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落实五个“实”教好古文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落实五个“实”教好古文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古文献研究是一门朴实的学问,古文献课程教学也应崇尚实际与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五个“实”,即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教学用例尽量提供实据、教学手段注重操作实践、教学信息努力追踪实时、教学活动力争取得实效,这样才能不废空言,不虚此教。

关键词:古文献 教学 实

古典文献学(或全称中国古典文献学,或简称古文献),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不过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与古文献研究内容似乎相差甚远,学生兴趣差别也较大,这门课教什么,如何教,成为一大问题。教师把握得好,充分激起学习兴趣,可以整体提高学生的;稍不用心,课堂内容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则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际,我觉得要讲古典文献学课教好,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五个“实”。

一、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

高校中文系学时有限,科目众多,分配给古典文献学课程的学时往往只有2-3个,而跟古文献的分支内容又特别多: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典藏学、古籍整理学、注释学,有时还要讲授一些四部要籍常识、文献检索、文史工具书使用等。若漫无重点、全面讲授的话,时间根本不够,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可能学生最后什么都学到一点,但什么都记不住。只有根据教学大纲。联系学生实际,精选出学生最需要的内容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来讲授。某些内容比较深奥,可精简或删除,某些实用性内容则适当增加比重。比如少讲些文献学学科发展史,以免学生难于理解消化,多讲些文献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打好根基。讲版本学时,可结合图片和实例,多讲一点版本的各种形态,让学生对书史有足够的直观了解。而宋、元、明各时期版本的特点、差异及如何鉴定等,则近似屠龙之技,与学生实际有较大距离,大可一带而过,或径行省略,只需要介绍一些参考书籍,让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学。再如讲目录学时,可多介绍一些四部要籍,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而历史上不同时期各种分类法(如六分法、七分法、四分法、十二分法等)的演变与区别,则可少讲。这样学生可以对中国典籍的分类和各部具体内容有一些基本了解,不会茫然无知。又不至于觉得枯燥无趣。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研究学生实际和需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

二、教学用例尽量提供实据

古典文献研究崇尚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讲究言必有据,不出空言,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培养。所以课堂上,讲述某些观点,切不可信口开河,光凭记忆和印象,而是要有凭有据。尤其是有时内容事先准备不够充分,最容易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甚至在回忆过程中,无意间歪曲了事实,或在细节上留下许多漏洞。如讲古人总结出中国古籍散亡的“十厄”,但举例不详,只回忆起其中五六点,甚至还记错一两点。这样必然会误导学生,贻害甚广。叉如讲四库所收书籍很多,有几千本,好几亿字,那究竟是一两千本,还是八九千本呢,究竟是三四亿,还是七八亿字呢?不免让学生狐疑不解,对教师的学识产生怀疑。再如讲中国古代书籍的总数,仅据《四库全书》所收书和存目书,加四库禁毁,再加上《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中国丛书综录》所收,进行统计,得出约五万种的结论。如果有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认真查检,发现老师所述,与事实出入较大(未统计通俗小说、戏曲和地方志、家谱、佛经道藏等资料),肯定会对教学内容可靠性及教师的学识产生怀疑。所以教师课前,一定要充分备课,对课上提出的一些观点,尽量说明根据。实际教学中,偶有灵光闪现,而不能记清,也应该简单转述观点后,作一说明,表示记忆可能未必准确,课后再复核一下,下次课适当时候补充。

三、教学手段注重操作实践

古文献教学,某些内容与学生兴趣相差较远,比较枯燥,教学效果往往不佳。除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或减少外,教学手段上,教师也应该多花心思。如讲授版本一章时,教师不应照本宣科,大讲各种装帧方式、各时代版刻的差异,而是应尽量让学生看到实物,可组织学生至学校古籍室或公立图书馆集中教学或分批参观。即使无法实现,也应该设法借出有代表性的古籍(如十竹斋新印的拱花、版印刷品、套色印刷、印谱、清刻本、石印本等),或者多看版刻图录、书影之类。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像何为梵夹装,何为蝴蝶装,何为包背装,何为毛装,光靠文字表述,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佳,但教师如能仿制一些样品,课堂上演示一下。或让学生动手实践一下几种形态如何装帧,区别何在,所费不多,时间不长,但清晰明了,学生印象会很深刻。再如讲校勘学时,如果花很多时间讲校勘学史和各校勘大家的成就,学生很可能不感兴趣。如果老师能选定几段有代表性的文字(最好能够同时练习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几种校勘方法),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该书各种版本(或从网上下载扫描电子本),通过几种版本和其他材料的对勘,校其异同,写出校记,同时理清几个版本的传承关系,学生往往会积极参与,对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几种校勘方法也会有深刻的认识。总之,教师不能怕麻烦,要多从学生角度着眼,不空讲理论,而是让学生动手参与,学生自然乐在其中,所获多多。

四、教学信息努力追踪实时

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追踪学术界的动态,以及新闻热点中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关注的问题,深入追踪,趁热打铁,往往效果甚佳。如讲授版本学和校勘学时,可以补充最近的热点话题一“日本学生提出日本版《静夜思》才是李白原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讨论。同时出示国内馆藏宋代以下各种《李白集》中《静夜思》的书影,既让学生明白版本不同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差异,也让学生知道中国现藏版本的复杂情况,许多古版本,乃至中华书局《李太白集校注》都与通行本不同,并非只有“日本版”才是唯一原版。另一方面,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以往一些说法,渐渐得到更正和补充,教师应及时关注,随时修正教学内容上的一些落后和不足之处。如关于旋风装的知识,某些版本学的书籍虽然有新印的,但其内容,还是几十年前的观点,认为旋风装是指将经折装两端粘接起来,形成一个环装。其实十几年前,李致忠先生《古书版本鉴定》(文物出版社1998版)中,就已经引用国家图书馆藏旋风装《刊谬补缺切韵》的形态,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在选用教学时,也一定要注意。又如。出土文献一章,稍早的参考书(十年前出版的)并没有讲到上海博物馆藏郭店楚简的情况,但自其面世后,早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课上就必须有所补充。再如关于古籍检索,以往只讲各种《引得》、《索引》之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古籍都实现了影像数字化、材料文本化、典籍软件化。在教学中,就应注意增加对古籍检索软件的介绍,如《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汉籍全文检索》等,可推荐安装,并指导学生使用。

五、教学活动力争取得实效

古文献教学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课,一门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中国源远流长的典籍史和文化史,掌握基本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知识,熟悉四部典籍的基本内容,熟练使用文史工具书,会检索古代典籍,培养对古典文献及研究的兴趣,养成严谨治学、踏实认真的学风,并培养基本的文史研究能力。这些写在《教学大纲》上的文字,不应是几旬空言、几声口号,而应取得实效,即通过教学,在学生身上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而这实效,不仅在课堂提问、期末考试上可以反映,在古文献考研通过人数上可以反映,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论文写作的能力上,反映在学生毕业后为人做事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上。如果学生完成本课程后,撰写论文时,还不知道根据目录学知识去查找某书的各种版本;日常阅读时。不知道留心各种版本的文字异同,发现并解决问题;引用常见典籍时,还不知道选择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等较好的版本,那古文献课程的学习就不算达到取得了实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若能真正懂得敬畏历史,尊重古籍,能够努力严谨治学,崇尚实证,古文献教学才算取得实效,取得成功。

总之,古文献研究是一门实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也应该是一门崇“实”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牢记五个“实”,做到五个“实”,才能不偏离目标,不误人子弟,不枯燥无味,不因循守旧,不空费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