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的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的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朗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将书面语言转化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通过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朗读在语文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更加突出。而对于小学生,朗读是最有效的一种阅读训练形式。书声琅琅的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成功的课堂。

一、示范领路,模仿入门

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模仿的样板,而且可以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示范朗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示范朗读的积极作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有感情地读,而不应该唱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情达意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朗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文教师的素养。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有跃跃欲试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在朗读时应该发挥的领头羊作用,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花样繁多的朗读形式,如朗读能力强的教师可以范读、朗读,能力欠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读、跟老师赛读、齐读、小组赛读、指名朗读、自由朗读……每天,在书声琅琅的良好读书氛围当中成长起来、发展起来,学生主动学、乐学,一定会换来了高效的学习质量。

二、保证时间,有效朗读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很多。我们利用课堂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朗读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中高年级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每上一节新课前,我总要布置学生在课前要朗读课文不少于3遍。

在课堂上我又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如我在教《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想汇报。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再次举起小手,我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第二课时的小组讨论中学生表现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三、变换形式,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成不变的朗读形式会使人感到腻味。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样板,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针对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教材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诗歌、散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朗读形式进行指导。

教学中可以讲读结合,可以赛读,可以分角色读,可以借助肢体语言的表演读,也可以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课文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如黄雅芬老师讲授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在讲读描写大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段描写的景物特点后,教师自己示范表演牧民骑马的场面,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也试着表演,最后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边读文段边表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课堂灵动起来,一片欢腾。

四、真诚评价,促进发展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感情地朗读的激发,也在于教师评价语的激励。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感发展、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环节。当今语文课堂改革――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去评价学生。有时也许是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竖起有力的大拇指,这些“无声”,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才能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怎样评价学生的朗读,怎样将朗读指导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1. 教师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只要运用真诚去激励学生朗读、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学生们都能乐意地改正。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的沟通过程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2. 自己评价。“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然后,一遍比一遍读得有味,一遍比一遍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乐读、好读、会读。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但是我们得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将伴孩子终生,这也是体现我们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吧。

3. 相互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开相互评价很有必要。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听、想、评、听”四步评价方法。“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这样,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你一言,他一语,甚至是争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