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表演艺术家李翔对“祥子”的人物形象塑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表演艺术家李翔对“祥子”的人物形象塑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人到底应该怎么活着。这是从戏剧诞生之日起,无数的戏剧家们一直在探讨和挖掘的主题。因此,戏剧的悲剧的主题就包含了人的意志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社会必然性与这种必然性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著名戏剧家老舍同样在他的名剧《骆驼祥子》中也很无奈而直接地借主人公祥子之口提出了――人到底该怎么活!今天,我们在看话剧《骆驼祥子》时不免会为身处在中国社会深刻巨变时期,底层劳动人民的最为直接的,最须面对的问题而自问――他们应该怎么活着?话剧《骆驼祥子》是一出展示“活着”的人们是如何在他们的世界里深刻地领悟活着带给他们的酸甜苦辣。仁和车厂是祥子、小顺子、大个子、二强子这样一群人在水深火热的中国旧社会最后的栖息地。他们每天靠出苦力,挣个勉强维持生计的车钱。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她深深地爱上了憨厚、老实、勤快的祥子,并准备和自己的老父亲展开激烈的反抗,这种反抗是以爱情的追求为最终目的的,而不是看清了社会本质,作为一个觉醒的代表去反抗这个社会的。全剧以祥子和虎妞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示两个人从相爱到最后被社会逼迫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其间夹杂了小顺子的不断觉醒,二强子的甘愿堕落,小福子的无奈从夫,大个子病劳毙命等多个人物的生活经历。像一幅画卷一样把小小的仁和车厂作为一个缩影,折射出整个社会正在不断激化,不断蜕变,不断走向崩溃边缘的总趋势。祥子,一个只知道出苦力,像牛一样埋头向前奔的车夫;顺子,一个对这个社会的反抗升级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觉醒的一代;二强子,被社会洪流卷走,自甘堕落,既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的殉葬品。在这样一个网络复杂的人物,老舍先生为什么要选择祥子这样一个人来作为主人公呢?无疑,他是最能代表那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典型性格和心态,即只是拼命活着,而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痛苦地活着,更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祥子是在苦闷中不断地呐喊着,不断地询问着自己的出路,我们可以从他在剧中的几次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悲剧场面来看出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生命悲剧的终点,如何迈出最终决定性的一步,发生蜕变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李翔老师在话剧《骆驼祥子》对“祥子”进行的精确和表演细节处理,为我们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祥子”。

祥子是在第一场中后期才登场的。之所以要等这个时候,是因为作者想要通过虎姑娘、小顺子、二强子等人给祥子的出场做铺垫。观众可以从他们嘴里知道祥子是一个爱干净,勤快,老实憨厚,深得同伴们爱戴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家打听祥子的下落看得出来。再加上虎妞对祥子的未知下落尤为担心和敏感,我们就可以得知祥子就是虎姑娘心中的红人。这样大家就对这位未来刘四的女婿,工友们心中的老大哥更加期待了。果不其然,祥子第一次登场就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子劲,这是祥子身上特有的劲――执拗,倔强,直率,永不服输。祥子拉开门帘,直奔屋里柜台,叫刘四先帮自己存三十块钱。这一系列动作做的非常干脆、利落,动作速度快而且目的很直接很明确,这可以很鲜明地显示出祥子那种不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率真坦荡的性格。虎姑娘的热情在他眼里跟没有任何温度,因为他此时心中就是气愤和心疼。此时虎妞的热情和祥子的冷漠形成了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对比是最能突显性格的一种手段。祥子的冷淡不是那种对虎妞的反感而是一种无意识,也就是他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种暗送秋波,一种对自己的爱惜和怜悯。而这正是祥子可爱之处,也是虎妞心中真正想要的那个傻骆驼。我们再看一下祥子那几句非常有个性的台词。当虎妞问他吃饭了没有,祥子的回答是:“我不吃,刚吃两碗豆腐”。可见祥子没有把仁和车厂当成一个家,而是在外面,像所有拉车的一样吃了口填肚子。这说明祥子从心底,本质上是和车厂划清界限的。“车就是我的命,我心疼车”,祥子在这一句话中道出了自己的这一生的追求――拉车。他爱车如命,惜车如金。在他眼里,活着回来并不是件庆幸的事,反倒车没了倒是件伤心的事。可见车在他心中已经和自己的命,甚至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了。演员在处理这句台词上有很独到的做法,并没有显示出纯悲伤的感觉,而是一种气愤(他们怎么会这么不讲理),不甘心(我还要拉车,没有什么困难可阻挡我),疑惑(我好好拉车,没什么犯法,他们怎么就随便抓人)。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是上述几种心情的复合体。所以我们可以看看李翔老师对祥子的表演处理:祥子的眉头紧紧绷着,头歪着,一副不可战胜的样子。语气中还带着几分强硬的感觉,好像被绑架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一样。祥子在讲完自己的经历后,说了一句:我不招谁,不惹谁,这是怎么档子事。注意这一句话,已经给我们一个很明显的信息,这是祥子在全剧中第一次对自己的生活,对他周围这个社会发出了质疑,也是祥子寻找答案的开始。他在说这句话时像个孩子一样,竟然哭了,坐在凳子上,手扶着桌子,头低下,像是不愿被人看到。这一句话是一根刺,是祥子不愿想,但又不得不想的问题。在痛定思痛之后,祥子决定“非得再买一辆车,拉不上自己的车,算是白活”。祥子的倔强脾气和要强的性格可以在这句话上得到体现。车还是要继续拉下去,但究竟怎么个拉法儿,为什么而拉他没有深想下去,只是觉得生活就该这样。在他眼里生活就是拉车,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正是那一时代的人对社会的苦难只是一味的忍受,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负担和包袱,没有对自己的命运的前途思索。这是老舍先生对国民提出的一个尖锐的批判――沉于梦中而不醒,这是中国人民苦难的根源。祥子这样一个普通的车夫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人民的缩影。小顺子带来的消息又一次将情节发展带入下一个阶段。广场上逮捕青年学生,砍头示众,这引起了祥子深切的关注,因为他觉得两者有着共同的特性:不怕死。但并没有被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所感动,因为此时他尚不知道革命的对他生活的意义。这可以从他那句“活就活得痛快,上天桥就上天桥”。至此,祥子的出场给了我们一个完整人物感觉:善良率直但不思考问题本质的劳动人民的代表。

下面的一个小场是一个铺垫性质的场面,是祥子慢慢陷入虎妞设下的布局的场面。我们来看祥子从外面洗澡回来后进门后第一反映就是尴尬,不自然。像他这样一个汉子哪能受得了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深夜苦等他一人的情形,他是从没见过这样的架势。可是,他表现对人热情便是“吃萝卜,辣萝卜败火!”憨厚傻呼呼的性格让这两句台词托显得淋漓尽致。他的“萝卜式”表达法让观众忍俊不禁地对这个人物有了又爱又气的感觉。这是一个祥子不愿坐下来吃酒,虎妞硬要逼从的特殊的规定情景。因此,规定情景制约了祥子的动作,他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虎妞在一种主动状态。这一被动一主动可以看出祥子是从心底也是爱着虎妞的,不然以祥子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屈从的。

第二幕是祥子命运遭到重创的第一击。祥子拿着一个坏车把,头上流着血,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他和曹先生一起栽进沟里的事情让他感到深深自责。这说明祥子的性格中还有一种很负责任的一面。在送走了曹先生和吴妈之后,他拿出了那个他心爱的钱罐子,这是祥子的希望。他从床下面捧出了钱罐子,放在自己的腿上,还用手仔细地擦了擦,脸上洋溢着一种特别想望的感觉。这一个“捧”“擦”可以暗示出钱罐子对于祥子来说地位是多么重要。因为,这是他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他脸上的表情把人物此时的内心独白很明显地诠释给了观众:再攒几十块钱,我就有了自己的新车了,拉上自己的车该有多高兴啊!虎妞的到来让祥子再次有了紧张的感觉。对于她的到来,祥子是一种无奈和一种恐惧交织的心理。祥子是实在拿虎妞没有任何办法的。虎妞把祥子正式推到了不可倒退的境地,让祥子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看。这个时候,两个人在场上仍然是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曹先生的突然被带走,是祥子的第二次对生活的疑问,“曹先生是好人啊!怎么被逮走了?这一次的发问要上一次更为深刻,也更加让祥子疑惑,我被绑匪抓了,是我运气不好,好人怎么也被抓了。“好人被抓”,这让祥子更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惑。而孙三的突然的出现,让祥子的命运有了一个质变的飞跃。他将祥子苦心经营的希望一举击碎,全部掠走。祥子再一次拿罐子时动作较上一次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把罐子抱出来,紧紧抱在怀里,像生怕自己的儿子被人抢走一样。在和孙三激烈的挣抢中,祥子使尽浑身的力气去挣抢,人物此时的内心状态和外部的形体状态同时达到了剧烈变化的顶点。演员此时此刻已经进入了动情极限点,演员的情绪体验和人物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出,演员只有对祥子在剧中的最高任务和目的追求,意向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此时此刻将祥子内心剧烈的情感变化和自己的情绪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一切都如风一般地来又如梦一般走之后,祥子再一次发出了自己的疑问:一个拉车的,想拉自己的车都不行!这世道!这一次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祥子第一次由疑问转变到了愤恨。这是祥子发出的第一声呐喊,苦闷中呐喊。

第五幕是祥子最后蜕变的一幕,也是他最终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重新走出一条路的关键一幕。开场后,我们看到在场中一个炉子旁边,祥子穿着破棉袄,满脸的灰色,无力地摇着扇子,不断地咳唆,门上的窗户已经破旧不堪,外面还下着大雨,这和当初他们新婚时的场景判若两地。这种场景已经向观众暗示出祥子和虎妞的生活已经走到了尽头。当初身体强壮的祥子也已经疾病缠身,家里即将崩溃。祥子对生活的向往,勤勤垦垦地拉车和现在这样一幅败落的场景不禁让人们想:“好好”活着,却“活”得不好。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这是一个祥子最终不解的矛盾。我们可以从他的台词中窥探出祥子已经对生活彻底绝望,“一个人到底应该怎么活着,不管怎么活都拧不过命,不管有多少劲都使不出来。”要换条路走的决心已经开始在祥子的内心形成,并决定采取行动了。人物此时的动作不见力度,不见速度,也没有了干脆利落的感觉,他弯着腰,头歪着,一步一颤。说话的气息运用很恰当,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挤出来的,气息的运用很能将人物的精神状态表达出来,李翔老师正是抓住了“气息”这一方法把人物命运转变时剧烈内心状况和思想变化体现出来。祥子在与孙三再次激烈的冲突中依然被无情掠走了祥子身上的最宝贵的希望。从他举起凳子,到被推倒的一系列过程中,可以再此看出祥子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祥子了。最后,祥子选择了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他会从此觉醒吗?会真正为自己的生活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吗?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可以从他去找小顺子的决定中看出,他寻找的正是一条革命之路,光明之路。这是祥子和千百万人民面对强大的社会现实和生活压力面前可以选择的唯一的路。李翔老师通过其深厚的表演功力 将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观众面前,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