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中生自卑心理的调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生自卑心理的调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学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丰富的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本文对高中生自卑心理的调节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自卑心理 调节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40-01

自卑,在心理学上特指由于与合理规定标准或其他刺激物比较有差距,而产生了评价差异,进而导致的主观低落、悲伤等负面心理状态。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对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释,称其为自卑情结。自卑心理即是驱使人变得更优秀的力量,又是阻碍自己尝试成功的利剑。高中学生年龄处在青春期,既敏感又脆弱,产生自卑心理如不能正确引导,将很可能导致人格不健全和性格缺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

1 自卑心理的危害

1.1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在自卑者中,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悲伤、恐惧等)很常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而学生往往表现为自闭孤僻,学习上进心较差。

1.2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长期的自卑会使人产生生理方面的变化,造成某些器官受损,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

1.3 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为认知能力欠缺使人不能正确地对待问题,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2 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2.1 家庭环境的原因

童年时期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刻而长久影响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家认为,在童年早期形成的自卑感,到了青年期,依然会在各种场合中表现出来,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认识。不少同学因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经济状况不好、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而造成肉体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极度自卑。

2.2 个体的原因

人和人不光有家庭背景的不同,还有性格和一些先天因素的差异都可能引起学生的自卑。如:遗传对个体的影响;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和缺陷会引起消极的心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分看重自己的缺点和不如他人的地方;不良的个人归因方式;消极的自我暗示等。而学生缺乏成功的经验,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都是导致自卑感形成的重要原因。

2.3 学校教育的影响

老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学习老师的知识,学习老师的做人,也模仿着老师的言行举止。老师的思想性格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性格缺陷,素质不高,对学生的不当评价和对待,很可能导致学生个体自卑心理的形成。学校中同龄人也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同伴对他的看法,与同伴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合群程度等等,都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4 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显得极其复杂,因此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认为社会大复杂,人生之路太坎坷、太曲折,认为自己不能适应这样的社会,从而感到前景渺茫,悲^失望。

3 教师如何调试学生的自卑心理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人们认识到自卑的心理,希望改变现状,克服自卑心理,从而导致对优越性的追求,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那么如何来调适学生的自卑心理呢?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重视不良心理给学生带来的学生困惑和痛苦,通过在平时的接触中积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言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应该谨慎处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获得了学生的信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自卑心理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个人不正确的评价――过低评价自己,过高评价别人,缺乏自信。因而克服自卑心理的首要途径是提高认知水平做起,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发挥心理优势和潜力。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只有对此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3.2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自励、自强、自信

针对自卑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应采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引导他们自我激励,增强自信、不断自强,要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用爱心叩开他们的心灵,帮助并引导他们进行恰当比较。不断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从而增强自信心

3.3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说即使自己处在不利的地位时,也要鼓励自己,增强信心。注重自我暗示的重要性同时,告诉自己凡事不应当期望太高,要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开始。从这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成功中不断获取胜利的信心,逐步摆脱自卑的阴影,走向自信。

3.4 鼓励其积极与他人交往

通过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向他人倾吐心声,并了解他人的长、短处,在比较中客观认识自己。尤其是有意识地加强与性格开朗、乐观、具有正能量的学生交往,这对于克服学生社交自卑感更有益处。教师要发掘赞扬每一个人学生的成功和小小进步,须知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亮点,通过发掘其亮点,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比他人差,从而能找回自己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加绵.阎诏自卑心理的识别与调节[J].政工学刊,2010(11):71-72.

[2] 张晋良.关于学生自卑心理的调节和消除[J].考试周刊,2007(28):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