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112例临床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112例临床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1年12月~2013年8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行针刀骨减压和针灸治疗)与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并采用Lysholms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方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其在骨科临床上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是由于关节软骨发生病理性损坏或退行性改变所致[1]。目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膝关节疼痛;僵硬;膝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和研究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1年12月~2013年8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2例,排除标准:膝部肿瘤患者;结核患者;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为(51.96±8.14)岁;病程在0.35~11.3年,平均病程为(5.41±2.37)年。患者病灶部位分为:单侧30例;双侧2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为(51.93±8.17)岁;病程在0.36~11.2年,平均病程为(5.52±2.39)年。患者病灶部位分为:单侧29例;双侧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均>0.05),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针刀骨减压和针灸治疗:根据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择最为明显压痛点3~5个,使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膝下垫一软枕,屈膝60°。常规消毒后,使用4号小针刀,沿肌肉韧带方向,刀柄于治疗点处垂直进刀至骨面:对于有骨刺的部位,紧贴骨面处原位铲磨4次,再纵行铲剥3次、横行铲剥3次,松解处有松动后,针刀退至皮下组织层,在痛点范围内刺向骨面再次松解软组织3次,若遇有硬结时将其切开,出针并加压包扎。同时给予针灸治疗。针刺选取曲泉、膝阳关、梁丘、丰隆、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鹤顶、犊鼻、膝眼等穴位,每次治疗时取6~8个穴位并且交替取穴。若患者为虚症,行针时用补法;若患者为实证,行针时用泻法。若患者关节疼痛表现为走窜状,加血海与膈俞穴;若患者关节疼痛明显,加关元与肾俞穴;若患者关节重表现明显,加足三里、阴陵泉穴;若患者关节热痛、红肿症状明显,加膈俞、大椎穴。针刺得气以后,留针达30min,间隔10min运针1次,以酸、胀、麻、重为最佳,间隔7d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屈膝90°,麻醉方法同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膝眼与髌骨边缘相距0.5cm的内侧或外侧做为穿刺点,对于皮下脂肪过多患者,选择髌骨边缘(左或右)0.5cm处做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将玻璃酸钠25mg注入关节腔内。若患者膝关节处有积液时,先将积液抽取干净,注射完成后,在眼针处贴以创可贴并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关节处,让药物能够均匀分布于滑膜表面与软骨创面,间隔7d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

1.3评价指标 根据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优: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评分之差超过50分。良: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评分之差达30~49分。可: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评分之差达10~29分。差: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评分之差低于9分。

用Lysholms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分[3],总分值为100分,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越好。

采用视觉模拟方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4],按疼痛程度轻与重,分值依次为0~10分,评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把百分率确定为参数数据的表示方法,参数比较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膝关节活动功能和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是较常见的慢性关节性疾病,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损伤、肥胖、过度负重、关节畸形、炎症等有关[5]。由于膝关节腔内软骨的损坏与改变,导致膝关节内间隙变得狭窄,关节应力传导失衡,致使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另外,关节软骨的损坏还可使其周围组织出现炎性反应及局部渗出,在炎性介质刺激下,软组织可发生粘连、痉挛等,使膝关节处的神经组织受到卡压,从而使患者出现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6]。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针刀骨减压治疗和针灸治疗,其中,针刀骨减压治疗是通过对软组织的挛缩、粘连、增厚等部位的松解作用,而达到释放关节腔内压力并恢复其力学平衡的目的,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而针炙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其充分发挥了活血止痛、疏通气血之优势,其中鹤顶、膝眼两穴可通利关节;犊鼻穴可祛风湿、利膝关;血海穴可调血清血;阴陵泉清穴可健脾益肾、清利湿热;阳陵泉是筋之会穴,可治疗筋病。通过针灸诸穴,可达舒筋活络之功[7]。

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玻璃酸钠的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钠,当机体合成出现障碍时,将高浓度、大分子玻璃酸钠注入关节腔内,其可起到增强关节液的功能,达到延缓软骨退变程度,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的目的[8]。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关节活动受限情况改善程度和疼痛情况都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行针刀骨减压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鹏.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2例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0):78-79.

[2]王海龙.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8(07):37-39.

[3]张立国,陈康.针刀松解术加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3,24(08):104-105.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