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78例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78例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999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出血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法进行临床诊治,再选取同期同病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诊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妇产科; 出血性疾病; 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113-02

doi:10.14033/ki.cfmr.2016.22.059

出血性疾病是妇产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指患者因血小板数量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血管壁异常等问题,导致止血功能出现障碍,造成患者在轻微损伤后出现流血不止或自发性出血的病症[1-2],因此必须加强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随机选取1999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出血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法进行临床诊治,再选取同期同病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诊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999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出血性疾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同病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40.7±4.8)岁;出血量200~2000 ml,平均(1020.4±35.5)ml;出血原因:子宫肌瘤28例,妊娠瘢痕33例,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43例,产后出血或其他原因24例。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20~61岁,平均(41.4±5.1)岁;出血量200~2000 ml,平均(1013.9±40.3)ml;出血原因:子宫肌瘤26例,妊娠瘢痕3例,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15例,产后出血或其他原因6例。观察组78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40.3±5.0)岁;出血量200~2000 ml,平均(1035.8±38.5)ml;出血原因:子宫肌瘤2例,妊娠瘢痕30例,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28例,产后出血或其他原因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无家族病史、手术史以及药物过敏史等,无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给予患者缩宫素肌肉注射以及口服(或静脉滴注)止血药等常规止血方法进行诊治。

1.2.2 观察组 应用介入疗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给予患者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或者单纯性进行栓塞,如有休克表现即行抗休克治疗,而后根据Seldinger’s技术对患者实施股动脉穿刺,并进行置鞘操作,经导管鞘引入5F导管。之后对患者实施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术以及子宫动脉造影术并进行DSA拍摄后,于患者双侧子宫动脉内实行超选择性插管,并经导管进行药物灌注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介入治疗。最后借助透视条件下将适当的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注入子宫动脉内,如果患者的血流速度明显下降,且造影检查显示基本没有子宫动脉末梢分支,则表明手术成功,双侧子宫动脉实行相同方法操作完成。拔出导管及导管鞘后对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后6 h,叮嘱患者保持患肢伸直(持续12 h),并进行常规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经过临床诊治,患者的出血、昏迷、休克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没有出现复况。显效:经过临床诊治,患者的活动性出血症状显著改善,其他各项临床症状均基本消除或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经过临床诊治后,其活动性出血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经过临床诊治后,其出血症状无减轻,需进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即为治愈、显效和有效患者在患者总例数中所占百分比[3]。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随访调查显示,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为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二胎生育人员的不断增加,育龄妇女的妊娠次数和妊娠率不断增加,这也导致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4]。由于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病情复杂,诱发病症较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创伤、瘢痕妊娠以及恶性肿瘤等均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出血性疾病,且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容易造成复发,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日常生活危害严重[5-6],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治疗出血性疾病成为当前妇产科临床的重要课题之一。子宫动脉栓塞疗法是近几年临床上新兴的一种介入治疗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7]。临床研究表明,在本文随机选取的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79%和96.15%,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36.00%和7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26%,低于常规患者的24.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杨帅,孙昱,李凯,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773-1774.

[2]江翠兰.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168-170.

[3]李娟.血管介入性治疗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3):107-109.

[4]朱丽霞,胡建铭,刘琴.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妊娠相关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4):1051-1052.

[5]霍竹惠,赵菊芬,杨柳风,等.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中医学装备,2014,11(12):239-240.

[6]牛景艳.妇产科出血性疾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文献杂志,2015,2(1):63-64.

[7]李葆敏.20例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