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文教学的现状及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文教学的现状及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美文”本应该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带给学生美的熏陶的绝好材料,然而在教学中,貌似深刻科学的理性分析、玄乎的“说感想”模式、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课件、教师自身语言的“不合时宜”让我们常常感叹:教美文难,难于上青天!反躬自省,追本溯源后,笔者幡然醒悟:美文教学中,应该着重通过语言文字,将语文的工具作用与人文作用传于学生,流淌出生命快乐的灵动,架设出精神丰韵的崇高,它的教学不需要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的是灵感、激情、感悟、想象力!感情朗读品美境、咬文嚼字悟美韵、添枝加叶明美意、个性创作表美情、自我提升铸美魂,一篇 “美文” 就能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永恒的语文经典,就能构建一片语文学习的天空。

【关键词】 美文教学;现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 28-0116-04

那种由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洞察入微,并用极其细腻、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出来的散文,称得上文质兼美、字字珠玑,大家通常冠以“美文”这一美誉。但是,笔者和同事们却无数次感叹:教美文难,难于上青天!

现状一

美文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主题美,“重点”星罗棋布于全文,于是乎,这些词有必要让学生领悟其精当,那段话有必要让学生体会其深意……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最终被条分缕析的理性消化得支离破碎。不止一次听到教师引导学生将《白鹭》分析为觅食图、栖息图、飞行图,将《春》再现为春花图、春草图、春雨图,这些不像是在预设师生的双边活动,倒像是在进行教材分析。不止一次听到教师引导学生对“一点儿”和“一点”进行比较,对“钓”、“嗜好”意思的探究,对“人们为什么不会忘却它的美”的思索等,这些看似深刻,貌似科学的理解分析,使得本应血肉丰满的形象变得干瘪刻板,本应深邃睿智的思想变得苍白贫血,本应细腻丰富的情感变得单一枯燥,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现状二

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鸡零狗碎的分析,繁琐无谓的训练带来的弊端,美文教学又进入玄乎的“说感想”模式。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再朗读,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胸有千壑,不知怎样挥洒,教师们无奈地抓着一根救命稻草,追问着学生一个最简单也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受,谈谈你的体会呢?在不断地追问中,学生绞尽脑汁,不胜其苦!事实上,我们在读美文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写得太美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呀!于是乎,孩子也只有违心地说些大话、空话、虚假感受来敷衍。学生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失去了本应具有对文学的热爱。

现状三

现代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成了教师的一大“杀手锏”,它以极好的表现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生机勃勃的小池塘……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一下子把高科技“秀”到了大家面前。学生啧啧赞叹,兴致勃勃,课堂顿时引人入胜了。是的,学生感悟到美了,但不是从语言文字,而是从五彩缤纷的画面。这样的语文课,成功了吗?

现状四

李白在看到崔灏写的《黄鹤楼》后,无可奈何地发出“眼前有楼题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学生们大概也要叹一句:“心中有言说不得,大师文章在前头!” 在大师们几近完美的文本面前,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肯定会感到胆怯、威慑,此时教师应用自己的语言未彰显桥梁的作用,把自己摆在与作者同一维度上,彰显作品的魅力。然而,许多教师也力不从心,要么一味地卖弄词藻,导致曲高和寡,学生不知所云,要么语言贫瘠,拖沓无味,导致美感尽失,学生索然无味。

以上这些是教学美文时常常遭遇的尴尬局面。面对这一切,我们痛心疾首,所以,我们拒绝美文教学,害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语言的精妙绝伦在自己的讲授下,变得生硬,呆板。

但我们究竟能回避多久?于是,一次次反躬自省:较之其他文本,美文为何特别难教?美文该“教什么”?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这是语文教学的“根”!美文教学中,更应该着重通过语言文字,将语文的工具作用与人文作用传于学生,流淌出生命快乐的灵动,架设出精神丰韵的崇高。它的教学不需要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的是灵感、激情、感悟、想象力!

当我们对美文教学有了一定清晰地认识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教学,所使用的似乎仍是那“几招”,但效果不一样了!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那墨韵书香之中。

一、感情朗读品美境

朗读之于文本或作者,是言说,而之于我们是倾听。我们在用朗读让文本和作者言说时,也是在用朗读表示我们最专注的倾听。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寿镜吾老先生的朗读使鲁迅不能忘却。“拗过去”而又“拗过去”的情景已隔多年,那些莫名的语句是何含义,至今不明,但朗读的声音却沉淀得分外清晰,以致回忆起来只字不差。可见教师投入的范读尽管有时耗时,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氛围。一位教师在教学《春》时记下了自己的感受:“我如此地喜爱这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看那春草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无声无息却蓬蓬勃勃;看那春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春意阑珊。无数春的图片在我的脑海中穿梭往来,我怎么能抑制得住不去朗诵呢?于是我诵读学生也跟着诵读,草色青青桃花灼灼,我沉醉学生也自沉醉了。” 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读之以思”。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澎湃的气势,就会如汩汩清泉流进学生稚嫩的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在震撼、感动学生之后,引导学生的“美读”也是重要的。教学《黄鹤楼送别》时,笔者精心选择了三个朗读训练点:黄鹤楼话别、江边送行、古诗诵读,通过出声的自由读,抓关键词语的品味读,分角色的表演读,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江边送行”一段,当凄凄惨掺、悠悠扬扬的古筝曲一起,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了送别的气氛中,恰如其分地吟诵出了一个神情忧郁、孤孤单单伫立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李白。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了孩子们全身心地融入到诗意的语文课堂。他们仿佛是在送别自己的朋友,激情在心中久久地、浓浓地荡漾开了……此时,每个学生都已经成了诗人,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流淌出了一首最深情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时的古诗吟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在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书声朗朗,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感受!

二、咬文嚼字悟美韵

著名学者朱光潜说:“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那么,对读者而言,咬文嚼字就是品味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达到心灵的共同。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这样认为:“感悟需要一定的依恃,朗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而,仅仅通过朗读之类的行为是无法取得真正的感悟效果的。可以这样说,朗读是从音节的美感入手,来熏陶读者的情怀。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阅读者要能够从音节或者音节所描绘的对象中感受到美的力量。那就要求朗读者对语言所描绘内容有较为深刻的把握。脱离了这种把握,朗读就成为浅层次的东西,无法深入到文本所蕴藉的美中去了。而要获得这种把握,咬文嚼字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和方式。”

咬文嚼字并不是单纯“抠字”,也不是逮着一个“字”就要咀嚼,更不是无中生有、生搬硬套地嚼出一些思想、情感来。那些文字必须有嚼的价值,一般来说应该是文辞精美的句子,或是揭示主旨的语句,或是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形容词、动词等。

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篇优美隽永的散文时,教师就引领学生通过品词感受槐乡的诗情画意。现摘录了一段课堂的片断:

师:自己读一读“槐花飘香”的小节,边读边想,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学生边读边想,在语段旁边写写。五分钟后交流。)

生:“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我从这儿可以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师:是呀,你从哪儿感受到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找到描写“香”的词儿了吗?

生:清香、醇香、浓香、香。

师:课文这一句话用了那么多的“香”字!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没有读出声情并茂的感觉。)

师:谁愿意来读这几个写“香”的词儿?

(学生读)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读出了香气越来越浓的感觉。

师:同学们,用心来闻一闻。(师导读)

师:读书再仔细些,连标点都不能放过!

生:同学们,读书可要仔细,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的香味。

师:你和作者一样,融进了香海中啦!花香、饭香、酒香、人香……到处都是香味。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谁来读?(生读)

师:都浸在香气中了,这就是――“香海”!

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紧抓住“清香、醇香、浓香”这一组词来展开教学。这是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区分这一组词意思的不同显然是困难的,如果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那也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而且也失去了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韵味,因此在这一片断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在清香、醇香、浓香三个词语中读出了“浸”的深刻,在“浸”中读出一个词语“香海”的涵义,从而读懂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在步步递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在节节提升,却没有感到攀登的吃力,学生学得实实在在,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情境中。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应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窦桂梅老师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没有品读、交流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仅仅有从文字到情感的‘读懂了什么’就引发开去,就好比电力很猛的钻头在水泥地上擦滑,没有深入到文字的骨头里。”

三、添枝加叶明美意

学生很难与美文平等对话,因为其中生命的积淀太厚重,文化的积淀太博大,从而学生进不了文本的话语系统,进不了作者或文本的心田。在这种状态下,将文化因素调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仿佛为学生架起了拉近与文本距离的桥梁,为学生扫除了对话的隐霾。

在教学《孔子游春》,学生在理解水与君子的哲学比喻显然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补充、引导学生想想有关“水”的名言。如:“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心胸博大,如海纳百川,所以用水比拟。”又如:“君子如盘中之水,外物坠其中。物方则水自应之于方,物圆则水自应之于圆;方圆之形,千变万化,无水不能应之者。物入水深,则水应以强;物入水浅,则水应以弱;强弱之变,不可言尽。而水之力向,终为平达之境。君子之形,当是如此。”还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追求名利、地位,一心往上爬;而水,只愿与大地母亲仅仅相连,它是大地母亲最忠实的儿子。所以孔子说它有情义。”有了这些文化因素的渗入,提高了学生的站位,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背景知识,无疑为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准备了条件,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增加了文化含金量。

叶圣陶早就指出:“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文化因素的融入,为学生审读愉悦的获得准备了更丰厚的条件。

四、个性创作表美情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是,往往在具体的过程指导中,许多教师无法操作,或缺乏正确的方法去引导,要么机械模仿“实践”,要么游离于课文之外去“另起炉灶”。

笔者以为阅读中个性创作有两种。一种是想象创作,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的,没有想象,也就是没有语言的感悟。想象的功夫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语言说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我们的阅读就是借助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再造性地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可使文字、语言、情境融为一体。阅读也就是“读进去再读出来。”“读进去”需读中有想象,“读出来”必读中得感悟。

第二种是植根于文本的仿写、续写、改写。《白鹭》一文同诗一样美妙,教师不仅带领学生细细咀嚼,读出滋味,而且启发引导学生尝试创造和表达:“请同学们利用文章中的句子,将它改编成一首诗歌”。学生有文本语言的支撑,个个诗兴大发。

学生习作一: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晴天的清晨,

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黄昏的空中

它在青瓦白墙间低飞,

让我的心随着它一起轻轻吟唱。

学生习作二:

漠漠水田,

白鹭傲然伫立。

小树之巅,

白鹭极目远眺。

暮色渐浓,

白鹭悠然低飞。

那是无声的画,

那是心灵的诗。

一首短短的小诗,不难,但学生所收获的是写诗的自信,学习的满足,学习方法的积累,也是对课文意境的进一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再度创造。

同样精彩的创意还有用《水乡歌》形式改写《槐香五月》、将《九寨沟》改成导游词、仿照《孔子游春》中“( )是她( )的( )”的句式展开想象练习说话等。

五、自我提升铸美魂

“一个精美的预设深深地扎根于文本。”教师惟有能深入地解读文本,深入地挖掘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性、艺术性,对语言文字所创设的话语情境产生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对话,领略课文中的美好的境界。所以要能上好美文,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烙上“美”的印记。品读鸿儒巨著、经典名篇,笔耕人间悲欢、心絮感言,胸中沟壑尽填美文佳篇,眼角眉梢染遍诗情画意,言语谈笑中见才思之敏,举手投足间现儒雅之气。

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在实践中锤炼适合学生的语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教师带着“美”来教美文时,一篇课文就可以引出一组相关主题的佳作,一篇课文就是贮藏在学生心中的一个永恒的语文经典,一篇课文就能构建一片语文学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