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室内乐旋风来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室内乐旋风来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于尾声阶段迎来了室内乐演出的高潮:保罗・梅耶联手上海四重奏、罗梅罗吉他家族、上海四重奏与应四重奏的音乐对话。

单簧管与四重奏的雅致对话

如果您是一位忠实的室内乐粉丝,那一定懂得在一场音乐会中同时听到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与勃拉姆斯的《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这两首作品的意义。10月25日,世界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保罗・梅耶就在北京音乐厅联手上海四重奏上演了一场飙技盛宴。

今年45岁的保罗・梅耶除擅长演奏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外同样擅长演奏现代及当代作曲家的作品,盖尔德・库,麦克米伦和潘德雷茨基的单簧管协奏曲等都是他经常演奏的保留曲目。虽然保罗・梅耶是第一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但他曾在去年指挥过中国爱乐乐团。

“欣赏弦乐四重奏就如同聆听4个人的谈话:其中第一小提琴是主角,他总是不停地发表着自己的高论和主张;第二小提琴是依附于第一小提琴的角色,它也在不停地说话、但总是在发表赞同第一小提琴见解的话;大提琴是一位富有修养的高贵长者,他时而发表着自己的不同看法、时而低语着自己富有哲理的分析;中提琴就像一位家庭主妇,虽没有多少见解但忠厚善良的她却总怕双方争吵或谈话中断、故而常以一些不相干的话题‘打圆场’,用来维系谈话的不断进行”。这就是弦乐四重奏在英国幽默大师肖伯纳笔下的“画像”。弦乐四重奏就是几件弦乐器靠拢在一起的音乐对话,它“讨论”和表现的往往是音乐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在“上海四重奏”看来,室内乐训练对于独奏家亦或乐队演奏员都是致关重要的。以李伟纲、蒋逸文、李宏纲、尼古拉斯・塔瓦拉斯4人组成的这个弦乐四重奏小组成立于1983年,是目前活跃于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组合。“上海四重奏”在本场音乐会中除了与保罗・梅耶合作演出外,还为喜爱室内乐的观众演奏了波兰现代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的《第三弦乐四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是潘德列茨基专为上海四重奏成立25周年所作,2008年11月底在波兰庆祝老潘75岁生日时首演,该作品是老潘40年后再次创作四重奏,此次为北京首演。

四琴拨千斤

10月28日上海四重奏再次牵手应四重奏,室内乐美妙的旋律在北京音乐厅响起。上海四重奏与应四重奏是好朋友、经常出现在同一个音乐节上,但同台演出还是第一次,北京国际音乐节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成立于1988年的应四重奏团是艾斯本音乐学院、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和哈佛大学的驻校重奏组,在当今古典音乐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演奏细腻精湛、充满艺术表现力和大胆的想象且始终致力于弦乐四重奏的开拓与革新,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不断丰富和拓展着古典音乐的艺术空间。

四重奏虽是被最多数观众接受的重奏形式,但只是内容繁多的室内乐演奏形式的一种。在西方古典音乐,从二重奏到九重奏均有一一对应的乐器配置和作品,但除去“异类”九重奏,八重奏通常是室内乐重奏所能达到的极限。而限于室内乐亲密无间的性质,五重奏以上的重奏就渐渐失去室内乐的特质,可以说六重奏是一道分水岭。

而此次上海四重奏团和应四重奏团合作的这台音乐会既选用了并不常见的重奏音乐又在尝试体现室内乐重奏的无限可能性并挑战这道人为形成的分水岭――让听众在同一场音乐会中实地体验从四重奏到八重奏的层次和音色变化。

吉他因他们而温馨

应四重奏团之所以得名,是来源于成立重奏组的这4位美籍华裔艺术家应氏四兄妹。由血缘和亲情关系维护的重奏团在古典音乐历史上屈指可数,当今只有美国的布朗四兄妹钢琴组合和西班牙的罗梅罗吉他四重奏组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就在10月25日,罗梅罗家族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吉他狂欢。

很少有一个音乐世家能像罗梅罗家族那样专攻一件乐器并演奏得精益求精、炉火纯青。罗梅罗吉他四重奏是一个少见的“同姓”的四重奏,简而言之就是成员均来自一个大家庭,包括一个胞弟和第二代。罗梅罗四重奏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人员几经更换,仍旧坚持姓“罗梅罗”。

相对于传统独奏音乐会和四重奏音乐会,罗梅罗四重奏的音乐会在形式上更为多样化,这得益于纯吉他组合:吉他可以自由组合登场,比如独奏、二重奏和三重奏。10月26日的音乐会中既有四重奏演奏的一系列节日主题作品,也有佩佩和儿子塞林诺演奏的西班牙国宝级作曲家罗德里戈的歌谣,还有第二代利托和塞林诺分别独奏的舞曲,更有佩佩和胞弟塞林的独奏。变幻多端的演奏组合使听众既能在四重奏中欣赏演奏家的起承配合又在独奏曲目中欣赏演奏家高超技巧和自我风格。此外,罗梅罗还在音乐会前与听众见面,讲解演奏的音乐、普及吉他。音乐会前预热、音乐会中欣赏、音乐会后狂欢,便是这场音乐会的与众不同之处。

本报记者 孟绮

10月30日,作为音乐节的实习生我与另外几位大学生音乐爱好者一起前往北京电视台参与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专题节目的录制。此次节目的焦点话题是华人作曲家周龙和叶小纲的两部委约歌剧《白蛇传》和《咏别》,两位作曲家和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自然悉数到场。

第一次“直面”余隆大师,我们非常激动,也很荣幸,更惊喜的是,通过这次接触,我们获得了余隆的盛情邀请与欣赏。

直面余隆大师

乐迷很专业 余隆很欣赏

由于较早接触周龙的《白蛇传》(今年六月我第一次听到该剧在波士顿的首演录音并为之深深的吸引),于是在向周龙提问这个环节话筒交到了周皓的手上。周皓认为《白蛇传》的音乐部分写的非常成功,在配器上中乐器和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非常自然,这种不留痕迹的混搭风格也正好符合《白蛇传》用西方音乐形式讲述中国民间传说的主题。“在27日晚世纪剧院的白蛇传演出现场,我又突然觉得男低音龚冬健饰演的法海这个角色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戏剧上都有些瓦格纳歌剧《众神的黄昏》中哈根的影子。”现场问答环节,高潮不断,余隆对于大家的表现十分欣喜。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依伦说:“《白蛇传》与周龙的气质很符合,作曲家旅居美国多年,而他的作品却似中国文化在美国这个西方的舞台上绽放夺人的光彩。另外,该剧的舞美和导演虽然是美国制作,但是作品之中却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这才是东西方文化的有机碰撞与完美融合。”对此观点,余隆表示认同。

随后,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迪问到作曲家怎么想到用歌剧形式表达中国传统题材,这种形式的沟通让中西方文化以一种很契合的方式得到了更好的碰撞。面对大家的提问,几位大师都非常耐心地给予了答复。

在大家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互动之后,余隆当场表示要与我们再多聊聊。

大师传道 讲述古典之美

在参与节目中的观众里,并非所有人都是资深的乐迷,但大家却都是对古典音乐很喜欢、很愿意去了解的。比如,来自北外的顾双双同学,之前她并非乐迷,对古典音乐所知甚少,但是通过对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亲身感受,她“开始喜欢古典音乐,领略到古典音乐之美。”

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创始人之一,余隆对于北京观众有一份很深厚的感谢之情,“北京观众的包容性很强,接受度比较高,而且乐迷素质整体比较高。”看到北京有很多喜欢古典音乐的年轻人,余隆很感动。在现场,他向大家强力推荐本届音乐节的闭幕大戏《咏・别》,并教给大家进场秘诀――“如果买不到票,直接去后台找叶小纲”。余隆的幽默诙谐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在谈及欣赏古典音乐的理由时,几位大师也给出了很精彩的推荐理由,让我们深受感动。周龙表示,现在的音乐环境很好,大家很多机会去欣赏很好的音乐,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种机会;而叶小纲的回答很浪漫:“欣赏古典音乐,能让生活变得很诗意。”余隆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古典音乐可以有选择地听,也可以不听,但不听会遗憾。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一定要经历、去尝试。

余隆主动邀请我们合影

节目录制完以后,最让我们意外的是,余隆在演播室外“围追堵截”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惊喜,虽然我与余隆不止一次的近距离接触,但却从来没有过交流;手上有数不清的中外音乐大师的签名,但却从来没有胆量去找余隆签名,因为每次在排练现场看到的余隆都是皱着眉头的,今天见到他笑的如此灿烂还真是很难得。

在了解完我们的个人音乐爱好历程之后余隆很是高兴能有这么多年轻的音乐爱好者,并邀请我们欣赏他即将在11月14日与中国爱乐乐团和马友友合作的音乐会,正在为这场音乐会门票问题发愁的我们当然欣然接受。

在离开北京电视台之后我们谈及此事,我们都调侃说余隆真是“少见多怪”,平日身边的同龄人中古典音乐爱好者不在少数,只是大家很难得能接触到余隆,才使得他今天这么惊讶,看来以后大家在演出场所再碰到他,可以大胆地去“追星”了。

余隆剪影

平时因为经常去看演出,能时不时碰到他,但总是擦身而过。今天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余隆,感觉很好。余隆语言诙谐、幽默,面对创作上的一些问题,直言不讳,非常认真地回答,很真性情。非常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面对不太了解古典音乐专业知识的观众,他也会很耐性地解释。工作上很严谨,但工作之外却很随和,很亲切,很能侃。

而且余隆对年轻人非常关注,笑称“跟自己女儿交流时,很落后。”他对年轻人的成长很重视,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乐迷如此关注、喜欢古典音乐,感到很兴奋。他认为年轻人会为这个行业、这个工作带来很多创意及想法。

王依伦 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