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和孩子“玩”音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和孩子“玩”音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子

非常荣幸几年前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对于这样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那段时间里,我也是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

平时的我,在学校教书育人,在自己的一块专业小天地里乐此不疲,但出来后,发觉原先的自己眼光之狭隘,观念之陈旧,真犹如“井底之蛙”,因此执著地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短短的十天时间里,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这里的一切。“豁然开朗”是我那段时间里经常产生的感觉,原先课堂上的困惑、反复纠结的问题被一一解开,老师的亲切,同学的热情,无不让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之中。时至今日,已近两年,每每想起,一股暖流仍能油然而生。带着这份感动、这份谢意,自己两年时间里过得繁忙且充实,幸福地分享着新体系所给予的一切。

几年里,我的课堂活了,孩子们兴趣浓了,进步大了,以前一直嚷嚷着的“有效课堂”,如今真的初显成效了。两年的时间里运用着新体系的教学理念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快乐“玩”音乐。尝试着各种领域对课堂效果的帮助,比如,声势律动和集体舞对欣赏教学的帮助、小型打击乐有效地走进音乐课堂、图形谱的有效运用、当地民歌童谣与音乐课堂的有机渗透等。

二、主题

接下来,我简单陈述在课堂上我和孩子“玩”音乐的心得体会。

著名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小孩的工作就是玩耍。”游戏是小孩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因此,“游戏般音乐学习”中最关键的是游戏,也就是创设音乐情景,让学生在“玩”中熏陶丰富的情感,快乐地接受音乐知识。

所谓“玩”音乐,就是让学生通过听觉、动觉、视觉、感觉、知觉来感受与体验音乐,促使学生正确地、有效地理解、感悟和表现音乐,培养孩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童谣、民歌、身体成为学生“玩”音乐的工具。

1.主题A:“玩”音乐――童谣最有趣

童谣,应该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童谣是语言的艺术,它包含了节奏与性格。因为童谣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平时最爱念的,所以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将学生最熟悉的童谣和节奏训练联系起来,先念童谣再口说、手拍节奏,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一些较难的节奏组合。然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声势为童谣伴奏或与童谣组成多声部音乐。例如,我曾经教过二年级学生一首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这首童谣一共只有短短的5句,我只说了两遍,学生就学会了。接着,我请他们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将童谣节奏用手拍出来,没有一个学生出错,而且他们准确地拍击了附点节奏。然后,我从童谣最有特色的最后一句入手,将拍手改编成了声势,每一遍念童谣我都加入一个声势,没想到的是学生全部正确,并且很快记住了所有声势整齐地表演。更难的是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在以往的音乐课上是很难见到的。

2.主题B:“玩”音乐――民歌是基础

民歌是音乐的源头。传统民歌一般要用方言来演唱,因为方言与民歌有着水融的关系。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与该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方言、方音对民歌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形成民歌基调、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民歌是群众自己的歌,群众唱起来自然是用当地的方言,而方言字的声、韵,也就显示了各地民歌的声乐特色。同时方言教育是伴随着一个人的出生就开始的,是自然习得的。因此,用民歌来感受体验音乐就显得很简单。

记得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唱四川民歌《数蛤蟆》时,我是用普通话教唱的,因为学生平时也玩过类似的数学游戏,所以学起这首歌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唱起来学生没什么兴趣。我想起了家乡有一首田歌《数螃蟹》,可以用镇江方言来唱,立刻开始教学生。学生很惊讶地看着我,他们从没有听过家乡的民歌。他们说,镇江的民歌真好听。第二天,有几个家长告诉我,昨晚孩子们都唱了一首镇江民歌《数螃蟹》,可开心了!

3.主题C:“玩”音乐――身体要解放

身体解放指的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态律动。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达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进而提高小学生音乐作品情感能力的目的。但当下很多音乐课堂上,我们还能经常看到学生被“禁锢”在小小的凳子上。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动起来,而是老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时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参与体验,因为他们担心学生会“失控”。其实从我的课堂实践中来看,只要教师组织得当、有效引导,就可以避免“课堂混乱”的发生。

在学习歌曲《五月的夜晚》时,我按照歌曲旋律设计了三个动作,再让学生根据每个乐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动作。很快的,他们发现了乐曲分为五句,一句和二句旋律相同;三句和四句旋律相同。通过律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们在律动表演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尾声

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律动教学的有效渗透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律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大大提高了音乐课的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音乐中理解音乐、

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玩”音乐其实是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与培养情感为目的,旨在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其核心是培养儿童的审美体验与情趣。每一堂音乐课、每一首好的作品,对学生都是一种积极的体验。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启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最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体验,他们的感受才能深刻,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从而真正走进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朱文华.音乐教育人文特征的探究[J].内蒙古艺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