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对青年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采取的措施有: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制度建设与规范、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校园活动设计与开展、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修身设计与引导、专业成才与成人成才、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96-2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代表了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新方向,那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如何在教育中真正得以体现?这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按照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智能和技能的提高,更多的应从学生的人文教育出发,让有形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无形的人文教育(潜在教育)相结合,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基点,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用人文教学生求善,用科学教学生求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共同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青年大学生。
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含义的界定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cio,英文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翻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和使用“科学”二字。1896年,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多次使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人文,中国古代有“教化”与“生成”之意;在中国古代“人文”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今天的人文主要指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人生态度。
三、高校辅导员实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必然性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要树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保证我国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德育人性化这一理念的核心体现。
(二)新时期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象是人,教育工作中的互动因素和工作成果的都体现为人,我们的“产品”就是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培养的“人”是优秀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人。我们的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所以说,教育的事业就是实实在在“以人为本”的事业,是育人的事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三)国家未来发展与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的大学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服务和育人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
四、辅导员运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教育管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具体体现在工作中,
(二)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教育管理。为了激励学生参与管理,辅导员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有效激励机制,通过班级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措施,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实施和实现提供机制保障。然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关键是要问自己:“为什么制定相关制度”?这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总之,没有制度的教育管理是无源之水,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制度同时辅助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而制度的规范性决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和成效性,作为辅导员应研究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系,从而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好务。
(三)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的教育管理。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培养人,相反,没有和谐氛围的环境,没有人文的环境,没有科学气息的环境是不能成为大学的,也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的,可见环境的建设与布置对一所大学的育人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环境与人的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环境,环境建设应从学生的寝室,学生的课堂,学生实验室,学生实践基地,学校学生的活动场所等地方,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意义上设计教育管理学生的环境建设主题,使学生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接受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育,这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法制教育,以此形成交叉式的育人环境。
(四)高水平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教育管理。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建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应求精不求多,保证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多举办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反应新时期大学生风采的、有品味的、能达到育人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体验成功,真正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载体。
(五)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相统一的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是学生锻炼自我的平台,是检验知识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长的更快,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观。大学作为育人的殿堂,只有着重实践才能使学生更早更快成才,这就要求辅导员充分从学生的角度的出发,以学生专业为立足点,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性与创新性较强的比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被提倡的教育大背景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时代对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下,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就是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维护其尊严,满足其需求,激发其动机,引导其行为,发挥其潜能,促进其成才,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今后努力开展学生工作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健.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3]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朱正昌主.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杨勇,许爱,刘红旗.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J].新西部,2007,(18):191.
[6]徐静.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作者简介:温暖(1981-),女,汉族,吉林榆树人,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齐丹(1979-),女,蒙古族,吉林白城人,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