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减负增效”作业新模式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减轻小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已经成为广大教育界有识之士和管理部门的共同追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落实作业减负增效?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质”上下工夫,在“量”上做文章。作业布置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作业评价该如何发挥教育功能?我们觉得,突破口在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让每个学生做对他来说需要练习的习题和题量,即改原来布置“统一量”作业为现在推荐“自定量”作业(见图1):养成自主“习得”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作业的自我管理。这两个问题也成为了我们探索作业减负增效新模式的起点。
从课题刚起步时一位教师的摸索研,究,逐步扩展至几位教师,直至现在全组教师的广泛参与,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反思,我们逐步完善了相关措施、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初步形成“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的作业模式。
作业新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主要抓实两项措施,助推模式研究进程。
措施一:作业采用“推荐――自选”制。
将作业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两大部分。
规定题:配合本教时学习内容,注重基础学力培养,这部分练习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以确保质量达标。
自选题:题目按学生的不同层次合理配置,分为A、B两组。
A组题:配合本教时学习内容,按困难生所需巩固练习的题量安排。
B组题:具有一定综合性,增加思维训练力度。每次配备不超过3题。
这样,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法,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组题及题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一开始不适应“推荐”作业,难免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只做自选的A组题,不做自选的B组题,这就需要教师保持平常心态等待启发学生该怎样做的最佳机会,并予以引导。如“推荐”作业实行第一周,最初的5次作业,全班44位学生只有成绩优秀的1位做了2道B组题。老师并未责怪没做的同学,而是耐心关注学生作业情况的变化。在第8次作业批改中,发现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做了一道B组题,但解答错误,老师立即利用练习课时间引导学生:“今天班级中有一位同学选做了一道B组题,但是做错了。”这时大家都以为这个同学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老师接着却说:“虽然这位同学题目做错了,但这位同学却给了老师一个信息――他很想做B组题,他需要老师的帮助。像这样的同学,老师一定会帮助他!”这样,不仅提高了这位同学的积极性,而且消除了其他学生的顾虑。此后班级中,爱动脑筋选做B组题的学生逐步增多。
自选的B组题除了从教材或练习册的习题中选取,还来自于学校开展的“好题设计”资源库(逐步建立B组题题库)。题库的建立,一方面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熟悉学生。教师还能通过A、B组习题间的调整配置,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从而使作业的调控更具有动态性(见图2)。
措施二:作业本添加“情况记录表”。我们以“作业情况记录表”方式替代以往习惯采用的评分(百分制或等第制)形式。在学生自己作业本的第一页添加该表(由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
教师要求学生每次填写表中日期、次数、题数三个项目,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填写作业情况的其他各栏。解题正确,在“全对”栏中打“√”,如有解答错误则空着,按时订正正确后打上“√”。如果没有及时订正,待订正后打上“\”。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端正,在“全对”栏中写“好”。
一道题用了几种解法,则在“创见”栏中写上几,有创造性的解法在本栏中打“”。
“备注”一栏教师填写指导性、鼓励性批语或提出再思考的问题等。
“记录表”形式的评价方法,促进了作业评价方式的变化,使评价更注重“过程”。主要体现在――
评价内容的整体化。作业评价采用记录表形式,将分散的作业信息集中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能清晰地了解整个阶段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使评价更注重整体性。
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借助记录表的登记信息,教师既可知道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能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等,使作业的反馈功能更具显性化。
评价标准的差异化。记录表中专设“创见”和“备注”栏目,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因人而异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鼓励和表扬的机会,使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更为凸显。
“记录表”的使用不仅让教师避免了空洞的说教,通过第一手数据资料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及时表扬和个别辅导,而且也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现状一目了然,以便第一时间配合教师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更让学生从表格记录中学会自我教育和管理。
作业新模式的效果与反响
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养成。
得到家长的肯定。经对参加实验的258名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认为现在数学作业的负担比以前显著减轻的占85.3%,较减轻的占14.7%;认为现行作业模式很好的占88.0%,较好的占12.0%。
点评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原校长、特级校长 金建中
本案例直接面对“作业的减负增效”这一焦点问题,在扎实行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之路。这种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值得赞赏。
作业“推荐――自选”模式与传统的作业形态和评价方式有了看似渐变却是突破性的改变。作业由原先布置的“统一量”转化为推荐“自定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题和量,这为“减负”,更为教学“服务学生成长”创造了条件。
减负还须增效,这是问题的关键。为了保证推荐题的质量,学校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建立了“题库”,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引导教师提高“有效调控”的专业能力和质量保障措施。学校设计的“作业情况记录表”由师生共同填写,操作简单,内涵丰富,很有创意。它的使用不仅使抽象的“分数”评价变得具体而具激励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自主”习得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作业的自我管理。这一行动研究成果,值得品味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