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悲怆”的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悲怆”的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悲怆”的艺术表现,更多地取决于作曲家不平凡的一生。无论是充满英雄气概、对理想执着和坚定的贝多芬,还是恐惧的同时却一直竭力前行的柴可夫斯基,“悲怆”都只是音乐的表现手法,是艺术家对生活情感的倾诉。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 “悲怆”

“悲怆”,不少人对这个字眼在音乐领域的了解停留在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上。在贝多芬的这首钢琴奏鸣曲中,谱子的开始处只记着Grave(重板),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但“悲怆”是贝多芬本人亲自写上的标题,因此许多人都会提出疑问:这首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何以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符合的名字实际上,这首作于1798-1799年间的标号为op.13的钢琴奏鸣曲初版扉页上,贝多芬写着“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op.81a“告别”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标题的。28/9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曰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1801年,贝多芬在给韦该勒的信上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然而,今天要在这里介绍的《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俗称《悲怆第六交响曲》中的“悲怆”与贝多芬所要表达的“悲怆”截然不同。

《悲怆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的绝笔,同李斯特的《前奏》一样,是作曲家一生经历感受的写照。柴科夫斯基的一生更加坎坷,心灵的维度更为深厚。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王国维先生的话,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作为柴科夫斯基自认为的一部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首演的六天之后,他就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该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全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柴可夫斯基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他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这里的“悲怆”,是俄国人民内心的痛苦和命运的无情。然而对俄国人来说,性格的犹豫不决并不等于丧失信念甚至死亡,内心的痛苦和命运的无情可以使他一时忧郁绝望,但并不会摧毁他。第一乐章的抗争是主动的、有力量的,决不是只有招架之功;第三乐章更是用尽气力拼命一搏,虽然愈发力不从心,但直到第四乐章绝望而预感到死亡的心灵仍在顽强地跳动。柴可夫斯基这颗饱受创伤的心早应该停息,就算他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但也决未料到这将是“最后一搏”。“我生平没有像现在这么满足过、骄傲过和愉快过,因为我确实完成了一件佳作。我知道@部作品是顶忠实的,我爱它;我过去的作品,我是绝对不爱的。”类似的情感经历在他的同胞穆索尔斯基、拉赫马尼诺夫身上均有体验,而并未催垮他们。因此柴科夫斯基很可能借此回首数十年的艰辛奋斗,“歌以咏志”。但毫无疑问的是,“悲怆”是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的写照,它引起人们对那个黑暗的、惨无人道的制度的永久的怀疑,从而激发人们为自由、光明、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这首交响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仿佛作者在思念俄国广阔美丽的土地,思念着他深深热爱的国家。这一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但大体上还是保存了奏鸣曲的形式。“悲怆”之情透过弦乐厚重的演奏和双簧管交错的音符淋漓展现出来。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该乐章是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他的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这个乐章表现的“是谐谑曲和进行曲的奇异的结合”,但“既不是悲壮的也不是英雄的”,而是抗争的--命运中不可避免的、没有胜负的抗争。主部小调主题短促有力,显示出奋力一搏的坚定决心。反复出现,力度一次次渐强,预示着将与命运相碰撞,同时显出内心虽有恐惧且携带着悲凉的创伤,但并不退缩、并不逃避,由一种内在的不熄的力量支撑着竭尽全力地前行,气壮山河。在无比雄壮的节奏背后是一种绝望的抗战。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这个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纵观全曲,对现实的忧伤、迷茫贯穿始终,但第四乐章中人生大风浪均已过去,精疲力竭,而命运仍旧无情和不可抗拒,愈加惆怅,悲痛欲绝。在发自肺腑的苦闷、奋起调动的激情之后,这里再一次的茫然无措。突出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性格:“他的精神状态与努力目标之间的犹豫不决,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这种特点。”

对于“悲怆”的艺术表现,更多地取决于作曲家不平凡的一生。无论是充满英雄气概、对理想执着和坚定的贝多芬,还是恐惧的同时却一直竭力前行的柴可夫斯基,“悲怆”都只是音乐的表现手法,是艺术家对生活情感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