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拓展式习题课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创新.运用“变式问题”教学,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本文以相似三角形的一道习题的变式问题为例,教师通过合理运用三个变式,两个巩固练习的设计,说明拓展式数学习题课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
【P键词】数学拓展式;习题课;变式问题;教学策略
自2016年4月起,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专家的引领下,确立了《初中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探索》的研究课题,现已全面进入实施探索阶段.
所谓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数学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过程和方法以及数学文化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活动.
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旨在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加强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兴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在提出和发现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1].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的贯彻实施,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已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拓展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从更高的层次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求.
在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创新.数学拓展式习题课不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知识点的训练,应该是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后,进一步的深化和熟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应用数学习题“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所谓“变式问题”,就是指教师通过精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或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转化[2].即教师可不断更换问题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多种环境,但应保留好对象中的实质性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
运用“变式问题”教学,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变式问题教学可以让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使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拓展和延伸,从而让学生在无穷的变化中领略数学的魅力,体会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乐趣.
分析根据已知易得ABM∽DCM,可得对应高BH与HD之比,易得MH∥AB,可得MDH∽ADB,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例式,把相关数值代入求解即可.
解答因为AB∥CD,所以ABM∽DCM,所以BHHD=ABCD=1015=23,(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因为MH∥AB,所以MDH∽ADB,所以MHAB=DHBD=35,所以MH10=35,解得MH=6.
答:点M离地面的高度MH为6m.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利用BHBD+DHBD=1是解题的关键.
此题证明三角形相似的前提条件是AB∥CD∥EF,而本题该条件的获得是依靠AB、CD、EF都与BD垂直,所以本题的条件可以放宽为AB∥CD∥EF.于是有下面的变式练习:
图2变式1如图2,F在BD上,BC、AD相交于点E,且AB∥CD∥EF,若AB=2,CD=3,则EF=.
分析利用比例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而求出BEBC=EFCD=25,求出EF即可.
解答解:因为AB∥CD∥EF,所以BFE∽BDC,AEB∽DEC.因为AB=2,CD=3,所以ABCD=BEEC=23,所以BEBC=EFCD=25,所以解得:EF=65.
故答案为:6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题目条件放宽为AB∥CD∥EF后,图形在变化的过程中,AB,CD,EF三条线段的长度在不断的变化,但三条线段BF,DF,BD之间满足关系BF+DF=BD,那么这一关系会不会导致AB,CD,EF之间产生特殊的关系呢?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了下面的变式练习2:
(1)求钢索AD和钢索BC的交点E处离地面的高度.
(2)若两电线杆的距离(CD的长度)发生变化,点E离地面的高度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解答(1)作EFCD于F,因为ACCD,BDCD,所以AC∥BD∥EF.所以DEF∽DAC,CEF∽CBD,所以EFAC=DFDC,EFBD=CFDC.所以EFAC+EFBD=DFDC+CFDC=DF+CFDC=1.因为AC=30,BD=20,所以EF30+EF20=1,解得EF=12(m).即钢索AD与钢索BC的交点E离地面的高度是12m.
(2)若两电线杆的距离(CD的长度)发生变化,点E离地面的高度不发生变化.
因为从(1)中可知,CD为任意长时总有:EFAC+EFBD=1,EF(1AC+1BD)=1.所以EF=AC・BDAC+BD.
故EF的长度与CD的长度无关.
通过这一个变式题的练习,学生体会到EF的长度与AB与CD之间的距离无关,为了进一步的探索线段AB、CD、EF之间的本质关系设置变式练习3:
分析前面已证EFAB+EFCD=DFDB+BFDB=1.等式两边同时除以EF可得1AB+1CD=1EF.
解答因为AB∥CD∥EF,所以DEF∽DAB,BEF∽BCD,所以EFAB=DFDB,EFCD=BFDB,所以EFAB+EFCD=DFDB+BFDB=1.所以1AB+1CD=1EF.
通过这一变式练习,学生发现AB,CD,E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抓住了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为了巩固认识,熟练知识,设置了下面的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A.aba+b米B.a+bab米
C.a+b2米D.跟m的值有关
图6综上所述,教师通过精选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三个变式,两个巩固练习的设计,进行拓展式教学,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逐渐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深,既提升了对图中线段关系的认识,又提升了数学思维的品质、领略了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传统的数学习题课的课堂教学也将会迎来新的变化.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因材施教,继续完善好数学拓展式习题课“变式问题”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权奎,孟庆玲,刁桂兰.数学拓展式课堂教学及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杂志.2016(8):14-17.
[2]傅海伦,贾冠军.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3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