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设数学问题情景促有效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设数学问题情景促有效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要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辅导孩子学习的内容应该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才容易激起学习热情,使孩子们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再经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我们从孩子参与学习的心理来看,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和情景,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和思维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它对于孩子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研究学习结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 兴趣 游戏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05-01

一、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操作、交流,让他们从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因此,为学生创造生动具体的问题情景,对于学生的主动探究是何其重要。

二、常见形式

1.从读懂教材,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

立足教材,读懂教材,明确编写者的意图,颂悟其中的精髓,是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前提和基础。

2.从生活中,创设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景,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

(2)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景。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景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景素材作为课堂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创设了“买校服”这一现实问题情境:学校一年级学生购买校服,上衣每件45元,裤子每条35元,买5套校服应付多少元钱?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45+35)×5=45×5+35×5这一等式,感知乘法分配率的存在,同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从身临其境中创设问题情景

只有入境,才能生情。让学生溶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我们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实际情景,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我当司机,让学生做乘客,先上来5个学生。汽车开动,我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人?(5)个。高新路到了,停车,又上来几个阿姨,汽车再开动,我问又上来几个人?(8个),现在汽车上一共有几个人?(13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4个学生,我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人?(9个)。这样抽象出算式5+8-4=9。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了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探索新知,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4.从游戏中创设问题情景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活动。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或巩固数学知识。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如在教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后,我和学生一起玩猜数游戏。

师:老师心里想了一个两位数,你们来猜猜看。

生:23。

师:不对,太小了。

生:90。

师:不对,太大了。

……

然后学生四人一组玩猜数游戏。

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能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充满情趣。同时,数学游戏带来的欢乐,也成为了学生喜欢研究数学的巨大动力。

5.从关注学生,创设有序的数学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关注学生,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创设有梯度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创设了“数青蛙”到青蛙生活的池塘(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再到整个池塘青蛙的总只数的情境,在整个情境串中,让学生经历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全过程,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整堂课浑然一体。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一方面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又让其感觉到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激起他们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

2.要考虑情境对问题的指向性和暗示性

教师创没的情境必须有利于诱发学生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避免枝节横生,出现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毫无关联的问题,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希望学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

3.联系生活要贴切自然,避免学生的认知偏差

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事实的。如果教师忽视数学问题的本质而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只能为学生提供错误信息,导致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倒数时这样导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面是可以倒过来的。比如,人可以用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杯口朝下放在桌子上………”结果导致学生误以为“8的倒数还是8,9的倒数是6”。

4.口情境内容应简单明了,不能拖泥带水

数学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它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有的教师创设情境时,考虑问题过于“周全”,创设的情境内容完整、生动有趣,但耗费时间太长,迟迟不能切入主题,结果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其实,只要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言两语的情境未必不是一个好情境.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需要和兴趣,就要创设出有关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知冲突,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生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小学数学教学论》

[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