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传佛教度母崇拜源流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群地位尊崇而广受诸宗派僧俗崇奉的菩萨 ,她们是佛陀的女性化身,被尊奉为众佛之母,是藏传佛教地区最流行、最重要的神o之一,这群菩萨就是度母。本文通过度母崇拜的起源、度母的法相、度母崇拜的本尊绿度母和白度母、度母的供奉以及度母崇拜盛行原因的阐述,对藏传佛教中度母崇拜的源流作了探析。
[关键词]藏传佛教;度母崇拜;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B9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73-02
一、度母崇拜的起源
度母是“圣救度佛母”的略称,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本尊之一,又称之为多罗菩萨,或多罗观音,是梵语的汉译。度母崇拜源于古印度,根据《度母本源记》记载,观世音菩萨观察六道众生,发现未被救度的众生仍很多,心生忧闷,伤心流泪,泪珠滴落,化作莲花,从莲花中生出身色各异的度母,纷纷对观世音菩萨立誓,表示要协助她共行救度众生之伟业。度母崇拜在其发源地印度十分盛行,是当地信徒虔信的主要神o之一。度母崇拜于公元7世纪传入。据《王统记》等史籍记载,当时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从尼泊尔迎娶了赤尊公主,从唐朝迎娶了文成公主,虽然当时地区盛行的是原始苯教,但是从佛教之风盛行的尼泊尔和唐朝来的两位公主带来了一批佛像,其中赤尊公主带来了一尊檀香度母雕像,这可能是传入的最早度母像,度母传入后很快被具有信仰或敬拜女性文化的藏族人民所接纳,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因此分别被当时的藏人奉为绿度母和白度母的化身。松赞干布为供奉度母,在藏区建造了明月度母神殿、莲花度母神殿、隆塘度母经堂等,专门供祭度母,从此,度母和藏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度母崇拜传入藏区后,在整个前弘期7~9世纪至阿底峡(982~1054)入藏前,并未在藏区广泛传播并盛行。阿底峡是印度著名高僧,于1042年入藏弘扬佛教。阿底峡大力提倡崇拜度母,撰写了多部关于度母的著作,内容囊括绿度母和白度母的颂诗、唤请、济世方法等。由于阿底峡的不懈努力,11世纪下半叶,地区对度母的崇拜达到了高潮。本地的翻译家达玛札、仁钦札、吉赞波等翻译了《救度佛母二十一礼赞》、《为一切如来之母――度母的一切作用之源的怛特罗》等关于度母的经文,进一步促进了度母崇拜在藏区的发展和盛行。至14世纪《红史》问世时,度母已毋容置疑地以藏民族始祖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后弘期发展起来的主要教派,如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虽各自都有本派信奉的本尊神o,却无一例外地认为自己是阿底峡的直系传人,皆虔诚地信奉度母,将其称作本教派的保护神,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藏族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二、度母的法相
藏传佛教的度母,依身色、标帜、姿态、职司、密法心咒和德能的不同有21种法相,她们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分别为聂瓦巴姆:即奋迅度母、绿度母,为度母之首;绰瓦嘎玛:威猛白度母;色朵坚玛:金色度母;祖多南迦玛:顶髻尊胜度母;酥槁辏艘暨尺宥饶福痪玫に杉温辏菏と界度母;贤绛玛:镇彼敌度母;都达绛玛:镇魔度母;贡确松巧玛:供奉三宝度母;都旺底玛:摄魔度母;彭巴贡赛玛:解贫度母;美黛巴玛:烈焰度母;绰聂坚玛:忿怒度母,又称咨眉度母;哲金玛:救饥度母;希瓦钦姆:大寂静度母;仁乃贡赛玛:消疫度母;欧珠贡作玛:赐成就度母;都赛玛:滁毒度母;杜俄贡赛玛:除厄度母;柔巴俗柯辏好餍俗侄饶福痪玫に稍悸辏赫鸷橙界度母。
藏传佛教信仰中,度母为诸佛菩萨之母,这里的“母”并不是指人,而是喻指佛菩萨的智慧。因为人世间母亲的功德最大,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以藏传佛教拿她比喻智慧,能生诸佛。如《大品般若经》卷16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度母形象多为寂静之善相,而且都是女性形象。《造像量度经》规定度母形象为“其像作十六岁童女相”,“面形如芝麻”,“衣服庄严同菩萨像”。所以,度母的女性特征十分明显,宽胸圆乳,细腰软腹,身体多呈三折枝式。度母曼妙多姿的女性特征不仅丰富了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形式,同时也极大地增添了藏传佛教的神秘色彩。度母除具有共同的女性特征外,还各有显示其自身功德和智慧的特殊姿态和标识,其形象特征也都具有一定的宗教寓意,只有那些真言是“嗡,达列、度达列、度列、梭哈”的女神可称为度母。度母分为绿、白、黄、蓝、红五种身色,发冠上饰有不空成就、阿闪佛等五禅那佛的小肖像,以标明其所属的禅那佛系之身份。不同形象的度母分别具有1~12个面孔、2~24个臂膀。最基本的形式是左手持青莲花,右手结施愿印。如前所述,由观世音菩萨化现而来的度母共有21种,有 21 个法相,即二十一度母,她们各有自己的职司和密法心咒。
藏民族认为,二十一度母能救度狮子、大象、毒蛇、敌人、盗贼、镣铐、火水所致的16种灾难和恐惧。《佛母至尊度母佛法历史玉叶乐园》载,二十一度母能救度怨敌、狮子、大象、火、毒蛇、盗贼、牢狱、海浪或水、食肉或非人,麻疯病、死神、贫困、亲眷分离、国王惩罚、霹雳、事务衰萎所致的 16 种灾难恐怖,除此之外,在顺境中还可增加顺缘、增长福寿,对众生有情,利益甚大,被尊为世间生死轮回中拯救一切众生的度脱之母与诸佛所有事业的担负者或佛母。
三、度母崇拜的本尊――绿度母和白度母
绿度母和白度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也是最受广泛崇奉的两尊度母,是度母崇拜的本尊。
绿度母又称救八难度母,藏语称为“卓江”,是二十一度母之主尊。藏民族认为绿度母是唐代文成公主的化身,因度母全身呈翠绿色,所以称绿度母。绿度母的法相一般为慈容,半跏趺(左腿单盘,右腿向下舒展)坐于莲花座上,头戴玉佛宝冠,上身飘幡为衣,下身着内长外短重裙,颈挂格珠两串,双手持花枝,以示慈悲。戴耳环、手钏、肘钏、手镯等装饰,以示庄严。藏传佛教密宗认为,绿度母有广大的慈悲心,加持力伟大而迅速,有大无畏的勇气和精神,可救济狮难、象难、火难、蛇难、水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即鬼魔所制造的灾难)八难。绿度母咒也是二十一度母之根本咒,包括一切功德,故修持绿度母本尊者甚多。
白度母,藏语称“卓嘎”,即赐成就度母,又称如意轮度母,因身色洁白美丽而得名,又因在面、手、脚共具七目,又称“七眼佛母”。白度母与长寿佛、顶髻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深受崇奉。同时,藏民族认为白度母是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化身。白度母的法相一般为头戴花蔓冠,乌发挽髻,面目端庄慈和。与绿度母不同的是,白度母面部具有三眼,双手心、双脚掌心各具一目,额上之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尽虚空界无有障碍;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凡被其观者尽得解脱。白度母全身宝珠璎珞,细腰丰乳如16岁妙龄少女,双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上。右手持花置膝施接引印,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捻乌巴拉花。花分三朵,一朵含苞待放,一朵半开,一朵全开,三朵表示“三宝”。修持白度母,能增长寿命及福慧,断轮回之根,免除一切魔障、瘟疫、病苦,凡有所求无不如愿。
四、度母的供奉
度母以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成就一切事业、圆满一切心愿之巨大魅力,赢得了藏民族的敬奉和膜拜,是藏族地区僧俗大众信奉的主要神灵,与观世音菩萨、莲花生大师被藏民族同奉为“世间三殊胜之神”,因此从家庭到寺院,处处弥漫着度母崇拜和供奉的气息。为度母举行的供养、呗赞等仪轨是藏传佛教寺院里度母崇拜的主要形式。在纷繁多样的度母教法仪轨中,普遍奉行的主要有“度母会供仪轨”,是大多数寺院举行的固定仪轨,尤其在藏历每月初八,都要举行隆重的“度母会供仪轨”,专门供奉“度母四曼陀罗”,供养度母。在农村和牧区,广大农牧民祈求、供养度母的方式则与寺院、道场不同,有各自的仪轨,除了在固定的节日举行供养、诵经仪式外,在举行大型活动之前,村民们都要会集在村里的“嘛尼康”,煨桑熏香,集体诵念《救度佛母二十一度母礼赞经》和《大白伞盖佛母经》等,目的是希望得到度母、佛母的加持和护佑,以使众生事事如愿以偿。
五、度母崇拜盛行的原因
度母崇拜在地区盛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度母形象典雅端庄而又仁慈祥和,在佛教密宗的万神殿中到处充斥着面目狰狞、形象丑陋的凶神的情况下,度母特立独行,更具亲和力。人们不是怀着敬畏的心情仰视她,而是乐于亲近,进而崇拜、供奉她。第二,度母的主要济世方法,是以她无边的慈爱和神通保护、救度众生。最初是救度落难的人们,从八难、十六难进而是一切魔障、业障、病困等苦难,最后发展为可满足虔诚信徒们的一切心愿,直至将他们送往极乐世界。这对灾难深重而又贫苦无告的藏区民众来说,不啻是一大福音,人们自然而然地向她寻求救助、护佑,将其视作救星以及精神上的寄托。第三,度母堪称平民之神,崇拜形式简单、朴素,信徒只需呼唤她的名号、念诵她的真言便会灵验。这为信奉她的广大信徒带来极大的方便。第四,度母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现的,又具有至高的地位、无上的权力和神通,使为数众多的女信徒倍感亲切,这对苦难深重的广大底层妇女具有巨大的号召力。第五,由于度母在藏区广受尊崇和爱戴,使她最终成为传说中的藏民族的始祖,反过来她又以慈母的形象救度众生,使她进一步受到各阶层的一致欢迎,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许德存.藏传佛教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2]东噶•洛桑赤烈着.论政教合一制度[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4.
[3]李南.道教与密教中的女性崇拜[J].南亚研究,1998,(1).
[4]李安宅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北京:宗教出版社,1988.
[5]唐•玄奘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