关照,产生直接的效果。它把人定格在一种具体的空间形态上面,因而人总是在一个感性的层面上被铺开和释放,很容易打动人心。图像对文学还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图像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对文本的理解阐释的过程。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阐释本应是个人阅读的结果,但当代人对《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的了解,不少并非得力于阅读小说文本,而是来自于改编后的电影和电视剧。名著中原来需要用推理、联想、想象来理解与把握的信息,只要可能,都被转译成一见即知的图像。不管改编者如何强调其忠实于原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是原作中能够翻译成图像的内容被直观地显现了出来,而不能转译成图像的部分,尤其是那些需要由创造性想象去充实的地方则被摒落,其中就包括作品的文学意义和哲理意义。文学作品接受中本来具有的历时性特征,在被视觉化的同时,也被彻底平面化了。电视在提供画面组合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原作品的深层结构,使作品由立体变为平面。观众无需主动想象,更无暇去积极思索作品的深层意蕴。
2、图像时代下的现代招贴广告设计。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和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由此带来的必定是人文观的变化和造型手段的变化。图像图形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在传媒的各个方面。图形图像的表达是当今社会人们沟通交流、信息传达的一种主要方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都带来图形图像认知的便捷,它吻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图形图像语言应用在招贴设计中,能简单地、明了地、直观地、情趣地完成招贴设计中表达的使命和目的。观众通过图形图像语言的交流,完成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信息传递。图形图像的运用容易使人接受、理解,传达迅捷。
图形图像在招贴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图形作品与文字和美术作品的区别来认识。图形是介于文字和美术之间的视觉传播形式,从其起源和发展得知,图形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承担着信息传播的功能,后来形成的文字文化和图形文化都是人类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语言文字受到地域和民族的限制,给交流带来各种不便。较之文字,图形则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种能够直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特殊的语言形式。 作为商业艺术,招贴与一般的纯绘画艺术的最明显特征是它的大众性和传播性。它具有明确的传播目的、特定的受众群体,具有很强的商业性质。现代营销也把招贴设计这种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商业艺术形式作为重要不可缺少的营销手段。招贴设计作为平面媒体,尽管受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的挑战与竞争,但始终不能取代招贴。招贴设计独有的大尺寸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独有的创意构思,形成了现代招贴的主要特征。同时,招贴设计以它超强的视觉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包罗万象的表现内容,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艺术种类。 在招贴广告的各类别中,文化娱乐性的广告招贴,尤其是戏剧、电影广告,无论是采用摄影手法还是图形方式,都比其他性质的广告往往要求有更多的情节性与形象感,这也是这类广告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而其他一些科、教、文类别的广告招贴则更注重在设计上的图形意识的追求,无论是构思、构图、色彩或是表现手法,其要求往往高于一般的纯商业性广告。就设计的质量而言,也往往代表了当代图形设计在艺术性方面的较高的水准。特别是一些国际性的招贴画招标更是一直在引导着国际性的设计潮流。从新的设计观念出发,当今广告招贴的手法与形式已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新的领域在被不断地开发。就招贴广告而言,虽说离不开二度空间的设计表现形式,但设计家们仍能在这个既定限制之中找到施展他们才能的领域。现代招贴广告作为平面媒体仍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在新图形图像时代,现代招贴呈多元素、多样化的面貌特征。图形图像打破了时空、环境、对象的限制,出乎意料的组合、不合逻辑的构成方式、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使其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图形图像快捷的节奏、浓烈的气氛,营造急切而紧凑的画面,带来更多的意味和想象,具有较强的注意力,吸引人们关注、探究。通过隐喻、象征等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运用在现代招贴广告设计中,使现代招贴广告设计具有创意灵魂。彰显个性的构思、出奇制胜的创意表现,能够使招贴作品具有生命力。
结语
任何把设计跟纯艺术创作截然区别的看法,在现代设计格局下来看都是一个陈旧的观念。当代艺术和设计、时尚、市场正在发生亲密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在相互借助彼此的美学思想和影响力。以一个国际视野去观察设计教育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设计训练与当代艺术紧密结合起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代艺术史上出现一股影响深远的艺术潮流,叫做“波普艺术”(POPART)。波普艺术的创作形式让普通大众乐于接受,它是通俗的、低消费的、风趣的、感性的、迷人的,同时也带有廉价的、大批量复制的特征。波普艺术对当代社会的艺术设计、流行时尚具有特别长久的影响。这场运动的意义,在于使艺术走向了大众化,并使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时至今日,“波普”象征着一种艺术传播的理想。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广告、设计是我们社会的大众主题,因而“创意”的元素和质量成为影响人们视觉经验的重要指标。我们一直以来有一个希望: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逐渐把艺术设计的创意训练和方法传播到社会层面,从而使大众具备更多的生活创造力和审美力。是“波普”精神引导我们去做这样的尝试。任何艺术创作和设计在一定的阶段,一定的时期,会自然而然形成一定的风格、流行和时尚,这是规律。现代商业招贴设计在新图像化时代背景下产生,形成它特殊的现象和规律。我们在掌握着一规律后要再树立一种“破规律”的意识,在对现有规律的充击中去寻找新的领域。当然,一旦“破规律”也成了一种新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又必须对它进行冲击。艺术创作如此,商业招贴设计也是如此,要想使它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无止境的追求与突破,以期达到新的高度、新的顶点,新的境界、新的x煌。
参考文献:
[1]德来.现代图形设计创意与表现[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吴学夫.想・做・设计――迅速提升创意能力的训练课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