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风琴作品《归》的创作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风琴作品《归》的创作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逐步走向繁荣,呈现出风格多元化、音乐内容多样化的形式。许多杰出的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家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术,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手风琴作品。李未明的《归》就是一首典型的采用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创作的作品,本文对其创作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艺术魅力,为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手风琴;标题性;曲式;和声

《归》这首作品创作于1991年,是由李未明先生选取福建南音的曲调为主题素材,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的曲式结构及和声等技法而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这首作品旋律委婉流畅、淳朴动人,表达了饱经沧桑的海外赤子思亲、思乡、思归的深切情怀。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使得此曲无论在新奇的音响效果,丰富的层次结构,还是庞大的气势上,都不同于传统乐曲,是中国手风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初手风琴由西方传入我国,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中国文化相交融。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手风琴事业逐步提高,成果显著,进入了一个初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则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硕果累累的时期,各地学习手风琴的热潮更加高涨,这一时期专门为手风琴创作的中国作品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在音乐创作上,现代技法与民族风格的结合一直是作曲家们关注的焦点,作曲家开始了对新技法的探索、运用和创新,在思维方式上则着力于对哲理的追求。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作品,手风琴音乐更具器乐化,更能引发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其中,1991年由李未明先生创作的《归》便体现这一创新型特点。

二、创作特征

1.标题性特征

音乐能够表达情感,而且音乐内容主要是情感内容。①鲜明的标题能够使作品的音乐语言更具生动性、充实性和丰富性。相异于文学作品,作曲家不可能把每一个想要表达的情感细节都精致入微地刻画到音乐中去,而选择标题这种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方式,不仅引领了听者欣赏作品的思绪,更加深了音乐内容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归》这个标题则可以很轻易地勾画出作品的主题,音乐尚未响起,听众便能联想起思乡、迫切归乡之情。音乐的标题性是中国手风琴音乐作品共有的一个特点,几乎每首作品都有自己的标题和符合这些标题的丰富生动的形象。

2.曲式特点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方式,是音乐构成的因素之一。②《归》全曲共199小节,是双主题变奏曲式结构中具有复三部曲式结构特征的作品,曲式图示如下:

双主题变奏:

乐曲为g小调,是有引子和尾声的三段体。乐曲开始是引子部分,引子一开始,就以强有力的不协和和弦结合风箱震音的奏法,表现一种激动、迫切的心情。

A部(第1―64小节)包含第一、第二两个变奏,为D角雅乐,乐曲主题朴实无华,充满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3―18小节为音乐主题部分,也是结构的第一层次。第18―34小节为第二层次,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变奏一含有三声部的复调思维。第37―64小节是第三层次,这是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在节奏、织体、调式、调性、情绪等诸多方面都与主题有了显著的对比变化。

B部(第65―173小节),为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包含了新主题和三段变奏,在此段中,有双主题变奏曲式结构呈现。

A1(第174―191小节)是第三部分,采用第一主题的音乐基调,进一步强调了主题,表达出海外赤子落叶归根、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是全曲的高潮。

尾声(第192―198):A段主题的隐约出现再一次点题,同时伴随着右手飘荡着远去的声音,淡淡的失落和凄凉感再次扑面袭来,使乐曲所要表现的情感再一次达到高潮。

3.节奏、旋律特点

作品引子部分术语Rubato意为“自由速度”。从第2小节开始,节奏为行板,朦朦胧胧的左手和弦引出委婉动人的旋律。第18一34小节,节奏相对原主题加密,左手伴奏是省略三音羽和弦的分解琶音,使音乐情绪跌宕起伏。第37一64小节连续三连音构成的连接句,风箱力度由弱到强和不断增加的音响程度,把音乐推向这一部分的高潮。

第65一117小节,速度为快板,开始有4小节的前奏,如同锣鼓节奏的和弦音型,固定节奏型“xxx xx xx”模仿民间锣鼓节奏作为铺垫,欢快、热烈,具有舞蹈性。在此段中双主题变奏曲式结构呈现,左手为八分音符的均匀节奏,其节奏的舒展与右手的繁音促节形成统一。本段鼓点节奏与旋律密集交叉。

第118―174小节旋律较为舒展,与前面较紧凑的节奏形成对比,但其中快速的华彩部分仍然表现着非常欢快的气氛。

第175―191小节,此段突破了传统的旋律进行模式,由八分音符逐渐转为64分音符的华丽的快速上行进行,运用模进手法,风箱震音,双手八度进行,连续三连音震音节奏及同音反复强调等手法动力性,渲染了激动人心的辉煌效果,把全曲推向高潮。

第192一199小节是尾声。开始一个自由速度流动的上行旋律,作为转折和铺垫,使激动的情绪得到平息。全曲结束在大调的三级大和弦上,新颖而明亮,使乐曲所要表现的情感再一次达到高潮。

4。调式、调性特点

这首作品选取福建南音的曲调,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

第1―64小节为D角雅乐,角调式色彩是柔和而有些带有压抑的。左手伴奏始终为D角调式角音和羽音(主音与下属音)循环交替的形态。

第65―174小节大量运用离调:

A商D商G商C商D徵E徵D宫

(69-79)(80-87)(90-101)(102-113)(114-134)(135-150)(151-152)

G宫C宫E商A商A宫bB宫B宫

(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74)

本段进行了频繁的转调与离调,使音乐情绪逐渐高涨。三段变奏(变奏一:80-89,变奏二:90-101,变奏三:102-109)的调式从整体上来看,以商调式为主,逐步向上属方向过渡,属近关系转调,强调调式色彩上的对比,运用模进的手法进行转调。

从第132小节,以左手的小二度长音持续进入转调过渡句。

乐曲最后在D角调式的角和弦和宫和弦的强力推动下,结束在角和弦上,带给人们无尽的思索与回忆,加之以大三和弦的明朗色彩,让无数思乡的人们心中升起了希望。

5.和声特点

这首作品充分的结合了西方的和声技法,引子由不协和的七和弦,以连续三个转位上行,结合风箱震音有力奏出,初步展示了乐曲的感情基调,接着以三连音的节奏形态推到升五音的Ⅳ6(增三和弦),造成极其不协和的音响,表现了迫切的心情。

第1―64小节,左手伴奏始终为D角调式角音和羽音(主音与下属音)循环交替的形态。打破传统的主持续的和声手法,推动了乐思的发展使其具有流动感。

第69-70,第80-81小节中,右手和声构成是以正代偏的调式徵和弦。第74,78,85,89小节中,在中国民间曲调下方的和弦选配原则是按西方和声技法配制置的和弦(调式徵和弦),这种手法体现了作曲技巧上的中西和壁的观念。

第90-101小节为变奏2,加入了双手声部思维,旋律嵌上纯五度关系

透出民族特色,使音响空旷辽远。

第137-145小节和146-148小节分别为增四度的徵和弦与宫和弦的分解和弦。

全曲最后结束在角和弦上,升三音的开放式和声,带给人们无尽的思索与回忆,加之以大三和弦的明朗色彩,让无数思乡的人们心中升起了希望。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典型的借鉴西方现代化作曲技巧,保持民族神韵的作品。此曲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调式调性和审美观念,使旋律含蓄而有韵味。在作曲技法、和声配置、风格特点以及表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中国手风琴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近年来虽涌现出一些《归》这样的优秀作品,但远远跟不上客观的需要,因此需要更多的优秀作曲家与理论家共同来参与手风琴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创造出更加光辉的未来。

注释

①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音乐研究》,1991年第4期

②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高洁.90年代中国手风琴音乐综述.《中国音乐年鉴》.1999.

[2]申波.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杜宁.手风琴创作中的和声问题.《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4]宋正.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与创作特征.第37卷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11月.

[5]张杨.建国以来中国手风琴作品发展轨迹探微.2005年4月12日.

[6]陈刚,芮艳.论手风琴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2005年第9期.

[7]陆琳霖.浅析手风琴音乐中的近现代作品.2006年12月.

[8]巴雅尔,龚易男.论中国手风琴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五卷)第一期(总第十五期).

[9]林琳.乐曲《归》的音乐与演奏分析.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