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痰瘀同治精神疾患临床诊治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痰瘀同治精神疾患临床诊治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精神疾患采用痰瘀同治思路临床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2011年9月入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析,采用痰瘀同治方法,在治疗后对32例精神疾患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采用中医理论中痰瘀同治方法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用药。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精神逐渐得到恢复,4例患者仍然出现间歇性精神恍惚状况,2例患者顽固性精神障碍无法根治,治疗总有效为93.8%,痰瘀同治方法较西医精神疾患治疗方法用药时间更长,但药效副作用小,患者恢复后出现精神疾病复发的几率较低,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具有一定的用药经济性。结论痰瘀同治方法在治疗精神疾患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理论;痰瘀同治;精神疾患;方法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现代临床医学将精神类疾病分为若干个分支项目,其中包括:抑郁症、狂躁症、青春期精神疾患、强迫症、老年痴呆症、癫痫等。而目前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大多是采用西医诊治的方法进行,将精神类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理采用同种方法进行诊治,将治疗的关键环节放在患者大脑的治疗方面。我院在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观察之后,决定对患者采用中医诊断治疗的方法,采用痰瘀同治方法对患者的淤血和痰进行排除,恢复患者全身经脉气血顺畅,以治疗心、肝、头部以及血管经络作为缓解周身气血瘀滞、达到舒经活络功效的主要手段。本文就我院2011年采用痰瘀同治理论治疗精神疾患的研究性课题进行分析,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1年3月――2011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32例精神类疾病患者采用痰瘀同治方法进行治疗,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27-49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6±5.2周岁。患者主要精神疾患的种类包括:抑郁症、狂躁症、青春期精神综合症、痴呆症等,患者基本体征表现为:精神失常、性格多变、语言能力出现障碍、心烦意乱、狂躁不安等。对患者基本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患者面色多显黯淡、舌苔出现青紫色、弦脉滑而有力,有患者狂呼不止,一部分患者在又表现为大便干燥、赤黄,味腥臭,有长期淤积滞涩,患者痰液粘稠,且呼吸频促。

1.2方法根据本院结合中医理论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采用痰瘀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针灸疗法辅助,行血通络,化痰除湿。对患者进行中药调配:桃仁12g,竹茹12g,海石30g,大黄30g,丹参30g,柴胡8g,菖蒲12g,礞石10g,生甘草10g,琥珀另包5g,郁金5g,枳实10g,姜半夏10g。中药的调配主要是对患者痰液瘀滞进行疏通,达到疏通化瘀的功效,所有中药采用煎服的方式,每日1副,每副2次,早晚各服用1次,14天为1个用药周期,先对患者进行2周期的中药用药观察,对患者疗效进行分析。

在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痰阻塞的同时,需要加以施行针灸辅助治疗,使患者周身经络通畅,首先采用针灸穴位治疗,分别对患者的内关、风府、后溪、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入中施以毫针,患者在针灸过程中保持留置针时间在20-30min之内,并且可以再运针2次。此外,为了确保患者血流顺畅,达到静脉舒畅,还需要对患者大隐静脉进行放血处理,可以使用三棱针锥刺患者大隐静脉,放血量在50-120ml左右,阳陵泉锥刺放血20-50ml,待患者针灸结束之后,患者进行休息静养。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严格配合中药的服用流程,并且不宜饮食过于辛辣、油腻,要多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进行生理盐水的补充,患者在服药期间建议服用流体或半流体食物,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够配合药物对体内淤血和痰液的顺利排出。通过观察,患者在用药3-7d内逐渐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的情况,且患者直接排出带有黑色粘稠物的痰液,痰液排出量在7d后逐渐减少,患者大便由干燥赤黄逐渐转变为黑色粘稠,带有刺激性恶臭。患者在调养期间的饮食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建议患者家属烹制稀粥,可以适当加入红枣、花生等,便于补充患者体力,同时患者出现黑色大便和痰液的同时,可以采用适当的营养进行调养,做到祛痰调气,医护人员在此期间要多观察患者的基本体征,并做好病历记录。

1.3疗效评价对精神疾病患者基于中医理论角度施以痰瘀同治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精神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标准》对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效果评级: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5-28d内,精神逐渐恢复清醒,神志清晰,有一定的判断力,对患者基本体征进行观察,患者舌苔逐渐恢复红润,弦脉有力,且患者排便正常,无痰液淤积;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5-28d内,精神有所恢复,有自我意识,并且能够做到基本的判断,情绪调控得以恢复,患者基本体征表现为舌苔出现淡红且湿润,弦脉趋于稳定,排便规律,便秘情况初步得到缓解;无效:患者精神状况无恢复,精神疾患病征并未消失。

2结果

对本院32例患者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施以痰瘀同治方法,患者在治疗28d内得到一定的恢复,其中26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神志基本达到恢复,且患者已经拥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28d后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间歇性精神紊乱情况,通过后续辅助药物治疗,患者在50d左右有一定恢复,患者基本意识得到恢复,具有一定的判断力;2例患者由于精神类疾病发病时间在3年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改为西医脑部损失配合精神性药物治疗。痰瘀同治对精神疾患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8%,对患者进行后续随访观察,患者并未出现反复性精神性疾病的发作,且配合精神类药物进行日常控制,没有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

3讨论

目前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大多是采用西医诊治的方法进行,将精神类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理采用同种方法进行诊治,将治疗的关键环节放在患者大脑的治疗方面,而本研究采用痰瘀同治法对32例患者治疗后,3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8%,对26例痊愈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病情复发,疗效较为稳定,充分显示出痰瘀同治法对精神疾患临床有着显著的疗效,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柯志颖.“痰”病证治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2]刘兴方.痰瘀同治、解毒通络法治疗1、2级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挖掘及疗效观察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韩学杰.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9,05:212-214+242.

[4]李辉.中医痰瘀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5]薛轶燕,苏励.痰瘀同治法临床应用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0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