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博喻建构篇章隐喻的神经学基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博喻建构篇章隐喻的神经学基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文章旨在考察博喻建构篇章连接的神经学基础。隐喻的神经理论认为,主观经验和感觉运动经验的并存连接同时激活了对应神经元的连通。而隐喻的延伸过程就是在反映情景因素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中的一、二层代码之间进行交叉连接,彼此制约,相互促动的过程,正是这一延伸过程导致了博喻即篇章隐喻的形成。

关键词 神经元 连接 博喻 篇章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博喻”在汉语中也称为“联贯比”、“联珠比喻”或“复喻”。运用一连串喻体对本体进行多维的、多角度的描述,反复设喻,加深印象,提高艺术感染力,这在汉语修辞学中称“博喻”(李国南,1999:3)。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相应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模型,它们分别被表述为三个不同的隐喻:隐喻是数学映射;隐喻是投影仪;隐喻是神经连接(王寅,2006)。大脑的神经运作机制是隐喻产生的基础。本文拟探讨博喻建构篇章连接的神经学基础

1 神经层加工信息的过程

对信息的加工整合是通过大脑中神经系统的物理结构和生物化学反应进行的。研究表明,上行的感觉神经纤维在脑干部位发出很多侧枝通向网状结构,网状结构通过上行纤维,把兴奋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大部位,使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而处于觉醒状态和警戒水平。心理学家对上行网状系统的特性很感兴趣,已经证实,激活系统不仅在觉醒方面起主要作用,而且在知觉、意识、情感、动机以及学习方面也起着主要作用(叶奕乾等,1982:27)。就语言的神经理论而言,多数认知学家原则上运用下列一个共同的范式:

上层:认知层

中间层:神经计算层

下层:神经生物层

在该范式中,上层是以功能术语对认知结构和机制的描写。它包括诸如音素、动词和概念这样的术语。下层是以生物学术语对大脑的神经系统的描写。它包括离子通道、轴突、树突、突触等概念。神经计算层的作用是把两者联系起来,即对大脑的神经结构或其某个方面形成模式,然后利用该模式说明思想、语言以及其它认知功能的某些方面(莱可夫等,1999:110)。近些年认知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都是参照这一范式建构的。如莱可夫(1987)著名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兰盖克(1987)的建立在基体上的认知图式和福柯尼尔(1997)的概念整合理论等都是从下层寻找相关神经运作区域,然后经过中间层的神经计算、推理、整合进而阐释上层的隐喻等抽象概念。该范式的每一层都是真实的,都体现着解释现象所必需的理论上的本体论。其中,解释和理据是向两个方向发展的。要解释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学是如何在神经元网络中运作的,就需要一个神经计算的理论层。这一对神经元作用的解释是由中间层向下层发展的。它属于至上而下的解释。而位于神经计算层上的神经线路则是由神经生物层上的物理结构(如脑地形图、中心一边缘接受区域等)至下而上激活的。它也同样可由认知层上的诸如预设投射和其它扩散激活效应所促动。认知层上的结构则要求至下而上的解释。如博喻的意象图式结构是由脑地形图和神经脉冲给予部分解释。而博喻的事件结构的本质和语言学方面则是由神经肌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得到部分解释。它们都是在三个层面上先以上层中的某一个语言现象为定位,再经过由下层向中间层和上层发展的方式得到逐步阐释。

2 生成隐喻的神经机制

莱可夫(2004)曾通过其展示的一个被实验的猴脑的大量电脑图片证明:当试验人员观察该猴子的颞皮层的一个神经元对各种图形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时,最后发现是猴爪的图形对该神经元的刺激最强,说明这个形象在猴脑的认知区域占有位置。这种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说明,大脑能产生具体形象思维,它以图式或表征为思维材料,形成言语形象思维和言语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人获得周围世界的信息的唯一途径是感觉器官。感觉得到的客观世界存在的无限多样的信息,通过改变神经脉冲的频率(就是调频)而象旅客乘车那样地加载到神经脉冲上去。神经脉冲沿着无数传导路径,沿着各条神经纤维传送到大脑。神经脉冲按空间和时间顺序进行的组合,和它们使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和抑制,构成了知觉形象的神经生理机制。当一个人知觉某个对象的时候,上述的神经脉冲按空间和时间顺序进行的组合,在他的大脑皮层中引起一群神经元(脑细胞)的兴奋,就产生了映象。这群神经元能够形成时间上相当稳定的组合,这种组合称作“神经元模型”。建立起了“神经元模型”,也就是形成了表象。记忆和回忆的机制正是这样的(周昌忠,1983:27-28)。隐喻的神经理论认为,主观经验和感觉运动经验的并存连接同时激活了对应神经元的连通。换句话说,两种经验之所以能并存,是横跨神经网络中的永久性神经连接所致。这种连接导致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激活,解释了人类基本隐喻是如何被习得的。神经元连通论可以合理而又科学地解释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机制(王寅,2006)。根据人的大脑中不同的分工区域,如果右半脑的神经元受到损伤,尽管对左半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有时该侧建立在右侧形象思维基础上的抽象思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皆可说明在认知上首先对神经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进行本体探讨是深层解构语言现象(包括隐喻)的实质问题。

3 神经联结导致隐喻延伸

神经系统在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前首先需经过代表信息的条件刺激和感觉器官对该刺激的感知这些初始阶段。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起一种信号作用,又称信号刺激。信号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两种。第一信号是现实的具体信号,它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是语言的词语所构成的刺激。大脑对第一信号产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种高级神经活动能把直接刺激转化为引起机体各种活动的信号。大脑对第二信号产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种高级神经活动能把第一信号转化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信号。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外部表现(王德春等,1997:50)。

对隐喻表达者来讲,隐喻的产生既有可能来自于因受外界客观刺激而产生的第一信号,也有可能来自由词汇产生的第二信号。当第一信号系统能觉察出两个客观物体之间的相似性时,这也就具备了使用隐喻的基本条件;当表达者借助表示其它概念的词语来描述第二信号系统对刺激的感受时,隐喻现象就会产生。当该表达者对被借用的概念通过联想从其所属的语场抽出更多的词进行持续描述时,就会导致话语语篇的扩大和博喻现象的产生。布朗认为当诸如“温暖”、“寒冷”、“沉重”和“愚钝”这样的词被用于描写个性和社会行为时,涉及到感觉词汇的隐喻延伸可以以“非语言世界中感觉数据的互动”为基础。埃什(1958)将此称为隐喻所指与相对应的字面词汇之间的功能相似性。奥斯古德(1953)把隐喻和“联觉”这种意象形式联系起来。根据马勃定律:(1) 每一类的刺激词主要引导出同类别的词;(2)除数词之外,在所有词汇类别中都会出现相互联想,即a和b之间作为经常的刺激与反映可以相互引起。而一个数词主要引起下一个更高位的数词;(3)对一个刺激词作出的反映频率越高,其反应时间就越短。这一定律对与解释同一语场的词汇被用来对一个现象作持续性的直白式或隐喻式描述都很有启发意义。另一方面,与隐喻表达者相对,隐喻接受者主要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对词汇而不是对客观物体产生反应。这时所形成的联想是以语境知识和世界经验为基础对相联系的词汇概念之间产生的联结。

人的理智活动是第二信号系统所支配的活动。人在外界环境中的高级定向是通过语言和思维来实现的。第二信号系统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支配者和调节者,人可以根据言语指令调节自己的行为。第一信号系统可校正第二信号系统的偏差。第二信号系统所达到的抽象使人离开现实,有时会歪曲人与现实的关系。对一个正常人来说,两个信号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或其中一个略占优势,这就是能对环境的刺激产生适当反应的基础。词语代替了第一信号系统各种动因的作用,是人不仅能对现实的直接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能对现实的词语间接反映作出反应。两者经常处于相互联系、共同活动的状态(王德春等,1997:55-56)。对隐喻现象来讲,无论客观相似性的物体作为第一信号刺激,还是词语作为第二信号刺激都只是对隐喻的初步介入阶段,而对相似性的类比过程以及对语义偏离的推理过程都发生在能进行复杂认知活动的第二信号系统。但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应也不是被动的,相对于纯理性层的第二信号系统,它更接近客观现实层。这样,对于概念偏离的校正和隐喻意义的推导最终还需要以第一信号系统提供的直接信息为参照并由此得到验证。但隐喻依赖的是这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如果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甄别而不经第二信号系统的加工整合、推理分析,也不能对隐喻作出正确的阐释和理解。这样,如果将第二信号系统中的词语作为第一层概念(即一致式词汇),而把概念变异后的词汇作为第二层(即隐喻式词汇),隐喻就是既隶属于第二层但又与第一层密切相关的“双重代码”现象,而隐喻的延伸过程就是在反映情景因素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中的一、二层代码之间进行交叉连接、彼此制约、相互促动的过程。此间,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表象是:要么是纯粹属于隐喻词汇即子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转乘推进;要么是一致式词汇和隐喻式词汇相互交织、融合发展。前者产生纯粹的博喻语段或语篇;后者形成离散式的博喻语篇。

4 结语

本文首先从神经层加工信息的过程和生成隐喻的神经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生成隐喻的神经基础。基本隐喻是横跨神经网络中的永久性神经连接所致,这种连接导致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激活。而隐喻的延伸过程就是在反映情景因素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中的一、二层代码之间进行交叉连接,彼此制约,相互促动的过程。正是这一延伸过程导致了博喻即篇章隐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杜,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