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大院校联手上大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秋时节的10月21日至11月14日,第三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即将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序幕。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将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共同带来15场各具特色的演出。其中中国院对民间传统音乐的光大、西安院对地域文化的发掘、武汉院对编钟的传承、中央院70年的积淀,将使到场观众开拓眼界体验博大。
8月22日,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办《浪漫与幻想》室内乐。大提琴家朱亦兵、孙晓其与中外音乐家共同演绎了韦伯的长笛三重奏、德沃夏克的钢琴三重奏、舒曼的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把课堂拓展到舞台,是他们培养学生的途径,师生同台是他们的传统。同时在京城北城罕见的室内乐演出,突破了长安街沿线的演出中轴,跨出了四环线,为北城的小剧场音乐会创建了一个新据点。
陈雄/摄
【中国音乐学院关键词】:传统乐种
“在中国音乐学院,学生们应该了解、学习、掌握更多传统民间音乐,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为我们的名字是中国。”中国音乐学院赵塔里木院长曾多次表达过此办学理念。在此次即将亮相的“春华秋实”中,二弦、椰胡、秦琴、小扬琴将亮相“浪淘沙――中国传统民间乐种经典”,这些几近消失的古老器乐“复活”,得益于中国音乐学院近半年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中国传统民间乐种。据记者了解,中国音乐学院的这门课程实行开放式办学,除加强音乐史、音乐理论的学习之外,还邀请江南丝竹、潮州音乐、广东汉乐的民间艺人轮流走进课堂,当堂示范讲解,一上就是一个多月。这些带着泥土芳香的课程在学生中反响强烈,一些年轻的老师也前来听课学习,弥补这项“空白”。
虽然此前中国音乐学院也会经常邀请非遗传人走进校园讲学,但是与正式开设课程相比,显然失于长期性和规范性。这门新课程的设立示范效应初显――不仅在年轻的学子心中点燃传统音乐的火种,而且带动了相关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理论建设等工作,使这门课程更加立体和丰满。除已经进入课程的传统乐种之外,东北、华南、西北等地的传统音乐也将陆续引入。
【西安音乐学院关键词】:古乐新唱
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一所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明确了“特色发展、高地建设、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而特色这盘“菜”,西安鼓乐、汉唐音乐、丝路音乐、长安乐派、陕北民歌等西北大餐。这些课程的研究虽然早已开展,但是在近两年得到了强力的推动。
以刚刚在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作为重头演出推出的“来自大唐的声影”为例,可谓大唐乐舞在中国的复活之作。为了这场演出,赵季平亲自从台湾请来了唐朝宫廷音乐的惟一传人刘凤学,多次前往西安音乐学院讲学、排演,这位80多岁的台湾老人毫无保留地拿出了一生的积累传授给学生,还准备将所有的图书、乐谱资料捐给学院图书馆。此次进京,西安音乐学院带来的是基于西安鼓乐创作出的经典曲目,以富于时代感的旋律演绎鼓乐神韵。据该院民乐系主任程天健透露,演出之前,完整呈现西安鼓乐全貌的演示将在国家大剧院花瓣厅举行,为观众揭开“西安鼓乐”的神秘面纱。
【武汉音乐学院关键词】:编钟与超大乐团
武汉音乐学院总是与“编钟”这个词紧密联系,编钟复制、考古发掘和不同类型的演出,是武汉音乐学院多年的“和弦”。这次来京,也当然少不了被誉为青铜之王、百器之尊的“楚曾百钟”。
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胡志平透露,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是根据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研制而成,约40件,总长达6.5米、高2.7米,最大的一鼎重达200余斤,最小的一鼎也有8到10斤。而与其共同演绎“金石丝竹、八音和鸣”的是指挥彭家鹏棒下的武汉音乐学院中乐团。这支由100余人组成的中乐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族管弦乐团。该团此前虽然已经多次走出国门却从来没有在首都舞台上露面。在这难得的机会中,乐团将奉上《我的祖国》、《难忘的泼水节》、《瑶族舞曲》的“编钟”版本。
【中央音乐学院关键词】:明星教师
今年恰逢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庆贺”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主旋律。所有的演出、活动都是围绕此展开。此次“春华秋实”也不例外。“我们学校的历史不仅仅是学生创造的,更饱含几代教师的心血,要在建院70周年之际显示出我们的历史。”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菟怠!鞍盐颐堑男G彀岬秸飧龃笪杼ㄉ侠础!
在该院的两场演出中,云集了歌唱家张立萍和张建一、小提琴家薛伟和徐惟聆、唢呐演奏家石海彬、琵琶演奏家章红艳、钢琴演奏家居觐和邹翔,指挥有校友李心草、张艺,为他们协奏的是胡咏言率领的中央音乐学院EOS交响乐团,简直是一场“大腕“的集结。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介绍,“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于2008年推出,今年已是第三届,旨在为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师生提供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及艺术创新的实践平台,挖掘艺术新星,促进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前两届“春华秋实”展演周,观众人数达50000人次之多。今年,围绕各场演出,将举行公开观摩、艺术讲座、演出等一系列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本报记者 刁艳
“希望杯”钢琴赛事金秋举行
从4岁的幼童到93岁的老人,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被吸引着同来参赛;从创办之初的1992年开始,周光仁、鲍蕙荞、周铭孙、黄莹、唐重庆等院校重量级人物始终鼎力支持;18年来,“希望杯”走出了王羽佳、谭晓棠、王天阳等钢琴才俊……。9月30日至10月7日,第十届“希望杯”将在众人的期待下举行。
从希望杯创办伊始,钢琴家周光仁先生即担任大赛总顾问。每一次比赛,她都到现场聆听几位选手的演奏。“一是现场点评的环节非常好,我们比赛不是为得一个奖,还是要沟通、提高。同时让人非常高兴的是,大赛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充满了生命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给人希望的比赛。”而多次担任大赛评委的钢琴家鲍蕙荞女士也直言希望杯“不是一个为了赚钱的比赛”。“相比那些动辄两三千元报名费的比赛,低廉的报名费让更多的人前来参赛,专业的评审和划分细致的分组让不同水平的人群都能参赛。这为大赛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希望杯”钢琴比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钢琴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唐重庆任历届大赛评委会主任。大赛将分为钢琴艺术节和钢琴比赛两个环节,在先期举行的钢琴艺术节中表现优异的选手将进入钢琴比赛。在前9届比赛中,共有8153名选手参与,近几届参赛人数每次都能稳定在千人左右。本报记者 刁艳
内蒙古学生喜爱选修合唱课
本报讯(记者 刁艳)“我们音乐学院有本科生800余人,近400人选择合唱团作为艺术实践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德钢告诉记者。在日前落幕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合唱团一鸣惊人,以优美的和声、浓郁的民族风韵引来中外代表的关注,并特意被大会组委会邀请在会议期间加演一场,成为惟一获此待遇的音乐团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合唱团创建于2003年,由汉、蒙、达斡尔等民族的50余名学生组成,擅长演唱蒙古风格的无伴奏合唱及中外合唱名曲。合唱团精道的演绎和深厚的功底成为内蒙无伴奏合唱的一个品牌。
内蒙古师大音乐学院要求学生每年参加一定数量的演出,并与内蒙歌剧舞剧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可长期使用排练厅进行各种演出排练。让学生更多登上社会舞台。
虔诚的奏响“高原赞歌”
暑期,在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上,一群兴奋的年轻人在不断地赞叹着“美!棒极了!”这群年轻人是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乐团的青年演奏家。带队老师朱亦兵说,这是他们大提琴乐团组建以来第一次进藏,只是为在奏响他们心中的“高原赞歌”。
蓝天白云、绿野牛羊、壮美的布达拉宫、热情的藏族同胞......这一切仿佛早已召唤着大提琴家朱亦兵和他所带领的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乐团的年轻人。演出日期临近,可邀请他们赴藏的申请文件还停留在有关部门,大家都非常着急。终于就在临近演出四天前,传来了确认的好消息。乐手杨一晨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带着紧张而激动地心情踏上了赴演出的旅途,尽管历经波折,但我们每一位年轻音乐人的内心都渴望着把我们亲手演绎的大提琴重奏音乐带入雪域高原。”
赴藏旅途的第二天,火车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攀爬,这个季节里,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80%。所有的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带上火车的游戏机、扑克牌、笔记本电脑都成了累赘,几小时前还说笑的年轻人们一下子都倒下了。此次赴拉萨的室内乐演出,高原反应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终于站在了音乐厅的舞台上,台下座无虚席。
上半场是大提琴六重奏,他们以精彩的“威廉退尔序曲”,在海拔3300米高原拉开了《高原赞歌》的音乐会序幕。朱亦兵大口喘息着说:“我们是平原来的人,从各位朋友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共鸣。我们来,就是来完成一个我作为一个教师的心愿,感受世间最宝贵的――情感、精神、信仰和文化。”
观众席上许多藏族同胞是第一次听室内音乐会,听着听着他们似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音乐中,表情质朴而专注,生怕漏掉了任何一个音符。
下半场,朱亦兵邀请了他的藏族学生卓玛次仁与大家同台演奏大提琴八重奏“红楼梦组曲”。几年前卓玛是第一位从来到中央音乐学院跟随朱亦兵教授学提琴的藏族姑娘。时隔数年卓玛与老师在拉萨的舞台上相会,用音乐搭起的桥梁,穿越了地域与民族。刘笑梅 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