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合唱艺术在“学堂乐歌”时期的风格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合唱艺术在“学堂乐歌”时期的风格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音乐史上,近代“学堂乐歌”时期,在我国整体文化思潮的强力驱动下,一种与中国传统音乐大相径庭的新的音乐形态――合唱艺术,开始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国人面前。正如汪毓和先生所说“学堂乐歌的发展,标志着我国民主主义新文化在音乐领域里已吐露出新的幼芽,它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而且还使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在我国得以确立和发展,为后来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及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由此可见,“学堂乐歌”时期的合唱艺术同样具有开“先河”的重大意义。

一、“学堂乐歌”时期合唱艺术的审美特质产生的文化背景

该时期的合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态,出现在中国音乐发展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的产生是以整体的社会革新为背景的,在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学习西方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的情况下,中国合唱艺术也将西方音乐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在人民大众文化的背景下,投入到旨在改变国民麻木颓废的精神状态的启蒙运动之中。笔者认为,尽管中国合唱艺术产生之初就以“育德”作为最终的目标,但是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并从一开始就以儒家思想为本的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审美意义上的区别,在“新音乐文化”产生之前,它的审美是基于一种社会的道德水准,而不具备独立的意义。正如李莉在《“学堂乐歌”创作中的“经世致用”思想》一文中所说的“音乐仿佛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它代表着封建士大夫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冀望”显然,新的观念和新的教育思维需要的是大众的、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合唱艺术风格特点,因此,在文化转型的环境中,中国新兴的艺术门类――合唱艺术自其诞生起就具备了其特有的风格特点。

二、“学堂乐歌”时期合唱艺术的风格特点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与十九世纪末西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流传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容置疑,本时期的合唱艺术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在其内容与形式上,体现了一种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与西方古典音乐美学的独特的审美特质。

1.优美淡雅、质朴明快、朝气逢勃、积极向上

分析我国早期音乐家李叔同创作的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春游》,我们便不难发现它具有优美淡雅、质朴明快、朝气逢勃、积极向上的审美形态。该曲为三部合唱,音乐淳朴自然,歌词清丽淡雅,旋律、和声、曲体都写的十分工整;全曲以二度三度音程进行,甚至低声部与中声部是以同度与级进为主;这种特点无疑是学堂乐歌面向大众的体现;本曲的音域较窄,也是由于学堂中学生年龄较小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乐歌能广泛流传,全曲为方整的四乐句,调性为大调式,这与其“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是有关联的,因为该时期的合唱要的是大调色彩,要的是中正之音,促人奋发,使人意志坚强。另外,本曲的歌词是积极的、抒情的,其明亮向上的旋律配上有积极意义的歌词,整曲表现出一种健康积极、朝气蓬勃的音乐形态特点。于1992年11月16日,被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交流活动艺术委员会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合唱曲。

2.中西合璧、似中非西

根据张静蔚先生统计,目前发现的1919年以前的学堂乐歌有一千多首,其中采用中国传统曲调填词的有十六首,创作的曲调有六首,其它的采用外国曲调。就合唱作品而言,本时期的作曲家所创作的合唱作品主要有《春游》(三部合唱)、《离别》(二部合唱曲)等;其它的如《采莲》(三部合唱)、《毕业生之别》(二声部)是采用德国歌调填词;而《古从军行》(三部合唱)是采用英国歌调;《大中华》(四部合唱)则源自于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英雄歌剧《诺尔玛》中的大进行曲等。

我们通过分析上述合唱作品创作过程和音乐形态就不难得出:词曲的“中西合璧”和进行曲体裁是“学堂乐歌”时期合唱艺术的主要特征。这些作品与传统音乐的不同之处,正是它与西洋音乐相似的地方,它的质朴明快与西方音乐一样,具有确定的音高和规整的节奏,音之间有明确而简单的音高关系;而传统音乐则有特定的唱腔,常对一个音加以各种装饰,并且常用散板,这显然不符合合唱艺术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新音乐有着极强的传承性和民族性,而且这种新音乐和我国传统音乐又有着割舍不断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也必定体现在该时期的合唱作品之中,在这里歌词自然就成了其文化内涵的载体。该时期的合唱谱,其内容大部分为提倡科学文明、号召抵御外侮、强兵富国、宣传妇女解放和民主爱国思想等,与当时的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产生共鸣。歌词的这些内容用进行曲体裁表达最为恰当,但当时的中国传统音乐几乎没有进行曲风格的曲体可供利用,这样“中西合璧”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另外,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声乐作品几乎都是填词式的作品,它很注重歌词,而该时期的合唱作品的创作也正好符合这种传统的创作模式。由此可见,西洋音乐在与中国歌词结合并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新的面貌。如基督教赞美诗《一泓泉水》原本虔诚庄重,被沈心工填上《春游》的歌词后,乐曲风格就变得活泼、轻松和欢快了。值得注意的是,单从旋律上来看,“乐歌”合唱作品中有许多是以五声或以五声为主的,这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如《春游》、《光福之柏》以及《采莲》等合唱作品都具有这种特点。

3.雅而不俗、质直如话、以美育德

近代中国思想的先觉者们对“乐歌”的要求是在呼唤新的审美的同时,力求“乐歌”实现大众化与“以美育德”之宗旨,即要做到使“乐歌”能“质直如话”,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随着“学堂乐歌”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蔡元培提出的包括“美育”在内的“五育”并重的教育标准的实施,使得“美育”不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得以确立,而且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蔡元培在《美育》中指出:“美育者,应用于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种崭露头角的美育思想实际上已论及此时的合唱作品必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美的作品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并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

同时,“以美育德”也是该时期的合唱作品的审美标准之一,如王国维于《论教育之宗旨》中也指出“乐歌”:“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优美浅显的“乐歌”能达以陶养性情培育道德的目的。应该说,德育功能是“乐歌”推到近代新文化的历史舞台上来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一点,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是这样论述的:“盖欲改造国民之品德,则诗歌尚武之精神,无不以‘乐歌’陶冶之。”因此,我们可以说,尽管该时期的“乐歌”组成部分的合唱作品对音乐美育一定的关注,但它最终目的是以“美”育“德”。

总之,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雅而不俗的歌词、进行曲的体裁、五声性处理的旋律与和声,再加上独特的创作模式的交相辉映,使得该时期的合唱艺术成为具有‘非中似西,非西似中’的风格特点。

综上所述,“学堂乐歌”时期的合唱艺术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风格,探索出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的束缚,迎合时代精神,大胆地扬弃传统、采学西方,形成了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品格与共性化的音乐风格,其浸润着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审美特质,在改变国民精神,激发国民爱国热情的社会功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中国合唱艺术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责任编辑: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