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票证时代:只有买红宝书不用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票证时代:只有买红宝书不用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53年秋,中国开始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从这时开始出现各种票证。“”十年间,票证种类达到顶峰,从鸡、鸭、鱼肉到烟、酒、糖、瓜子,从自行车、缝纫机到火柴、卫生纸、肥皂、灯泡等等,都需要票证才能购买,不仅限量,而且限时。

刚开始发行全国粮票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不太大,因为起初的粮食定量还是够吃的。全国粮食供应紧张,是在1958年“”造成大倒退之后。1959年起,国家陷入“困难时期”,几度强制城镇居民降低“定量”,于是粮票就成了比人民币更重要的“命根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兹全回忆:过去鸡鸭鱼肉,要吃总能买到一些,此时没有了,一点也没有了。市场上,不仅鸡蛋、鸭蛋,能吃的蛋都没有了,豆油、花生油、麻油也都没有了,连蔬菜都难以见到了。粮食定量、发粮票,本来何兹全定量是32斤,妻子良玉31斤。困难时期要求减少粮食定量,何妻的定量减为28斤。她一直忍饥挨饿,体重由130斤减少到93斤,瘦成一个小黑老鸹(乌鸦)。

1961年夏天,吴宓准备从四川到广州探访陈寅恪先生,陈先生写信函告诉吴宓:“兄带米票每日七两似可供两餐用。”同年10月起,全国各省、市、县先后实行了按工资比例发放日用工业品购货券、购货证的规定,工业品的68%、副食品的90%都凭票证供应。

食品类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票及蔬菜票等。在服装和日用品方面,汗衫票、背心票,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等充斥其中,种类齐全,应有尽有。有的地方还发放了手帕票、鞋票。

有的票规定了商品等级,如“烟票”,一般按季度发放。平时,城镇居民只能得到低档次的“乙级”、“丙级”香烟若干包,“甲级”香烟只在节日期间提供,烟票上清楚地印着“几等烟几包”。

当时,什么样的商品都得用对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在那个年代里,要说不用凭票购买的东西,恐怕只有红宝书”《选集》或《语录》了。

1963年,国民经济形势略有好转。北京市在春节时增发“特供票”,按照户口本每人补助半斤好米、一块蛋糕、半斤花生、三两瓜子、二两香油……春节的特供票上都印着小红灯笼。

据当时的一个小女孩回忆:“1963年的春节,拿着点心票去果子巷买蛋糕,排了好长的队。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蛋糕非常粗糙,可当时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蛋糕,觉得那是天下第一的美味。回家的路上小心地捧着,生怕掉了一块,还忍不住用手指蘸点口水,去粘纸袋底儿散落的蛋糕渣吃。”

到1965年时,除粮、布、棉、油、糖、烟等十几种重要票证外,其余票证逐渐消失。然而,到了“”期间,国民经济跌入谷底,种类繁多的票证又再度卷土重来。

单就粮票而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的地方约有2441个,品种上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不仅种类繁杂,而且所有与粮食有关的食品都要凭粮证或粮票购买。

直至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粮票和油票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天下文摘》201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