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象叙事:《红楼梦》中的风筝描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象叙事:《红楼梦》中的风筝描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部“使闺阁昭传”的叙事小说。《红楼梦》中的意象叙事手法众多,这一手法的运用对于深化主题、刻画人物、烘托环境、推进情节发展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对《红楼梦中的风筝意象进行解析,看曹雪芹如何艺术性地显示出风筝的潜在意义和独特功能。

意象乃是指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意象的根本特质在于它除了向人们提供听觉、视觉和感觉等艺术效果之外,更显示其潜在的意义和功能。作为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易-系辞上》日:“圣人立象以尽意。”即视“象”为“意”的载体,“意”可以借助“象”来表达其意义,因此,“象”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刘勰《文心雕龙・深思》篇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将“意”“象”二字并称,然而刘勰所谓的“意象”并不是中国文论史后期所说的“意象”,或西方所说的“image”含义,很多学人不学不察,一直认为现代所谓的“意象”是刘勰正式提出、司空图继之。对此,钱锺书先生早有驳论,他认为“刘勰用‘意象’二字,为行文故,即是‘意’的偶词,不比我们所谓‘image’,广义得多”,“盖古文人借承《易经》用语,而非哲学家之精思析理,所谓‘意象’每即是‘意’,明人方以‘意象’为‘意’+‘象”’。明乎此,我们即可知道明清文学的主流小说、戏曲中何以会出现大量的意象叙事。

就风筝描写来看,明清小说、戏曲中的例子亦复不少。如明代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古今小说》第二十卷《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明代苏复之传奇《金印记》卷二第十二出、明代阮大铖传奇《春灯谜》第十二出都写到了风筝或断线的风筝等,但是,它们所蕴含的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基本上是借风筝比喻人物的一去不返,或借指对已逝人、事、物的深情怀念。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的《风筝误》则是将意象化入戏曲的优秀之作,其剧名即以“风筝”命名,冠以“误”字,意在传达错点鸳鸯之意。《风筝误》中“风筝”出现了79次,全剧实由“风筝”起,通过“题诗风筝”“线断误落”“和诗风筝”,使得“风筝”这一意象作为韩、詹二人传情达意的工具。可以认为,“风筝”是李渔贯穿始终、结构全剧情节的重要线索和具象,可以看作是李渔对“风筝”意象的独特创造。

现代以风筝描写作为意象叙事的作品亦复不少,著名的如鲁迅写于1925年的散文《风筝》,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风筝”意象而早在1929年就被收入《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近几十年来一直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用英文写作的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也是小说的一个线索,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追寻“风筝”,也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我们知道,作为具象的风筝要飞上天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二是风筝都需要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落下来。正是由于风筝具有这些“象”,高明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将“意”嵌入其中,使得风筝装载着艺术家所要传达而又颇为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认识象外之象、意外之意乃至味外之味的鉴赏能力,才有可能不辜负艺术家的苦心孤诣,才有可能挖掘出作品的审美价值。曹雪芹替小说中的人物作诗是“按头制帽”,他安排人物放风筝也是根据人物的个性不同而各不相同。

《红楼梦》一书写到风筝者有17处之多,单是第七十回中,作者就用了1600多字写众人放风筝的情况。书写正当黛玉、宝玉、宝钗、宝琴、探春、湘云、李纨等人写诗填词处于高潮时,“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下文写道:

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他来。”……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她送过去罢。”

不难看出,丫鬟们只顾高兴,就要把那别人的大蝴蝶风筝拿来玩儿。宝玉却认为应该送还给人家,不应据为己有。对此,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她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紫鹃的爽直口快以及与主子宝二爷之间较少尊卑高下、不无和谐平等的情况跃然纸上――风筝意象叙事显示人物个性的功能就凸显了出来。孰料又杀出来个贾探春和林黛玉:

探春道:“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这段话告诉我们,捡拾人家放走的风筝是忌讳的,放风筝也含有放晦气的用意在内。“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林黛玉认为放风筝就是放晦气,无非是希望自己身体好起来。下文也多次写到了放风筝就是放晦气。这虽然是一种封建迷信意识,不足为训,但它真实地反映出了雍正、乾隆时放风筝的风俗习惯和世人心理,作者正是借风筝描写扩大了小说的艺术容量。

小说还写黛玉放走了风筝,宝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说:

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走,教他两个作伴儿罢。

宝玉对黛玉孤独寂寞的关怀,对黛玉的痴情,岂非昭然?前人如此评说:“咏柳絮,已有漂泊之象;放风筝,更敷星散之机。伤哉!”这样的叙事正好写出了爱在内闱厮混的宝玉钟情“美人”的个性特点,含蓄而巧妙地点出他爱护女儿的惯常心态,担心黛玉的风筝无人陪伴而孤单寂寞,就让他的风筝去追随黛玉的,这除了暗示了他对黛玉的深厚情谊之外,是否还隐喻宝黛二人爱情即将如风筝一样飘零无期、没有着落呢?其实,黛玉先是丧母,继而失父而寄身贾府,不正是一只断线的风筝飘零他方吗?

值得指出的是,曹雪芹在风筝这一意象叙事之中,能够委婉而巧妙地隐喻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宝钗的风筝是“一连七个大雁”,七是奇数,寓落单之义,隐喻她婚后独守空房,最后结局只能是寡居终身,有如她的独雁风筝一样凄苦无依。雁属鸟类多为一夫一妻制,甚至是终身一侣,配偶一死另一不再寻找伴侣,所以古代纳采议婚即用雁。《红楼梦》写宝钗的风筝“一连七个大雁”,是否还有象征宝钗在宝玉出家之后立誓守节、终身如孤雁一般的意蕴呢?联系判词“金簪雪里埋”来考察,我们这样判断大约不是臆测。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惜墨如金,但是,他在塑造重要人物探春的形象方面却是浓墨重彩,他第一次使用“风筝”一词就给予了探春。第五回写探春的配画和判词是: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实际是暗示探春的结局要漂洋过海,像风筝断线一样游荡漂泊,远离家乡故人。为什么是两人放风筝呢?这也大有深意。我们知道,探春虽是贾府三小姐,但不是嫡出,即不是王夫人所生,而是庶出,即赵姨娘所生。探春对自己的出身十分气愤而又无奈,她连亲娘赵姨娘也不叫,对舅舅赵国基十分反感,而当众宣称自己的亲娘是王夫人。对探春而言,操纵她命运的实际上是王夫人和赵姨娘二人,因此,画上就画着两人放风筝。尴尬的身份使得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犹如风筝起飞必须借助风的帮助一样。“清明涕送江边望”,正是暗示她在清明的那一天被嫁到海外去了。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写探春作的谜面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其谜底是风筝,此谜是以断线风筝暗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远嫁不归,这与判词、配画的隐喻完全一致。第七十回写道: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断线的风筝,其实就是探春命运的象征。探春的风筝是凤凰,结局是海外王妃,“飘飘摇摇”的风筝正是“游丝一断浑无力”“千里东风一梦遥”的具象化。《红楼梦》多使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法,从第五回的判词配画到第二十二回的灯谜再到第七十回的放风筝,胸有成竹的曹雪芹借风筝描写最大限度地深化了小说的叙事技巧,补充了单一叙事的不足,使得探春的悲剧命运一步步推进,形象越来越丰满和立体化,风筝构成了探春命运的象征系统。

风筝意象正是《红楼梦》中的众多意象之一。笔者非常同意台湾著名红学家李辰冬先生的如下判断:“一部《红楼梦》从头到尾,每句言辞所引起我们的,都是一种意象或情感,绝无意念;即令作者的思想表现,也使我们不觉其为意念,而是一种意象。”

参考文献

[1]敏泽.与钱先生交往回忆之一[J].钱锺书研究集刊,2000(2).

[2]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737.

[3]李辰冬.李辰冬古典小说研究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