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并非技术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并非技术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上期专栏刊载的《谁在麻木不仁?》一文中,我对国内本土卫生IT产业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忧虑。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中国本土的卫生IT产业,无论是从技术领先性还是服务模式,都与世界级差距甚远。每每看到像GE、西门子、东芝、日立这样的巨头活跃在卫生IT领域时,这种差距感就会更强烈。且不说中国是否具有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即便有了一些产业规模的企业,目前也很难将产业多元化的触角,伸向数字化健康产业。但国外的巨无霸企业恰恰这样做了,信息技术就是如此奇妙。

数字技术已渗透到药物研究、临床诊治、检查、影像、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中国本土企业目前所能触及的范围,显然还很窄,而且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让人担忧的是,即便是在这样一些领域,中国本土企业的答卷也不够漂亮。除却一些前沿性技术领域,要做大卫生信息化产业,还是有赖于能否克服依然沉重的传统管理体制以及观念之缚。

受困于体制之因,医保信息化在全国各地并不顺利。上海市民是全中国最幸福的市民群体之一。早在大约10年前,上海市就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实时支付。上海的出租司机说,每次看完病,只要一刷社保卡,该医保报销的部分就可以报销了,自己只要承担非医保支付的部分即可。

在“新农合”覆盖的许多地方,农民朋友看病,有的也已经不再需要垫付足额的医药费,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相应的医药费补偿。

而北京却不是这样。在北京,医保还不能做到实时支付,市民“申请”医保支付十分不便。一般的小病,企业职工通常先动用企业自己投保的商业保险支付。职工们需要小心保存好每次看病的医生处方和医药费收据,等到保险公司来报销的日子,按照保险公司提供的表单,耐心地填写一些每次必须重复的个人信息,仔细地回忆所看过的病情,然后把单据提交给保险公司,至于能够报销其中的多少,只有等保险公司的结果,要么就只好自己时不时去查一下。而要动用社会保险,则需要超过一定的额度。种种障碍,使得医保作为一种社会保险手段的功能,大打折扣。北京市卫生局也宣布年内将实现医保的实时支付。

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不是信息技术自身的问题。但是,它却抑制了卫生IT产业的壮大。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结果只有一个,畸形的管理体制,只能导致畸形的产业。

自3月初本专栏推出“信息化与医改同行”系列思考至今已有10期,并将暂告一段落。期间得到了众多卫生信息化专家和前辈的指点,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在此一并致谢。本报仍将在实务版继续推出“信息化与医改同行”系列谈,并在积极策划筹备出版《新卫生》专刊。专刊将更加聚焦于信息技术如何创新卫生管理观念、模式与服务,并且不久就可以与读者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