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102-03

摘要:本文以学术研究的层次理论为基础,对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创新性的阐述,期望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教育科学;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教育信息化的思辨

教育信息化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辨:一是教育自身发展的信息化;二是人们认识教育的方法论的信息化。前者是直接的、具体的教育信息化表现;后者是间接的、抽象的教育信息化表现,两者相辅相成。后者实质上是一种思维定式,往往不易被人们察觉,但却是反映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根本性标志。

若从教育自身发展来思辨教育信息化,很显然教育信息化是必然的。幻灯、声像、计算机网络等物质基础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又进一步促进着教学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的信息化发展。例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的诞生并逐步普及等等。

若从人们认识教育的方法论来思辨教育信息化,可以以人们认识教育的四大历史阶段为基础进行阐述。这四大历史阶段即

(1) 萌芽期:17世纪以前,以不成文的个体实践感受为主导的教育认识时期。

(2) 发展期:17~19世纪,以哲学思辨观为主导的教育认识时期。

(3) 形成体系结构期:19世纪~20世纪后期,以“科学―实证”为主导的教育认识时期。其中教育控制信息系统理论正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教育理论同等重要的教育基本理论。

(4) 多元化时期:20世纪后期至今。人们认识教育的方法论正发展为教育控制信息系统理论为主导、传统教育理论为补充的多元化形态。

上述四个阶段与联合国提出的如图1(a)所示的学术探究的一般层次是互相联系的。若将教育作为学术的一个子系统,结合教育的主体(人)与客体(人)的情意因素,将可推导出如图1(b)所示的教育探究的一般层次。

(a) 学术探究的一般层次

(b) 教育探究的一般层次及其各层次的具体内容

图1学术探究和教育探究的一般层次

根据图1(b)可知,教育探究若以教育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层次(又以教育控制信息系统理论为主导),既有利于向教育工程实践迁移,强调教育的以脑认知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注重人的科学精神培养,又有利于向教育情意、教育哲学思辨迁移,关注教育的人文社会观,注重人的品德培养。此外,还可非常自然地衍生出当前教育的许多理论基础,例如,从教育的对象――人是物性与人性的统一,可衍生出教育必须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从教育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可衍生出教育必须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统一等等。还必须提及的是,对于人文、艺术类等课程,教学内容可能以非科学类内容为主,但其教学探究是应该以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层次的。

实践方面,国内一些大学(如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也已成立了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而且一般是由原来的教育系、教育技术系等合并而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科学技术化(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化)的发展方向。

2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教育学科课程改革

教育信息化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其中教育自身学科课程的信息化改革是首当其冲的。教育一级学科中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二级学科的课程又是涉及所有学科的未来教师――师范类学生的课程,所以在此又以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的信息化改革作为案例进行阐述。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设置基本如图2(a)所示。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及立体化教材改革的精神,我们提出了如图2(b)所示的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在此称之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各学科)立体化课程系统),并进行了初期实践。说明:图中所示的课程综合考虑了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类公共课程、通识课程等。

(a) 当前高师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基本设置

(b) 改革后的高师院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各学科)立体化课程系统

图2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设置及其改革后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各学科)立体化课程系统

改革前与改革后的课程比较如下。

(1)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将增强科学技术特性,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特性

图2(a)所示的改革前的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原理、教学理论整体上是300年前的哲学学科的继承,主要以哲学思辨的方式来诠释教育教学。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控制信息系统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教育教学原理的科学技术化发展(又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导)日益突出。教育探究若以教育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层次,既有利于向教育工程实践迁移,强调教育的以脑认知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注重人的科学精神培养;又有利于向哲学思辨迁移,关注教育教学的人文社会观,注重人的品德培养。所以,改革后的教育教学与技术(各学科)立体化课程理念是改革前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理念的扬弃和发展。

(2)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体现了课程立体化和学科整合

图2(b)所示的改革后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各学科)立体化课程基本沿用了图2(a)所示的改革前的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课程的基本框架。可以发现,其实无论对于改革前或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教育科学与技术(各学科)二级学科名称的内涵与外延都比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二级学科名称更合理,改革后的课程则更体现先进性、立体化、整合性,以提高师范生专业化水平,主要表现在:

整个立体化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为指导,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思想为主导。

整个立体化课程名称、门类和次序以教育系统工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为主线,并大大增强了教育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统一,重在应用的思路。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如图2(b)所示的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与网络远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各学科)是相辅相成的,网络远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各学科)相当于课程与教学论(各学科)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图2(b)所示的“网络远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化学)”是化学教学与网络媒体技术的整合;“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是化学教学与教学数字化设计的整合。

教学管理评价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如图2(b)所示的“教育管理与评价技术”是教育管理、评价与信息系统的整合。

教育研究的创新思想、原理、方法等已贯穿整个立体化课程系统,所以图2(b)所示的改革后的课程中不再专门设立“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这和其他学科的课程设置不谋而合。

思想品德的培养以通识课程“思想品德”为主导,而又整合到图2(b)所示的各课程中,从而得到深化。

改革后的课程及其教材系统符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统一、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统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统一、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整体一贯螺旋式交替上升等立体化课程观。

此外,根据上述理念,图2(b)所示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基础”课程将成为各教育探究层次的综述导论性课程,将以认知心理科学、控制信息系统理论的教育应用为主线,对传统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进行整合,传统教育学中教育政策法规类的内容则独立为“教育政策法规概论”课程而加强教育时政意识培养,传统教育心理学中教育情感类的内容则独立为“教育情感心理学”课程,这样在发展教育科学技术观的同时,又不失教育情感的培养,符合教育的物性与人性统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原理。

(3)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中教育技术类课程突出了网络远程化发展

因为网络远程教学对传统教学基本兼容,所以改革后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各学科)立体化课程系统中教育技术类的课程内容体系全部网络远程化发展(如图2(b)所示的“网络远程教学技术基础”课程、“网络远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化学)”等课程替代了图2(a)所示的改革前的“多媒体教学(化学)”等课程),符合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顺应了教育资源网络远程化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吴式颖,李明德,单中惠. 外国教育史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赵德成. 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 课程•教材•教法,2003,(9).

[3] 方彦,朱汝葵,黄景碧. 高师化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调查分析[D]. 2006.

[4] 齐梅. 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 2006.

[5] 黄景碧,朱汝葵. 网络远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化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黄景碧,朱汝葵,黄小兰. 试论网络远程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兼容[J]. 教育与职业,2006,(20).

[7] 黄景碧等. 网络远程教学技术基础(含上机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何树彬. 世界课程改革七大走势[J]. 上海教育,2003,(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