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宁静致学的杂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宁静致学的杂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这个课题,几乎伴随一个人走完一生。谁学会了“学习”,谁的一生就走的成功,否则则不然。

概括地总结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经验是:修学必先修身,修身必先修心。

我这里就按修心、修身、修学的次序,谈几点体会。

〈一〉如何修心

心脏为人体五脏六腑之主宰,主神明,一个人的理智和能力全由心脏主之,故此修心是一个人终生随时随地都不能松懈的工作,究竟如何修心呢?

说到心,有好几种心呢,不知您想要哪几种心?

劈如:有慈悲心、欢喜心、智慧心、嫉妒心等等。

如果您要一颗慈悲心,首先要有很强的自制力或者是自控力,控管自己戒掉五个方面的毒药不吃。哪五种毒药呢?

第一种毒药是“好杀”。杀心一生,百恶附体,别说杀人,杀马了,就是杀一只昆虫,也会招来宇宙中的负能量侵害您的五脏六腑和精神气血,导致您素质和气运大大下降,该干成的事就难以干成。

第二种毒药是“偷盗”,偷盗心一生,穷鬼就附体,《三世因果》经说:“今世贫穷为何因,前世曾是偷盗人”。按照哲学的逻辑说,人世间各种现象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必然性在起作用。看起来贫穷的根源是偷盗心在起作用。

第三种毒药是“”。孔子认为“大善莫过于孝为先,大恶莫过于淫为先”。心一生,邪气恶煞立即附体,此时您的智力就会降到零,大脑中长期有异性占居,您就长期处在一种混沌不明的状态中,尤其是学生时代,正是增长智力和成熟体格的最最关键的人生黄金之际,宇宙正能量不断注入到体内,如果有淫邪之念不断干扰,正能量注入不足,学业难成,身体不熟,导致一生贫穷潦倒。

第四种毒药是“贪婪”。当一个人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的话,这个人已经生活在了人生的底线下面,不是贫穷便是寿夭。古人说的好:“酒、色、财、气四土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人能越过这四土墙,不是神仙便寿路长”。谁只要适当的把握贪婪的度数,谁就生活在人生底线的上面,最少可以成为人之导师。

第五种毒药是“妄语”。一方面指妄想,就是指人未动,心已动,动在外界了,动在贪字上面了,动在异性身上了,动在嫉妒上面了。《易经》曰:“吉凶悔吝生手动”,这一动,您的心态已经不中和了,《内经》曰:“五行禀得中和为贵”。何为中和?喜、怒、哀、乐未生之前谓中,当生之后,凭抑制力控制在一定程度下,以不影响您的情绪为佳时谓之和。一个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自然大度,不急不噪,给人展现一种君子之态,此人可谓之中和之人,他的学业和事业保证可成。妄语的第二方面指口恶,说话不分场合,随便出语伤人,古语云:“虚说半句欺骗话,将消尽一生所积福份”。《三世因果经》曰:“今世里受苦为何因,前世里曾经欺骗人”。《黄庭经》还说:“欺辱谩骂、嚼说、诅咒人一次,将减其一份智力,消除一份功德”。

说到这里,听者不禁会问,什么前世后世,弄不明白。其实很简单,任何事物都是由阴和阳组成的,《黄帝内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就是说一阳代表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指实体,一阴代表虚无的一部分,指空无。比如一个杯子,实的部分为体,中间空无的部分为用,体用结合,这个杯子才功能俱全,一个人也一样,今世是实体,前世是功用,实体的“有”和功用的“无”相结合,才是一个人的命运所在矣。

五种毒药已讲述完毕,结论应该是谁不服或少服上述五种毒药,谁就必然成就一颗慈悲心。

慈心一生,时常施乐于人。

悲心一生,时常施救于人。

乐于救合起来就产生了功德,

功德就像翅膀一样,

让您飞得更高、更远、更自由、更幸福。

〈二〉如何修身

说到修身,其实很简单,但恒久坚持就不简单了,从简单到不简单的过程不谓乎三个字,即一吃二睡三劳作。

吃―― 吃不过饱,吃不偏食。过饱则伤脾胃,偏食营养偏费。上天施于人类五谷杂食,必然有其充分的理由。

睡―― 早起不过鸡鸣时,晚起不待日出时。

劳作――趁身轻气爽,精神充足的时候,专心致志的学习、工作,疲乏时就立即休息,这样坚持下去,您的身体就没有透支,您就会延缓衰老。

写到这里,有人看了会笑,不就是些很常识的东西吗?是的,常识是最平常的知识,但它们是生活和人生的工具,照理说,这是每个人必备的。事实是,许多人不仅对常识知之甚少,而且就根本不懂常识。有些人整天抱怨生活和人生的失败,却不明白他们正是输在了常识上面。不厌其烦的向世人宣传常识,实在是当下社会太需要,这个人知道,那个人却未必。

心中没有一丝杂念的人那是圣人,心中杂念太多的人那是愚人。既不以圣人的尺度要求自己,又保持不做愚者的自觉,就这么真实而坦然地活着,于人无害,于已无需,于心无害,时刻健康而愉快。半夜里鸡叫狗咬心不惊,这是修身的第一要素。

坚持该坚持的,也是一种品格。不要寻找任何理由说服自己放弃不该放弃的东西。

〈三〉如何修学

人生一世,唯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学习,谁不经历这个“学习”的过程,谁的人生必然是一个失败的人生。那么请问:谁的人生成功,谁就不仅学习,而且还会学习吗?是的,“会学习”,大概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不二之阶梯。

“我们的目的是过河,首先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方法问题不解决,过河也是一句空话。”故此,会学习的“会”字的深刻内涵集中凝聚在“宁静”二字上。如何做到“宁静”呢?概括成功人士的经验是:三畏五戒一静,智力增的定。

“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一畏天命;二畏圣人之言;三畏国法。“天命”这个东西,实际是指要依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及家庭状况,六亲关系等一系列因缘,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奋斗目标。古人说:“吃饭穿衣料家道”,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圣言”――人常说,知一份理则做一事。圣人之言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比如:孔子说,一个人要立身安命,首先要具备五种品德,即仁、仪、礼、智、信。人还常说,性格是一个人成败的根源。孔子认为,一个人欲在人生的大海中巧妙地避过风浪与暗礁,顺利的渡达彼岸,必须必备五种性格,这五种性格就好比渡海游泳的技术,即:温、良、恭、俭、让。

当然“圣言”很多,上述的十字圣言,只是比例而已。

“国法”――是指大礼,单位规章制度是指中礼;家规家法是家礼,一人之规则是指小礼。不畏惧礼法,胡乱非礼的人是一个危险的人,惧而远之。

上三畏只要俱有,最起码这个人是一个没有麻烦的人,没有了麻烦,难道还不安然吗?安然了难道还怕不能宁静吗?

上述的是三畏,何为五戒呢?

五戒已经在修心一节中叙述了,就是“杀、盗、淫、贪、妄”,这五种毒药,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现在就再说说“静”。

“静”――只有宁静才能致远,才能致学。这个“静”字的涵意是:欲保持青春永不退色的不争之路便是“静”。

宋代的黄说:“生而不知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静,与不学同”。

华罗庚曾说:“大脑最清晰的时候,就是心境最宁静的时候”。

太上老君李耳说:“大道来自虚无中”。

释家木尼佛说:“万法皆空”。

孔子也说:“中庸,中庸,宁静当先”。

奇怪!这些圣人为什么都把宁静看空看得如此重要,重要到人生大道之唯一呢?

譬如一具盛水的桶子,如果中间是实的,你会认为它是桶子吗?只所以你认为它是桶子,就因为中间是空的。空、中庸、无的妙用就在这里。对这个道理,我们稍微举一反三一下就会明白,一个人要学习还是要劳作,首先要把大脑中的一切杂念清除掉,把脑壳放空,就像一个空桶子一样,才能装进新的纯净水,否则,杂物占满,岂能盛新物呢?

怪不得邓拓说:“称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天平称是看他的定力大小。”

三畏五戒一静,智力增的定。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但真正欲致学的话,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