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隋代汉白玉造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隋代汉白玉造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岐山县博物馆收藏有一组3件隋代汉白玉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其玉质洁白,造型精美,雕刻细腻,为汉白玉造像中的精品。

一、开皇十二年释迦如来佛造像

该造像为带座立像,通高69厘米(图1)。造像螺鬓,长耳方颐,眼目微启。上身着通肩大衣,袒胸。大衣前摆垂于膝下,下身着密褶长裙。右手高举于胸前施无畏印,左手外展于肋间。双足跣露,立于仰莲座上。仰莲下有榫,与覆莲套合。莲下有方形底座,底座四角各雕一卧狮。方座正面及左、右两侧面各铭刻造像题记,楷书129字(图2):

开皇十二年岁次壬子十月癸酉朔世八日庚子,清信佛弟子王贤良谨心悚惧,知善可崇,知恶可舍,良喜空无,常仰凭三宝,敬造释迦[如]来像壹区。愿弟子上从七世父母,所生父母,永离三徒,众善成辉。见(现)存之者,普获斯善。别将王贤良,世口佛弟子都督王世兴息别将贤,佛弟子王仲良、佛弟子王长通,佛弟子王摩珂,佛弟子诸口宜好。

二、菩萨立像(甲)

该造像通高41厘米(图3)。造像头戴宝冠,冠上有一尊小化佛,冠旁宝缯垂肩。上身着无领短衫,披巾顺肩而下,飘干体侧,垂至足下。袒前胸。璎珞自胸前、两肩垂至膝下又绕向身后。下身着贴体长裙。右臂弯举(自小臂处残佚),左手下垂执净水瓶。双足跣露,立于仰莲座上。仰莲下有方榫,原接覆莲及方座佚失。

三、菩萨立像(乙)

该尊造像为带座立像,通高70厘米(图4)。造像头戴花蔓宝冠,冠旁宝缯垂肩。长耳方颐,双目微启。上身着无领短衫,衣带于胸前打结。披巾顺肩而下,飘于体侧,曳至足下。下着贴体长裙。胸前佩繁缛而精美的璎珞,下垂至膝下又绕向身后。右臂上举,手执柳枝。左臂下垂,手握净水瓶。双臂戴钏,跣足立于仰莲座上。仰莲下有方榫与覆莲套合,覆莲下有方底座,底座四角各雕一蹲狮。

该组造像1979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五丈原红星村处士沟,同时伴出夯土、瓦砾等建筑遗物。造像出土时均涂有朱砂,现大多脱落了,只在造像衣纹中留有少许。根据造像伴出遗物,我们判断该处为一座古代寺院遗址。开皇为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开皇十二年”为公元592年。

隋代造像上承北齐、北周余绪’下启唐代新风,显示了过渡阶段的特点。隋唐两朝,南北统一,国家富庶,人民安乐,整个民族充满了生机和朝气,人们不再如痴如醉地去追求虚幻不实的东西,转而开始关注现实,创造反映现实的真善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浑厚、宽博和雄迈的风貌得以继承,而清癯、飘逸的士大夫情趣则被扬弃。一种符合现实真善美的雄浑(厚)、丰满、温和、华丽的美学规范,在唐代确立了人物的个性化和高度的写实性结合,是完全中国化的背景和人物。造像的表情、体态已经完全中国化,唯薄衣贴体的处理技法仍留有印度笈多式古风。

该组造像面部丰满,端庄秀丽,姿态优美,亭亭玉立,刻工精细,玉质洁白,充分体现了菩萨的柔美与慈祥,悦目怡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堪称一组艺术珍品,代表了隋代独具特色的造像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