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齐白石的生活细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齐白石的生活细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齐白石自幼家境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5岁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其苦难的经历,养成了他勤俭的品德。

1917年,53岁的齐白石为避土匪之扰离开家乡湖南湘潭来到北京。正赶上“张勋复辟”,他又匆匆去天津避难,两年后定居北京。

勤俭持家,精打细算

在齐白石老人第十二嫡孙齐秉声先生的记忆里,家里的柴米油盐、别人送的饼干糕点,祖父都用柜子锁起来。有时拿出来的糕点,都因为放置时间太长而发霉了。

1949年,在的特批下,齐白石的工资由中央美术学院发放,每月五百元,比还多出一百,另外还有国家补助给他的菜金。客人送的礼品更是放满了两间屋子。但他家中依然常年吃的都是二米饭,即大米加小米。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他自己保管,每天吃饭他都要算好人数亲自量了米才行。每次量一筒,手还要抖一下。

齐秉声清楚地记得,祖父的早点长年累月就是白水煮挂面,放一点酱油,再滴上几滴油。如果给他放个鸡蛋,他就会说:“有个蛋呐,过得年!”

如果常看齐白石的画作就会发现,画上的印章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那是因为印泥很珍贵,是老人自己调制而成,所以每次蘸过印泥的名章都要用上两次,以至于画上的印章颜色有深有浅。在街上买东西,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分大小都留着,起画稿用。

虽然勤俭持家,但齐白石并不吝啬。白石老人的弟子很多都家境贫寒,常常找他借钱。此时,他也不会多问,只说:“要得。”然后,打开柜子拿出一个大账本,里面都是红格子,递给学生自己写上日期、钱数、名字。写完后,他看下多少钱,便把钱给了。什么时候还了钱,他再把账本拿出来,借钱人自己把欠账销了。这期间,从不会催促别人还账。白石老人过世后,不少弟子的欠账还在他那账本上没销呢。

卖画为生,言无二价

因担负着一家人的生活,齐白石的勤奋也是旁人所不能及的。齐秉声回忆,祖父年过八十,始终保持着每天作画的规律。白石老人早上起床之后,先画一张画,然后才洗漱。’吃过早饭,齐秉声的母亲为老人研墨,上午还要画三张画。午饭后,白石老人在躺椅上休息一个多小时,起来喝口茶就接着再画三张画。晚饭后,点上灯,再画一张水墨画。画好后,他还要为一天的画作诗,都想好了,第二天早上,把前一天的画都题上诗。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一天就要画八张画。

从做木匠的时候起,齐白石就靠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

在他客厅里,长期挂着1920年写的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虽然如此,但他绝非唯利是图,画的价格也标得并不高。1931年,齐白石的艺术已经进入盛期,作品水准有了质的飞跃,加之物价的提高,他自写了《齐白石卖画及篆刻规例》,明示:“画刻日不暇给,病倦交加,故将润格增加。”增加后的润格是:“花卉:条幅二尺10元,三尺15元,四尺20元,五尺30元,六尺45元,八尺72元。中堂幅加倍,横幅不画。册页:八寸内每页6元,一尺内8元。扇面:宽二尺者10元,一尺五寸内八元……凡画不题跋,题上款加10元。刻印:每字4元,名印与号印一白一朱,余印不刻。朱文字以三分、四分大为度,字小不刻……石侧刻题跋及年月,每十字加4元,刻上款加10元。”提高了价格,却并不比同时期北京其他画家的润格高。

坚持原则,不失风骨

虽以卖画为生,但白石老人却有自己的原则和风骨。抗战期间的1940年,齐白石曾在大门上贴出一张告白:“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告白:中外长官要买白石之画,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人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待。庚辰正月,八十老人白石拜白。”不是不卖画,而是明言不愿意和日伪人员打交道。

伪政权的“国立艺专”送给他聘书,请他继续当艺专的教授,他老先生即在信封上写了五个字“齐白石死了”,原封退回。

与此同时,齐白石也绝不为钱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初到北京,还租住在法源寺时,他就写过一个告白:“余年来神倦,目力尤衰。作画刻印,只可任意为之,不敢应人示……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告。濒生启。”

齐秉声说:“祖父头脑很清醒。人家尊他为大师,他却从没以此自居,只说自己是‘中华者画师’。所以,尽管他长期生活在荣誉和花环中,但他既不得意忘形,也不故步自封,而是很洒脱地一笑了之。”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