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对人格特征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社会高适应的人格特征常与高成就相联系。其中,性别角色定位是影响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双性化大学生具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一致性类型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赞赏度;冲突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神经质、防御性和较低的宜人性、灵活性;未分化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神经质。

【关键词】性别角色类型;人格特征;双性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0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76-02性别角色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1]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分重要的。[2]刘金花认为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性别认同的过程。性别角色的确定主要有四种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心理人类学理论。性别角色有几种类型、对人特征有何影响?文章以上问题,概述国内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和归纳。

1被试选择

研究对象为大一至大四在读大学本科生,来自文、理、艺等专业方向,男女各半。[3-5]

2工具

2.1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修订后的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该量表包括男性化项目14条,女性化项目12条,中性化项目13条,共39条。修订后量表重测信度:男性化量表r=0.939,女性化量表r=0.922,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修订后量表有较好的构想效度,男女分量表相互独立,内部具有因子的单纯性。[6]

2.2“大五”模型人格量表[7]王中会,张建新认为: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O2PI2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AI的“人际关系性(IR)”刚好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补充测量到中国人具有的特殊社会性人格特质,构成“大六”人格特质。“大六”人格模型既包含具有文化普遍性的“大五”人格模型,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特殊性的“人际关系性(IR)”,因此本研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CPAI中的“人际关系性(IR)”量表作为人格测量的工具。“大五”模型的测验包括:神经质(N),外向性(E),开放性(O),宜人性(A),责任感(C)。NEO2PI2R就是根据“大五”因素设计的一种人格量表。此次测量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6-0.93,分半信度为0.81-0.92。

2.3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8]宋丽丽,邹萍总结表明:贝姆通过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人在许多情景下能表现得更好,因为他们既具有女性特质又具有男性特质,能在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其研究还表明,双性化者更富创造性、自尊感较高、更独立、善于处理各类环境中的事物、自我效应良好。也就是说,双性化气质才是成功者的气质,才是最理想的气质。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许多场合下,要比具有性别典型气质的人表现出色。因为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同时富有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征,所以在适合男性气质情境下,他们能够表现得男子气十足;而在适合女性气质的情境下,他们又能善解人意,表现出很好的女性气质。

[9]司本斯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Q)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性中27%的人属于双性化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她们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

[10][11]研究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女大学生的确比性别典型化的自我评价更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

[12]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量表、安全―不安全感问卷、自信心测验问卷的测试,结果表明:第一,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未分化的个体,虽然与男性化气质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在高自信和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明显高于男性化,在低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明显低于男性化。所以双性化人格具有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女性化、未分化类型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程度偏低,缺乏安全感,从理论上讲,其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袁立新、卢声达关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看,双性化与男性化者心理健康状态更好,而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心理健康状态较差。此研究还表明,在男性被试中,男性化类型者比女性化类型者心理更健康;在女性被试中,女性化类型者却不如男性化类型者心理健康。

双性化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男性化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女性化者、未分化者相比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中国双性化者的性适应问题容易受影响,女性双性化者比男性双性化者更显得健康。

石艳玲[13],余小芳[14]研究发现,双性化类型的学生不管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在社会适应性上,都优于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与未分化类型的学生,这说明双性化类型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还得出,未分化类型是最不理想的性别角色,女性化类型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方面也较低,男性化类型在这两方面上都不错,仅次于双性化类型。

[4][14]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的研究表明,正性的男性化特质或女性化特质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双性化与男性化者比女性化与未分化者焦虑、抑郁水平低。

根据人格量表,在神经质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气质和双性化气质的大学生;在外向性人格特征分数上,男性气质和双性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女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在开放性人格特征分数上,双性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大学生;在宜人性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气质和双性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在责任感人格特征分数上,双性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低于双性气质、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大学生;在和谐性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化和未分化的大学生,双性化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未分化的大学生;在面子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化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双性化的大学生;在人情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化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的大学生,双性化的大学生高于未分化的大学生。[7]

3简要分析

从四种性别类型分别在男女两性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可以看出男性的性别类型分布双性化最多,男性化紧接其后,再就是未分化,女性化最少;女性性别类型分布还保持传统的女性化最多,其次是双性化,再就是未分化,男性化者最少。由此可知:第一,男大学生的性别类型主要以双性化和男性化为主,而女大学生的性别类型以女性化和双性化为主;第二,未分化性别类型并非在男女总体中所占比例最少,有时其比例还超过双性化;第三,在大学生中,无论男女,性别角色反典型化者是最少的。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具有以下人格特征:性别角色双性化大学生具有较高外向性、宜人性和责任感的人格特征,性别角色女性化大学生具有较高宜人性、和谐性、人情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性别角色未分化大学生具有较低责任感、和谐性和人情的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男性化大学生具有较高外向性的人格特征。此研究结果支持了贝姆双性化模型理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双性化的大学生人格特征既具有男性化外向性高的特点,也具有女性化宜人性高的特点,同时责任感强。而女性化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人际取向的人格特征,但神经质分数也很高。未分化型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分数较低。这一结果与张莉、冯江平的研究结果类似,证明双性化性别类型具有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同时也证明了人格特征的差异不是由于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由于性别图式的差异产生的,同样支持了社会认知理论。

4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双性化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着最佳的适应能力。此性别角色类型应该作为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指引的重要方向。并且应尽量避免性别角色的社会刻板效应影响。[15]

未来对大学生性别角色方面的研究,可以引入成就测验问卷,对被试大学生进行长时间跟踪调查,确定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决策等影响。此外,女大学生分配和就业的不利处境及大学管理与大学生活动的性别倾向,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态度。为此未来的研究也可通过揭示性别角色取向对职业选择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与自我教育指导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对人格影响是间接的、相对的。国内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没有考虑跨文化的双性化研究、男女双性化的人格差异、双性化与未分化的对比研究、双性化的负性心理问题等。所以还是应该理性看待性别角色类型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胜华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华俭,杨治良.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心理学报,2002,34(2):168C174.

[4]杨炯,胡怀林,俞乐笑.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86-90.

[5]王道阳,张更立,姚本先.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J].心理学报,2005,37(5):658-664.

[6]沈烈敏.性别角色特质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269-1271.

[7]王中会,张建新.性别、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50-55.

[8]宋丽丽,邹萍.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5(3):87-88.

[9]Spence.J.T.,Helmreich.R.L.Androgyny versus gender schema:A comment on bem’s gender schema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4):365-368.

[10]Bem,S.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84,88(4):354-364.

[11]Bem,S.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155-162.

[12]Lehman,D.,Chiu,C.&Schaller,M.Culture and psycholog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689-714.

[13]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14]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01).

[15]蔡华俭,黄玄凤,宋海荣.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J].心理学报,2008,40(4):474C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