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戏谑与严肃的游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戏谑与严肃的游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米兰・昆德拉向来是一个极具实验精神的小说家,《慢》是他尝试用法语写作的一部小说,依旧延续了昆德拉的叙事手法、风格与修辞。这部极尽后现代特质的小说被戏称为“没有一句正经话的小说”,其形式技巧与主题内容映衬得恰到好处。

【关键词】 多重视角;元叙事;戏仿;后现代

一、 梦幻叙述模式

《慢》讲的是一个梦与小说、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故事。梦幻叙事形式首先体现在小说设置的多重叙述视点中。一开始文本是以作家“我”第一人称的叙事展开的,“我”既是故事是叙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如此一来就将读者带入真实感之中。而“我”对所联想到的维旺・德农的小说的叙述是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在小说中表现的更像是“我”带着读者对这部小说进行鉴赏评论。而对文森特等人的叙述是从“法国孩子赶来给非洲小朋友送援助,总使我想起知识分子贝尔克的面孔”开始的,有限视点的第三人称叙述将读者引向了与叙述者共向的情节追逐中。三种视点交织造成混杂而使读者处于一种亦幻亦真的阅读状态。

从情节上看分为三条叙事线索,首先是作家和妻子的度假经历,然后是18世纪T夫人和骑士的香艳情事,最后是文森特等当代昆虫学家召开学术会议的系列闹剧。最终三条线索融为一条,即作家、骑士、文森特三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交汇了。其中可以分为两个叙述层次,主叙述层是作家和妻子的度假经历,次叙述层即是T夫人与骑士的故事和昆虫学家们的故事。但主次叙述层并非处于一个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次叙述层时而跳出原始轨迹与主叙述层并行发展甚至融合。

二、 元小说策略

后现代小说时常以非严肃的特征作为标新立异的反叛。写作时,昆德拉有意将自己的意见观点抖落出来,其创作构思的痕迹也凸显出来。随着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作品的人物及故事的呈现造成特殊的时间效果: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是同时进行的。作者的叙述与故事的进展同步一致,而读者阅读的过程也与作者的写作过程一样有着同一种共时感。作者从故事讲述者的身份中抽离开来,变成了一个“现场”的“目击者”。而读者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观众,而是整个小说写作过程的“见证者”。

小说中作家走进正在构思的(同时也是我们阅读的)小说中“观察”小说的进程,他的妻子(也是小说中人物)也参与了这样的“观察”行为。其中妻子对作家的警示:“我提醒你。以前是正经就会把你暴露在狼面前。你要知道那些狼都等着你。”昆德拉刻意的安排,自我指涉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不正经”的意义价值被捅破而招摇的挂在小说的自我表现和嘲讽的行为中。甚至让读者感觉在“作者”叙述的故事之外仿佛还有故事,构思中的小说就犹如随时会被改写的“可能性”。作家在观察自己头脑中的人物的行为,又被其背后的作家(昆德拉)观察着,双重的虚构真正的意图是要让小说的能指漂移,让人物形象尽可能地走向文本的边缘,充分调动起暗示作用,使文本显露出比自身更为丰富的意义。

三、 现代对古典的戏仿

小说在一开始就悬置出关于时间的命题中,昆德拉借小说叙述者“我”对快与慢的精彩思考将读者带进了小说主题,引出对于这一主题讨论所采取的戏仿手法。

《慢》中的戏仿采用是带有昆德拉式的对立结构,戏仿的对象和戏仿的文本同时置于小说之中。文森特与朱丽的故事是对骑士和T夫人故事的戏仿,20世纪的现代对18世纪的古典的戏仿,粗鄙而庸俗的交媾“表演”对骑士贵妇罗曼司的戏仿。这一系列对立并置的戏仿所指向的就是“慢”与“快”的存在主义方程式。

小说以优雅的开头给整个故事就奠定了轻柔和缓而又暧昧浪漫的基调,反观文森特他们一群公众生活中的“舞蹈家”的故事则充满戏谑和讽刺。T夫人同骑士的情爱故事中赋予了她充分的自主意识。文森特则相反:他像一辆向前冲刺的汽车,他“发动”了它,然后身不由己地被惯性推动,最终连方向都无从把握。当故事叙述到最后,三重文本交汇,“慢”与“快”冲撞,文森特反复宣扬自己度过了一个美妙奇异的夜晚,而骑士缄默的点头而无意倾听,于是文森特最终想要努力在骑车的速度中忘记,而骑士则在马车上慢悠悠的细品回忆。这种戏仿如同琳达・哈琴所说:“这并非是以一种怀旧的情感回归历史,而是以审视的目光重访过去,和过去的艺术和社会一场有反讽意味的对话。” [1 ]

四、 现代性的反思

小说第1章以交织温情和忧伤的论述让读者看到了现代社会呈现的种种残酷景观:“慢”的缺失如同背离上帝丢弃信仰,不再有恩宠和拯救,让人与人之为人的存在与本质渐行渐远。“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身体已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 [2 ]人类在这样出神的速度中忘记了实在的物质性,忘记了生命的丰盈感,昆德拉戏称这是“技术的无人性冷漠与出神状态的烈焰”。

小说中T夫人和骑士抒情调式的爱情之夜因为明日不再来而尤其显得温情脉脉,这种慢似乎是人类本性对悠闲的敬意,从18世纪慢的时代流转到20世纪快的时代,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从保守秘密的时代转入到传播张扬的时代,从‘舞蹈’时代转入‘舞蹈家’的时代” [3 ]。“舞蹈家”是昆德拉在小说中借蓬特万提出的独到讽喻,现代社会人人始终渴望被注视,这种膨胀的自我将世界置于自己之下。与始终幽秘进行着的18世纪爱情故事相比20世纪的故事热闹非凡,但似乎缺失目击者生活就失去意义。卢梭把进步称为“最大的不幸”是“不断地使人类和它的原始状态背道而驰”,他甚至认为“文明社会的发展是史”是“人类的疾病史”。从昆德拉引出的“慢”与“快”的论题中,我们看到他戏谑之中深嵌着的严肃(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61页) 主题――思考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反思技术革命对存在者的冲击。

作者简介:

李欣(1990年6月―)汉,贵州遵义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摘:

[1] 米兰・昆德拉,著.马振驰,译.《慢》[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 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 琳达・哈琴,著.李杨,李峰,译.《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4] 詹明信,著.陈清侨,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

[5] 陈世丹.《论后现代小说之存在》[J].外国文学,2005(4)

注释:

[1] 琳达・哈琴,著. 李杨,李峰,译《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第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米兰・热4,德拉,著,马振骋,译《慢》第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 米兰・昆德拉,著.马振骋,译《慢》第17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