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译者主体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译者主体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进行翻译时难免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含义,另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译者主体性的表现进行了探究。为了最大化的还原原文的艺术性,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翻译 译者 主体性

一、译者的主体性的含义

译者的主体性,也被称作翻译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经行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本质特征,也就是翻译的主体能够对翻译的原本进行主动的操纵以及转换,从而其本质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行为中外化。译者的主体性通常是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翻译表达心理与翻译表达能力。相对来说,译者在进行翻译操作时,会受到客体以及自身的影响,为了使翻译主体能够更加适合翻译后文化特征而表现出的一种翻译主观能动性。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通常能够体现出翻译者的艺术性以及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翻译过程由于本身的复杂性,是对译者心理以及思维活动的体现,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的翻译过程,必然包括译者对原作者以及原文的理解,通常也会带有一些译者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也会对整个理解以及翻译过程产生影响。此外,译者所处的环境、时代以及社会经济背景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1.译者对原文本的主观理解。原著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的基础,译者对原著的解读是最积极主动的,译者在对原著进行解读的过程区别于一般性的读者。译者对原著的解读是充满重塑性、关联性、评价性的。相关的研究认为,文学艺术是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艺术性是由作者来完成的,而审美性就要依靠读者去发现,只有这两种性质完美的融合,才能够创造一部好的作品。一部作品一旦出版,就会受到读者的阅读,成为审美的对象,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艺术性与审美性的完美融合,创造一个艺术的世界。所以,接受就是另一种创造,阅读也就变成了一个双向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作品进行阅读,然后理解阐释,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往往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感情、意志、想象、审美等能力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深层寓意,将作品具体化,从而再创造出一部新的作品。译者在对原文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原作品的真正写作目的。译者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读者,需要对作品负责,译者在进行原作阅读过程需要在确保原作品完整基础上发掘作品深层次的含义,这个过程充满了译者的主动性。

2.译者对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的能动选择。译者的主体性不但在对原作品理解的过程中有所体现,还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标准以及方法的使用上。译者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会积累一定的翻译经验,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翻译风格。这与译者对翻译标准的选择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译者在长期的特定文化背景条件下所形成的思想、感情、审美、气质等都会在翻译作品时得到具体的体现。译者在对与自己性格比较接近的作品进行翻译时就会将这种主体性体现的更加直接。一般会在作品的选择上有所体现,也会在翻译标准以及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体现。

3.译者对原文本文化的能动传递。本土文化也会对译者翻译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在交流的过程中,译者就好比是一方的代表,是某种文化的代表,会对从其他文化译入的作品保持一种特定的态度。译者在世界众多的文化系统中,由于会对代表的文化保持一种特定的理解,所以就会对翻译过程产生影响。一个民族所代表的文化,不但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也是一种主观的认定。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译者会对同一作品产生多种不同的解读,多种不同的态度,在进行作品翻译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译者对文化价值取向的选择能够表现在对认同上,也可以体现在对译入语文化的否定上,译者通常会选择对这种文化通过某种方式强化或者颠覆该文化意识形态的方式,达到对某种文化的选择或者否定的目的。所以,译者的文化态度对对译入语文化构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语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也不能忽视原作品的本身意义的表达,所以译者需要进行有效的选择,充分运用翻译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翻译的基础就是通过合适的方式在对原文作品的内容的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译者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译者应该把握好主体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平衡,避免冲动性创作,在保持作品完整性的同时,最大化的呈现原作品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13,(01).

[2]宁泉.文学翻译的忠实、译者主体性及文本阐释[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6).

[4]王安,邱惠林.从仆人到创造性叛逆者:论译者的主体地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3).

[5]肖菲菲,叶邵宁.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6]张文娟.从多元互补论和多元系统论谈译者的主体性[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4,(02).

作者简介:张盼盼(1990.08-),女,山西吕梁人,中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