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软件缺在有“芯”无“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软件缺在有“芯”无“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一代网络学习产品的特征是:以资源为导向,计算机和网络仅仅作为输送和表达内容的通道。而教学软件需要有适应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心”。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辅助学习并产生巨大的学习效益,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人们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装备一颗奔驰的“芯”,让学习走向自由的王国。

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隔着一步之遥。从早期的CAI课件到小型教学软件、大型教学软件、网上学校、网络教育,我们看到了繁荣,也看到了衰落,看到了发展,也看到了坎坷,单看国内中小学网校的发展历程就可见一斑。

学习模式失效了吗

网校是我国第一代网络学习产品。10多年中,网校走过了从起步到鼎盛时期(全国约1000家网校)再到规模萎缩(目前全国网校约100多所)的曲折历程。调查表明,目前大约只有10%的家庭会考虑选择网校,很多用户已经对网校敬而远之了。网校发展的辉煌似乎是昙花一现。

为什么?学习的结果决定一切。当人们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解惑转而通过人机交互、网络虚拟现实进行学习的时候,面对同样的困难,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困惑和无助、更多的疲倦和失意。

确实,这种学习模式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高效、便利、实用、适用。这不禁让人怀疑:这颗奔驰的“芯”难道失效了吗?

芯和心的区别

事实上,传统网校的确运行着一颗“芯”,它包括: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网络硬件构成的技术装备,以知识点为纲的大量教学资源和内容的聚集,学生通过学习账号可以学习资源和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网络学习产品的特征是:以资源为导向,计算机和网络仅仅作为输送和表达内容的通道。通过调查也可以发现,人们对传统网校的总体评价普遍不高。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网络学习机制的反思,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深入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今天对传统网校问题的认识程度。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资源相对缺乏。向学生提供所有内容即使是优秀的内容也等于没有提供内容。因为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内容,其中不乏优秀资源,但从大量的内容中甄别出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源显然不是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学习缺乏组织和引导。网校学习的一大特点是放任自流,缺乏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督促。

再次,缺乏学习氛围。学生在网校中孤军奋战,没有参照对象,没有定位,更缺乏互动和交流的空间。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这一点尤为突出。

最后,人性关怀缺失。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能力怎样,传统的网校用完全一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处理所有的问题,学生优不能提升,弱不能缓解,完全缺乏人性化关怀的因素。

因此,传统的网校试图以教学资源的优势来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导致了大量学生即使是在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前也未必能因为它高效、便利而有所收效。可见,这样的“芯”能量有限,要让它“奔驰”起来并不容易。

以人为中心

通过仔细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我们会发现根本的问题在于:学习不仅仅需要奔驰的“芯”,还需要有适应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心”,后者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而言更加重要。也就是说,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不仅是解决“芯”的问题,更是解决“心”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带动了Blog、RSS、Wiki等Web 2.0应用,这代表了新一代以个体的“人”为中心的互联网发展方向。

同样,在网络学习上,更加需要以个体的“人”为中心,需要贴近学习者的需求。那么,我们需要为网络学习打造一颗怎样的新“心”?那就是需要关怀体贴,需要良好体验,需要协作互动,需要内在激发,需要因人而异。