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山地公园的游步道设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山地公园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空间格局具有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公园逐渐成为城市景观设计关注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山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理念,并对其在总体设计中应考虑的景观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游步道
前言
山地公园是指具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憩娱乐、运动健身、科普教育和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公园绿地。鉴于山地公园独特的地貌及区位特征,本文主要对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进行分析。
1.游步道设计分析
游步道在公园内具有交通、引导游览等多方面的功能。游步道所呈现的线性景观对丰富公园景观内容和表达历史或文化内涵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游步道与周边环境合理融合,构筑特色的步道景观成为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一个重要课题。
2. 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具有交通、引导游览等多方面的功能。游步道既是路,本身也是景。不仅是组织景点、景物的纽带,也是游人视觉与身心体验的实体和载体。因此,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公园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绿地,生态性原则是其最根本性的原则。在步道建设中不可避免会对步道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游步道的设计及选线定线中首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2 功能性原则
游步道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
(1)交通导览功能。游步道是为游览赏景而设的,为游人创造最佳的观赏时空,使游人游览获得步移景异的效果,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自然风景画卷,有机组织景区交替更迭,使游人充分感受到园林艺术之美。游步道规定和引导着游人有序的流动,这种有序的组织不仅起到约束游人的随意性,也能尽量减少游人对资源的破坏,保护了公园的生态环境。
(2)科普教育功能。公园具有强大的科普知识宣传及环境保护教育功能,游览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知识、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游步道可为解说、展示科普知识提供平台。
(3)康体健身功能。旅游对游人来说是一个审美和让人心情愉悦的过程。通过公园内游步道的引导赏景,让游人心情得到全身心放松的同时达到一种康体健身的目的。
2.3 融合性原则
成功的游步道及其附属设施应完全融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之中。游步道的环境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步道的材质、色彩以及线形等方面,应做到顺应自然、融于自然。
2.4 艺术性原则
公园作为一种景观展示的场所,园内任何元素都应该是美的体现。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的游步道不但可为游人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也会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品位。
3.步道的选线、定线
步道是提供及协助游客进出公园的重要公共游憩设施,任何观光游憩行为都必须透过步道的使用来完成。山地公园一般地形较为复杂,步道的勘察设计难度较大,对山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步道选线定线的合理性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山地公园步道的设计应坚持按照如下选线定线的方法与程序进行操作。
(1)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包括地形图、GIS影像图、现场照片、书面调查报告等。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了解原有道路的路线、景观资源、敏感地带的分布等,结合资源保护规划、景观规划,初步确定步道的路线。
(2)现场踏勘与优化。对初步选线的步道沿线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以地形图为基本参照,详细记录初步定线区域的地形特征植物群落景观特点及不利条件,提出步道选线的优化方案。
(3)步道选线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根据现场踏勘和优化选线的结果,预测和计算步道长度和行走时间,粗略估算步道的建设投资成本,分析所选线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预定步道的线路。
(4)复勘与定线。对预定的步道线路再次进行现场放线踏勘,以保护资源、景观最佳、保证安全及投资最少为原则,选择最佳的步道线路。
4.步道自身景观因素的确定
步道自身的景观因素包括步道的宽度、坡度及步道的材质因素等。
4.1 步道宽度的确定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60m2是比较符合游园舒适度要求的,即人均占有游览面积为60m2/人,游人容量取人均单位规模指数为5m2/人。一般市、区级公园可进人活动的面积约占公园总积的30%,而其余70%一般为不可进入区域。由此可知,山地公园游步道的平均宽度可按公式、、进行计算得出:
4.2 步道坡度的确定
一般公园步道的坡度以低于7%为宜,并设有1.5%~3.0%的横坡以利于地面排水,同时可起到防止步道生青苔的作用,提高游人使用步道的安全性。当步道的坡度超过24%时应设置台阶,山地公园的主步道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次步道的纵坡宜小于18%,超过18%的应根据山体坡度的大小,可采用斜坡型步道与台阶型步道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公园主游步道的坡度充分控制在7%-12%以内,同时可做到满足主游步道无障碍通行,满足不同人群的游览需求,给游人舒适游览、观城赏景的体验感。
4.3 步道铺装材质的确定
步道铺装是公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人工设施。步道铺装景观主要由铺装的材质、纹理、色彩、铺面尺寸及铺面样式等要素构成。对于步道来说,从平面上看步道铺装是步道主要的视觉源,不同材料的铺面步道也会给人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如:路面镶嵌的石子似一朵朵跳动的浪花、起伏的音乐,给人自由浪漫的感觉;木材铺面有柔软细腻的质感;石材路面会给人坚实牢固之感。
5.步道周边景观的处理
步道是连接各景点的纽带,步道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人造风景线。游人对不同类型的步道特色方面重视顺序依次为:沿途景观、铺面材质、步行时间、步道宽度、困难程度。可见,步道周边绿化景观因素在步道景观各构成要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公园步道设计中对于周边绿化植物的搭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首先为提高行走的舒适性,步道两侧相应种植遮荫及开花植物以增加步道周边的绿化率和观赏度;其次对于妨碍行走的乔木、小乔木或灌木的侧枝给予剪除,在步道遇到原有较大树木的情形下,在不妨碍行走的情况下予以原地保留对步道进行绕行设置的方法;再次,在步道周边视线可达的地带尽量种植花灌木与地被,以提高公园的观赏度。
6.步道附属设施的选择
步道景观构成除自身景观及周边绿化因素外,还包括步道附属设施。步道附属设施主要包括:指示设施、解说设施、休憩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步道附属设施本身也可建立自己的面貌,也可形成一定的形式,创造一定的意境。步道附属设施与环境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景观品质与文化品味。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护生态为核心,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手段,以环境为布景,使游人在游览中得到美的体验,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在游步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因素、技术因素,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做到游步道合理、自然、美观、和谐和富有人性化、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涂志川. 园路规划设计浅析.[J]. 福建建设科技. 2004.
[2]华欣,杨宇c,罗言云.生态型山地公园植物规划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2011.
[3]邓玉涛,张景群,李厚华.基于红色文化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以延安市凤凰山公园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