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相关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相关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icu危重患者预后情况和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蛋白摄入量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预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相关性

ICU危重患者的身体机能处于高代谢状态,所以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来满足患者身体代谢的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对ICU危重患者进行胃肠营养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明显提高预后水平[1]。为了探讨ICU危重患者预后情况和早期胃肠营养之间的关系,我院对5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并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6~87岁,平均年龄为(56.3±4.2)岁。观察组共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18~86岁,平均年龄为(55.4±3.8)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原发疾病的预防、抗感染和调节患者的酸碱度和电解质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胃营养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操作就是,在对患者完成机械通气之后,马上留置胃管的处理,完成胃液回抽,并同时采取营养支持措施,利用肠内的营养泵全天进行营养支持。通常情况下,营养液的给定剂量为250ml,浓度为2.5kJ/ml,滴注的速度为20ml/h。采取营养干预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对营养支持的剂量进行调节。如果此种方法依然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则需要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手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蛋白摄入量进行对比分析[2],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

2结果

2.1四项指标情况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蛋白摄入量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和治疗前相比,*P

2.2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发生1例尿潴留,2例便秘,3例腹泻,2例溃疡,1例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观察组出现尿潴留、便秘和腹泻各1,2例溃疡和0例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经对比,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ICU危重患者的营养指标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预后状况。如果ICU危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质下降,皮下脂肪消失等症状,就必须马上给予适量的营养支持[3]。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50例ICU危重患者进行了早期肠胃营养干预,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蛋白摄入量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治疗之后以上营养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组间对比和治疗前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对ICU危患者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预后效果。这是因为,进步胃肠的营养支持,可以加快其他器官功能的修复速度。谢敏飞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ICU危重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胃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效果良好[4]。

综上所述,在对ICU危重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李燕威.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03(18):52-53.

[2]孙丽华,李迎男,黄元元.护理新方案下ICU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7(22):16-17.

[3]蔡平伟车桂英.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11(06):2463-2464.

[4]谢敏飞杨英姿朱柳娇.ICU危重患者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北方药学,2014,04(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