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重视操作实践的学科,学生的自主探究是计算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理论阐述

吴建辉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任务驱动有四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本文将以这四个环节为基础,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学习主体,提出适合学习主体的具体的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将其完善为创设情境―建立分组―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以下将针对这五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创设情境。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

第二,建立小组。学习小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一个整体把握,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短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等基本情况,这是保证合理分组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小组人数的确定,一般来说,在计算机学习中,每个小组人数保证在4~6人比较合适,人数过少无法集思广益,人数过多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无法顾及每个学生。三是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相当,保证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长短处保持均衡,这样才能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个相同的起跑线,保证各小组之间进行公平竞争,激励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确定任务。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方法的主线,任务的分配由教师负责,这一环节的内容如下:一是任务量的布置量和难度要适中,因为任务过分复杂或任务量过大,学生很难按时完成,会直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任务过于简单或任务量太小,没有挑战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失去分组讨论的价值。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机房的数量和机房的上机情况。三是课前任务的布置:教师分配给学生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学习内容,经过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讨论出问题的解决方式,下一次课时由教师随机抽取学习小组,由小组代表进行课前发言和程序展示,并且由老师或其他小组的同学向该小组进行提问,考查小组的任务落实情况。四是课上任务的布置: 在课上遇到值得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交给学生进行课上讨论,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所以要注意小组讨论的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实时解决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五是课下任务的布置:教师将课下任务分配给学生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考查每个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是整个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布置好学习任务后交由学习小组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对于较难完成的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如提示需要查阅的资料。一是组内学习,这一环节需要发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小组成员经过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互相交换想法,在小组讨论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二是小组之间的学习,由各个小组将讨论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整理出来,在小组内选出一个代表,通过各个小组代表互相讨论,对解决方案进行指出和修正。

第五,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分为四个内容:W生自主评价、组内评价、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一是学生自主评价,学生通过自己回顾反思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进步方式和组内讨论参与度,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主观评价。二是组内评价,由小组成员通过近期的组内讨论对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知识的掌握度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三是各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可以针对教师分配的任务随机提问,考查小组整体的任务落实情况,并以此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在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使各小组形成集体意识,增强各小组的凝聚力,鼓励各小组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四是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课上随机提问结果来检查学生的任务落实情况,并以各小组对问题的参与度与回答情况为考查依据,以这两项为依据为每个学生打分,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

三、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使用路径

将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时需要考虑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根据传统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课堂创新,以“PPT建立与使用”一课为案例,以下是该教学法在传统课堂各环节中的创新性应用。

第一,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教学中可以使用生活实例,提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计算机难题,引导学生学会这些难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展开教学前引入某一公司要开会进行年度财务状况讨论,询问学生该使用哪一种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议展示?使用过程中又会联系哪些已经学过的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考与解决任务过程中成功导入了新课教学。

第二,在教学演示环节使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学校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时主要是教师先将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流程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操作流程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当教师进行教学时不能将操作过程记在心中,导致后期上手实践时出现困难。在这堂课进行演示时,教师首先示范如何建立PPT文件,如何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在PPT中插入财务图标进行展示,教师借助任务教学法可以在操作演示过程中随机布置给学生操作任务,如将一个全新的财务表格下发给学生要求其在后期训练时将该表格转化为饼状图并插入PPT,学习任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带着学习任务去观看教师操作流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知识,深化操作流程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第三,在课程知识深化环节使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学校进行计算机教学应该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计算机这种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鼓励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行课堂知识深化。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将学生分组,在分组时应该保证小组内部成员计算机操作能力有所差异,在小组讨论环节计算机学习情况好的学生能够帮助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合作进行课堂知识讨论时,学生能够打破因为不懂知识带来的羞耻感,能够积极向学习好的同学去学习,学习好的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又加深了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看待同一问题会有不同角度,反而学生进行讨论能够完成知识深化过程,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新看法与新问题,此r学生与教师再进行问题讨论就能完美解决学习困难。

第四,在实际上机训练过程中使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其他知识型教学不同的地方在于上机训练,及时进行上机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操作能力上的漏洞,此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同学进行操作能力展示,小组成员推选能力较好的同学或者抽签选取同学进行展示,将做好的“公司财务状况”PPT向全班同学展示,模拟公司开会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班面前进行展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小组抽签决定某个同学进行能力展示时,整个小组同学被抽到的概率都是一致的,因此每一个同学都会加强上机操作训练,整个小组内部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在进行课堂展示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还能帮助学生小组提升合作能力。

第五,在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使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布置计算机教学任务能够及时检测学生上课学习情况,点评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表现良好的地方,建立小组激励制度,各学习小组之间可以相互点评展示状况,让展示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习奖励,表现不够好的同学有上进的动力,还可以使用量化分管理制度,将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划定分值并进行学习情况记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思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并及时改正,量化制度能够公映每个小组真实学习状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课后布置课后作业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分层任务驱动法,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布置差异化任务,让学生在自身学习能力基础上完美完成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找到自身成就感与自豪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其中包含着五个基本环节,假如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传统课堂各个环节都能够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知识、完成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进步,最后达到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优化计算机教学质量的目的,让学生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达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剑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9).

[2]丁海燕.计算机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方案[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3]祝元仲,魏小琴,河汶静.任务驱动与分组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

[4]王 琪.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

[5]博 伟,袁 强,王庭俊.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6]徐 涵.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对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