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楚色符号下的文化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楚色符号下的文化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色彩诞生于人类早期的仪式、崇拜、宗教等最古老并带有原生性特征的偶像符号,并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而来。剖析它的本质,色彩符号是将视觉中的色彩元素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上,传达信息的一种特殊的符号,它是由能指与所指结合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中国色彩艺术史上种种色彩的形式与结构历经上万年的推进,已经发展成为凸显中国传统的色彩符号文化,代表着东方文化圈的色彩语言。

关键词:抽象化;符号化;价值观

一、色的符号化

“远看颜色近看花”,色彩以它强烈的感知与冲击先于形纹调动着人类的神经,成为视觉反馈于脑的第一点。“人类对色彩的认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物代色,如用玫瑰指代一种红色,现在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直观认识还要依靠它;第二个阶段是以物比色,如桃红、鸭黄就留下这个阶段的痕迹;第三个阶段是寓意于色,即使色彩具有抽象化、符号化的意义。”[1]如此看来,古时中国的服色制度就是人们认知色彩第三个阶段的具体表达了。明代罗颀《物原•衣原》:“轩辕始定服色。凡人严所尚服色,各依五运更之色。周公始制天子服,四时各以其色。”自周代始,服色之制屡见于史籍。《仪礼•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郑玄注:“玄裳,上士也;黄裳,中士;杂裳,下士。”士分等,色有别,色彩的标识作用在这里发挥到极致,真是达到了“远看”就已了然的效果。除了标识符号作用外,色彩还担负起了人伦现象界合于“礼”的象征,它代表着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伦理内容。

色彩被抽象、被符号、被赋予意义,主要来有意识形态的“人化”。意识形态是“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观点――比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社会或者经济阶层、一个职业群体、一个产业等等。”[2]美国学者米米•怀特将“观点”进一步扩充为“价值、信仰和观念”,认为它是一种“社会表达系统。”所谓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能够影响他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观念等精神性的因素。意识形态是一种被“一种文化的文本……特别地体现于规定着的……特殊范围的价值信仰和观念”,这种东西会“使其使用者产生特殊知识和立场。”[3]而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意识形态是由统治阶级所决定与掌控的。

二、五色之说

中国传统色彩有“正色”与“间色”之分。“正色”,即纯色;“间色”,即杂色。这一点与现代色彩学对色彩属性的认识较为接近。但中国的“正色”有“五色”,所谓青、赤、黄、白、黑。《周礼•考工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从这里看“五色”的概念从“五行”衍生而来,当时对色彩虽有着浓烈追求,但各有所侧重。五行相生、相克,人与客观世界交融中的人为的但又是客观的系统,它讲究事物之间的联系,讲究人与它所存在的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与五行对应的五种色彩即青、赤、黄、白、黑的运用自然也要符合这个规律。因此,古人从自然中发现的并认为不能从其它颜色混合得出的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为正色。《环济要略》界定为:“正色有五,为青、赤、黄、白、黑也。间色有五,谓绀、红、缥、紫、流黄也。”五色相混合可以得到丰富多彩的间色,五色为本源之色,是为正色,古今无异。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色彩逐渐分化成为代表一定阶层的象征。五色审美的色彩规范已经上升到“礼”性的范畴,五色在先秦已经形成其初步含义。《新书•服疑》记载:“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以服色区分贵贱的观念,并开始在服饰、礼仪方面显示出来。但此时服色的贵贱之分尚不太严格,大体只能以区分贵族和庶民、奴隶、而不能严格区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的等级差异,大凡‘君子’,皆可以朱、玄为服。且服色的贵贱之等级分别,都还没有制度化、定型化。”[4]

三、楚色探索

谈及楚色,人们一般反映就是红色,再问就是红与黑两色。究其原因,与楚人尚赤的习俗有关。关于楚色的探究,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考古来进行实物说明。楚墓丝织品用色繁多,发掘报告所能提供的丝织品及刺绣丝线的颜色有30余种。对这些颜色统计并归纳,楚地的丝织品大致可分为棕、褐、黄、红、黑等几种基本色调。[5]按色彩的冷暖,整体可划为暖色系列。对丝织物按品种分类后再次反观丝织物的色彩表征,专家发现,较为名贵的丝织品如锦、绣等用红较多,黄、褐等色则多见于绢类一般织品。前文我们已经谈到,色彩具有符号化及人化的意识形态的象征意义,下面就这个话题继续对楚色进行相关的探究。

首先,我们来谈谈楚人的尚赤之风。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赤为火、为南、为夏。“赤”为火,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张守节《正义》所言,楚人始祖祝融是身为日神的“南方炎帝之佐”。楚人对始祖祝融奉祀唯谨,自然会对作为日神的炎帝顶礼膜拜。[6]古人称火为“阳之精”。《后五行志》:“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河图•汴光篇》:“阳精散而分布为火。”古人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谓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有天火、地火、人火;并认为天火有四,地火有五,人火有三。天之阳火有二:真火(太阳),飞火(星精)。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味之火(纯阳,乾火)。总共阳火六,阴火也六,共十二。如此看来,作为“火”释义的“赤”与天文、地理、生产、医学有一定的联系。“赤”为南,《诗•商颂•殷武》云:“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所谓的“南乡”,大致范围指长江中游地区。以江河为界,《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这与现今中国冬季的供暖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是一致的。若以黄河为主干,以中原为轴心,重在方位,《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 《左传成公九年》记:“晋侯观于军府,见终仪,问之曰:南冠而絷之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其间也借以冠服之名再次说明了“南”与楚的关系。“赤”为夏,这也与地域和天气有关。

楚人尚“赤”可能还与周代崇尚赤色有关。这源于楚人的祖先是由北方中原地区南迁而来的中原之人,所形成的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的一种变异,是中原文化与当地原住民文化整合的结果,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其特点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干的多元文化的混合体,即所谓“亦夷亦夏”。

前面,我们根据楚墓丝织品的颜色,总结出楚色还应包括:棕、褐、黄、黑这四种色。棕、褐、黄三色可归为黄色系列,因此,楚色总共为黄、红、黑三色。刚才我们借阴阳五行探讨了楚人的尚“赤”,现在再分别对黄、黑二色进行相关的推测。

黄,五方正色之一。《说文解字》:“地之色也。”[7]《周易•坤》:“天地而玄黄。”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黄为土,居中。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土为火生,故为母子而一脉相承,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楚人版的“爱屋及乌”吧。而《释名•释采帛》:“黄,晃也。犹晃晃象日光色也。”黄也与太阳有关,故此作为黄为楚色的另一种推断。

黑,五方正色之一。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黑为水、为北、为冬。虽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相克:水克火。但五行相生中:水生木,木生火。如此追溯出来,水还为火之源。五行的生克,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联系的、整体相关的。同时也很好地被我们用来解说楚色之间的相互联系。黑为水,还从楚的地域环境启示了我对楚色之黑的思考。说起荆楚的地理特点,一个“水”就足以概之全貌。所谓“江入大荒流。”楚国可以算得上是古时的“泽国”。此外,黑与赤的关系也拉近了我们对楚色的再次联想,《说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8]玄类黑,《说文解字》:“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为黑的一种,两者比较起来,黑色深而玄色浅。玄色定为于天色。《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玄天。”中原为北方,周天子的领地,而从地理与交通位置来看,楚国亦为南方的“中原”。

综合上述,我认为楚色之根本为:黄、赤、黑三色。其中,楚人以赤为重。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延续中体现出对色彩独特的解释,其色彩理念是强调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以及儒、道之间对立的渗透与协调。而楚人的色彩价值观更是浪漫主义与热烈激昂的情感抒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性表意。“因时而类、因地而类、因物而类、因形而类、因色而类、因意而类,是与时、与地、与形、与境、与情而赋彩,是与天、地、人、物、时、空的最大限度的复合。”通过指向性的类色,复合的文化内容越多,所表达的“象”外之“象”的意境也就越高。在楚人的世界观中,色可表现一切,概括一切,色能与一切产生同构。可以这样说,楚国色彩主观意念赋彩,并不是凭空而造,它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不重模拟,而重理性、情感的凝练,同时又注重自身结构合理安排的本体价值论。其追求的是本体意境产生的愉悦,和通过对原始色彩作为巫术礼仪祈祷某种功能到传统色彩为政治、伦理道德服务转变发展的过程。

注释

[1]易思羽.中国符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34.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54-506.

[3]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7.

[4]刘兴林,范金民.长江丝绸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8,69.

[5]杜建民.我国古代颜色迷信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史研究,1993,3:17.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1.

[7]张正明,刘玉堂.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荆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98.

[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11.

参考文献

[1] 易思羽.中国符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34.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54-506.

[3] 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7.

[4] 刘兴林,范金民.长江丝绸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8,69.

[5] 杜建民.我国古代颜色迷信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史研究,1993,3:17.

[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1.

[7] 张正明,刘玉堂.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荆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